楊潤傑,19歲,青海西寧人,上海商學院大二學生。
年度記憶:南京疫情滯留志願者
人物簡介
2021年7月19日,楊潤傑登上從上海回西寧的列車。鄭州豪雨阻隔了列車前進的路,使楊潤傑誤入暴發疫情的南京。被迫滯留南京,楊潤傑不願躺在飯店裏無所事事,他與同行的另兩位大學生一起到社區報名做起了志願者。連續高溫工作,楊潤傑曾累到中暑,卻在當天就出院,第二天繼續工作。一個多月後,南京祿口街道解封,終於可以回到家鄉,楊潤傑卻是不舍。
2021年7月20日,或許是2021年最不平凡的一天。當天,河南鄭州遭受百年不遇的豪雨,一年的降雨量集中在一時傾盆而至。同一天,600公里外的南京祿口機場,9名機場工作人員被檢出核酸陽性,很快一場波及十餘省份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而來。
對此一無所知的大學生楊潤傑當時已經登上了從上海到西寧的火車。這趟列車經停南京、蚌埠、鄭州、西安等多個都市。7月20日淩晨,火車被鄭州豪雨阻擋在安徽宿州地區整整一夜。躲過了灾情,卻沒有躲過疫情。7月20日一早火車原路折返時,楊潤傑選擇在南京下了車……
滯留南京,楊潤傑沒有慌張,他不想整日在飯店裏躺平,“需要志願者嗎?”他毅然向社區報名。一件T恤,每天被汗水打濕“一百遍”,楊潤傑跟著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每天奔波在祿口街道茅亭社區的各個角落。一個多月後,守得雲開見月明。
前有豪雨後有疫情
大一新生,離家半載,終於盼來了暑假。7月19日晚8點,楊潤傑興奮地登上從上海到西寧的列車,不出意外,列車將於7月20日晚9點抵達西寧。列車緩緩啟動,楊潤傑也不知不覺睡著了。一覺醒來,車早就停了。因為鄭州豪雨,列車在安徽宿州地區整整停了一夜。第一次坐火車晚點這麼長時間,楊潤傑很煩躁,他甚至吐槽這輩子再不坐火車了,此時他完全沒有意識到前方鄭州豪雨到底有多大。後來,他才知道鄭州的豪雨百年不遇,死亡人數近300人,還有五十餘人失踪,在他前一天出發的同學被困在高鐵站整整兩天,高鐵站二層平臺都被淹了。
7月20日一早,停了一夜的列車竟然開始原路折返。在同一個車廂裏,楊潤傑結識了兩個都在上海上學,而老家在青海的學生。三個大學生商量了一下,感覺南京是一個大站,而且祿口機場的機票價格也相對便宜一些。於是,他們買了7月21日早南京到西安的機票,再從西安坐車回西寧。7月20日中午,列車到達南京站,三人毫不猶豫地下了火車,並趕往祿口機場附近的飯店,殊不知他們躲過了豪雨,卻又邁進了新冠疫情的漩渦。
7月20日深夜,躺在床上刷手機的楊潤傑收到新聞推送,南京通報祿口國際機場工作人員定期核酸檢測樣品中,有9份核酸陽性樣本,涉及參與機場航班保障工作的地服、保潔等人員。
楊潤傑當時並沒有預料到疫情的嚴重性,直到收到班機取消的通知。三人臨時更改方案,購買了23日從合肥到西寧的機票。他們考慮到後期可能走不出南京,所以21日一早就準備出發,坐車離開南京。早上8時許,滴滴司機帶著楊潤傑三人到處轉,繞了好幾條路後發現,處處是卡口,祿口街道已經走不出去了。
更讓楊潤傑哭笑不得的是,在前一天到達南京站時,他把裝滿衣物的大行李箱順手托運了。後話是,行李箱比主人早一個多月到家。眼前疫情如何發展不得而知,楊潤傑擁有的卻只有一套身上的衣服、一件內衣、一個電腦和一部手機。
主動報名志願者累到中暑
面對疫情,楊潤傑並不恐慌,整日待在飯店裏才更讓人焦慮。與其無所事事躺在飯店,不如去幹點有意義的事。三名大學生此時的想法不謀而合。21日,三人一同到社區求助,看到志願者的紅袖標時,主動報名要當志願者。7月23日,在南京祿口街道全面啟動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工作時,三人正式投入工作。在三十多攝氏度的高溫下,三人穿上防護服,與當地志願者一起採集資訊,搬運物資,協助醫務人員開展核酸檢測。
每天,楊潤傑等人跟著醫護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奔波在茅亭街道的各個角落。工作時間最長的一次早上6點開始工作,晚上回到飯店已經半夜11點。最熱的時節,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十幾分鐘,楊潤傑的衣服就濕透了。“我就一件衣服,我每天晚上回去都洗,第二天早上幹或者不幹,我都直接穿上,因為工作一會兒還是會濕的,一個多月我就穿這麼一件濕衣服過來的。”
連日高溫下工作,8月2日,楊潤傑中暑暈倒了。那天是上門做核酸檢測,剛好負責的區域都是沿街商戶,一直在街上走,太陽又比較大,楊潤傑沒及時喝水。被夥伴們送到醫院後,楊潤傑昏睡了3個小時。之後,楊潤傑三人滯留南京做志願者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
社區主任和婦聯主任看這三名大學生每天幹這麼多活,已不忍心再分活,楊潤傑他們卻搶著幹。楊潤傑自認為能做的只是一小部分,而社區的工作人員要辛苦的多,他們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事情,晚上基本只能睡兩三個小時。
楊潤傑還記得,祿口街道剛剛封鎖時,居民居家隔離,除開展核酸檢測人員其他人不能外出。社區能保障居民基本需要,但對孕婦、老人和孩子來說,吃水果成了奢望。社區主任、婦聯主任各方協調,打了無數個電話,終於調來水果。楊潤傑跟著去卡口取來水果,再樓上樓下挨家挨戶送上水果,能為這些特殊居民解燃眉之急,楊潤傑的內心特別滿足。
集中核酸檢測時,楊潤傑幫醫護人員錄入資訊。上門核酸檢測時,楊潤傑也每家每戶都跑一趟。具體跑了多少家多少戶,為多少人做過核酸檢測,楊潤傑數都數不過來,但他清楚地記得自己就做過18次核酸檢測。
滯留不是一件倒楣事
按照最初的判斷,楊潤傑以為能在9月12日按時返校就很好了,他還有補考要參加。隨著抗疫工作有效的開展,楊潤傑的日常工作結束的越來越快,工作量日漸减少。8月26日,南京全域已成為低風險地區,祿口街道也宣佈解封,楊潤傑不僅能按時返校,還有時間回一趟家鄉。雖然一直盼著疫情早點控制住,早點回家,可真的到了離開南京這一天,楊潤傑竟是不舍。
現在,楊潤傑還能清楚地記得,祿口街道的居民耐心配合工作的樣子;小朋友們害怕核酸檢測,看見醫務工作者轉身就跑的身影;更多的是祿口茅亭社區工作者一張張任勞任怨、踏實工作的面龐。“我們知道,在7月20日發現疫情時,疫情已悄無生息地傳播了一段時間。雖然沒有更早發現疫情,但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並在一個月的時間能徹底解封,我想現在世界上除了中國,沒有一個國家能够做得到”,楊潤傑說。
最近,楊潤傑被評為了學校的先進個人。他覺得自己也變了,以前遇到問題困難總想退縮,現在會主動積極地去想辦法解决問題。“陰差陽錯滯留的事情自己都趕上了,好像以後再遇到什麼都不算個啥。躲過了灾情,沒躲開疫情。現在想想,並不是一件倒楣的事情,留下來真的值得!”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匡小穎)
更多內容,請關注Qnews
【版權聲明】本作品的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歸【北青Qnews】所有,深圳市騰訊電腦系統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資訊網路傳播權,任何協力廠商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