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退伍軍人工作被他人冒名頂替的新聞被多方報導,“冒名頂替”再次引人熱議,其實冒名頂替這樣的事自古至今屢見不鮮,有的人是為了謀取私利,有的則是為報效祖國。
今天筆者就為大家講述一個冒名頂替報國的故事,1924年,黃埔軍校第一期招生,這個消息讓許多有志青年大為喜悅,湖南石門縣的鄭洞國就是其中之一,他聽聞黃埔招生高興不已。
鄭洞國隨即去找好友王爾琢,打算兩人結伴前往廣州報考黃埔軍校,不料王爾琢先行一步,鄭洞國在後面追趕,由於路途遙遠鄭洞國還是錯過了報考時間,看來只能等第二期招生了。
報國心切的鄭洞國自然等不及,他找王爾琢一起想辦法,碰巧遇上王爾琢的好友黃鼇報了兩個名字,以防報不上,那個年代沒有身份證,這樣的事做起來不難,正好可以給一個鄭洞國使用。
這樣一來鄭洞國就只能改叫“黃鼇”了,後來兩個“黃鼇”都考入了黃埔,甚至還分到了一個隊伍裏,每次點名都是兩個黃鼇,這件事也讓鄭洞國感到不安,思來想去他找到校方坦白了。
校方對他的大膽行為感到驚訝,不過念他是從軍為國,就沒有對其深究,否則恐怕就沒有後來的抗日名將鄭洞國,1924年11月,黃埔第一期學生提前畢業,鄭洞國被派往教導一團第2營第4連擔任黨代表。
踏上軍旅生涯之後,鄭洞國在東征和北伐中屢立戰功,後來他也參與了軍閥戰爭,不過他更喜歡能抵抗列强的侵略,為國禦辱,1933年初,佔領東北後的日軍野心膨脹,奪取熱河,進攻長城各口。
日本人的侵略野心昭然若揭,在舉國抗日的情勢下,蔣某人不得不妥協派兵抗日,鄭洞國率部前往北古口對日作戰,鄭洞國率部在南天門一線與日軍激戰8晝夜,以血肉之軀阻擋日軍南下。
面對日軍的坦克和飛機,部隊死傷慘重,多次反攻也失利了,在緊要關頭為了振奮士氣,鄭洞國脫掉軍裝身著白襯衫,提著兩把手槍親自率隊衝鋒,戰場上穿白襯衫的鄭洞國分外顯眼。
固然能振奮我軍士氣,卻也讓他成為了日軍的活靶子,不過在我軍殺聲震天的攻殺中,日軍被打得倉皇撤退,鄭洞國竟然沒有受傷,實在是幸運,5月31日《塘沽協定》簽訂,長城抗戰告一段落。
抗戰全面爆發之後,鄭洞國先後參加了保定會戰、徐州會戰和台兒莊戰役等,1943年初,鄭洞國被任命為中國駐印軍新1軍軍長,成為第一批出國抗戰的五大軍長之一,在緬甸戰場取得大捷。
抗戰勝利後鄭洞國被任命為第3方面軍副司令官,後來被蔣某人送上了解放戰爭的戰場,1946年,鄭洞國代替重病的杜聿明在東北主持軍務,隨著國民黨軍隊在東北屢戰屢敗,大勢已去。
1948年10月,在長春做困獸之鬥的鄭洞國最終選擇放下武器,長春獲得解放,1950年,鄭洞國還受到了周公的接見,此後他積極參與新中國的建設工作,一直到1991年1月27日病逝,享年88歲。
當時在八寶山公墓為鄭洞國舉辦了追悼會,另一邊臺方也為鄭洞國舉辦了追悼會,值得一說的是,在幾百位黃埔將領之中,兩岸共同舉辦追悼會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杜聿明,一個就是鄭洞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