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斌哥
1944年夏,二戰的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盟軍都發動了大反攻。然而,這時在中國戰場,日軍發動了規模空前的“一號作戰”,河南、湖南、廣西的國軍一潰千里。
曾經三次挫敗日軍進攻的長沙,從6月16日開始居然三天時間就淪陷。為什麼之前國軍能够用“天爐戰法”取得長沙大捷,1944年就保不住長沙了呢?
薛嶽
日軍垂死掙扎,進攻規模空前
很多人都認為1944年日軍已經到了强弩之末,總兵力、裝備、兵員貭素都不及1941年的巔峰時刻。總體來說的確如此,但在中國戰場日軍仍然具備絕對的優勢。
1942年初第三次長沙保衛戰之後,日軍有兩年半的時間未再同第九戰區國軍交戰。這段時間日軍在正面戰場並未損失多少精銳部隊,反而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1943年美軍在太平洋上全面反攻,遠程轟炸機也第一次出現在日本上空;讓日本陸海軍都感受到了空前的生存壓力。為了消滅中國境內的空軍基地,以及打通連接各日軍佔領區的“大陸交通線”;日軍大本營决心反直覺地豪賭一次,捏扁國軍這個“軟柿子”。
飛臨日本本土的美軍飛機
為此日本在1943年進行了大規模動員,在國內新組建了32個師團。這樣就能替換掉之前在華北和華中執行治安戰的部隊。騰出來的師團和從關東軍南調的部隊,就組成了一支强大的機動兵團。
儘管二戰日軍的機械化水准偏低,但畢竟擁有比中國軍隊更多的重武器,後勤保障也更加充足。所以日軍制訂了一個打通中國戰場的作戰計畫。那就是發揮其依託鐵路、公路、水運的機動優勢,將分散的日軍主力集中在某一戰區擊破當面國軍;再快速調往另一戰區,實現局部以多打少。
為了這次“世紀大遠征”,日軍一共集中了51萬兵員;並首次大量使用裝甲部隊。其兵力和後勤保障物資,已經超越了之前規模空前的武漢會戰。而在豫中會戰後日軍主力南下直撲長沙,在湖南共集結了超過36萬人的部隊。
日軍首次使用大規模裝甲部隊
而之前的三次長沙保衛戰中,日軍兵力多則11萬,少則只有7萬。這樣國軍要再想複製原來的“天爐戰法”,外線國軍不但無法包圍進攻長沙的日軍,反而會被重創。按之前的戰例想要抵擋超過36萬日軍,第九戰區至少需要集結150萬人的軍隊;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不可能做得到。
缺少機動兵力
在日軍放弃一些次要據點,將其守備兵力重新集中為機動兵力時;國軍卻陷入了空有數量優勢,卻無機動兵力和總預備隊的尷尬局面。
許多臺灣學者都把豫湘桂會戰的失利,歸結於1944年4月史迪威等美國將領強迫第二期中國遠征軍反攻滇西。客觀地說擁有25萬之眾的中國遠征軍,可能是當時重慶統帥部唯一的機動部隊。但也要注意這支部隊放到滇西是一回事,放到其它戰場卻是另外一回事。
所謂的第二期中國遠征軍,其裝備水准只比當時國內的中央軍嫡系略好一點;和中國駐印軍或日軍的主力師團仍有巨大差距,這在松山之戰中有充分體現。史迪威等人要求中國遠征軍反攻緬甸,實際上也考慮了後勤因素。若是將這些部隊調往其它戰場,沒有了美軍的空中支援和彈藥供應,戰鬥力和國內其它部隊也沒有什麼區別。
1944年的國軍困苦不堪
國軍數量龐大的主體部隊不但裝備落後,而且機動能力也很差。阿兵哥長期缺食少藥也缺少軍鞋,長途行軍都會有人倒下。這樣阿兵哥靠兩隻脚行軍則體力不支,乘車又沒有燃料;想和日軍打運動戰完全沒有物質基礎。况且就算真能把25萬遠征軍調到湖南戰場,總兵力還是處在下風。
事實上如果中國駐印軍和第二期中國遠征軍能在1943年底打通滇緬公路,屯集在印度的美援物資就可以迅速運入大後方;這樣國內軍隊的戰鬥力才能得到根本性提高(而不是只靠數量有限的遠征軍),才能避免1944年的潰敗。但重慶統帥部缺少全域意識,硬是把積極因素拖成了消極因素。
接受美式訓練的中國駐印軍阿兵哥
第九戰區自身戰力弱化
前三次日軍進攻長沙都是“掃蕩作戰”,但1944年這次日軍旨在打穿整個第九戰區。可面對空前的大戰,薛嶽統領的第九戰區卻盲目樂觀、備戰不力。雖然紙面上仍有30萬軍隊,但由於“長沙無戰事”,重慶統帥部將許多主力部隊調往它處。比如曾經第九戰區的雙料王牌之一,第74軍就先成了統帥部直轄;後劃歸第六戰區,在常德保衛戰中遭受了很大損失。
另一王牌第10軍因為軍長方先覺和薛嶽的個人衝突,在常德之戰遭到了很大損失後卻未能得到優先補充。事實上第10軍原本也計畫參加長沙之戰,只因長沙丟得太快才被迫保衛衡陽。
進攻的日軍已經不是當年那支日軍,保衛長沙的國軍也不是當年的那支國軍。在第九戰區王牌部隊被抽調的同時,高層的腐敗和輕敵也慢慢吞噬著國軍的戰力。
日軍用卡車快速運兵
前三次長沙保衛戰的實際殲敵人數遠沒有文宣的那麼輝煌,連重慶軍委會都表示懷疑。但是在鋪天蓋地的文宣下,薛嶽已經被神化了。之後日軍未再進攻長沙,也似乎證明了長沙“固若金湯”。
結果1943年後的第九戰區,從司令長官薛嶽到下級軍官都出現了嚴重的輕敵情緒。在他們看來日軍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根本不會再次進攻;大家要做的就是保存實力,坐等日軍戰敗去搶地盤。甚至在1943年底,湖南省政府內部已經為“光復”的各市縣人事安排內鬥不已;也就是說日寇還未驅逐,就開始提前“分蛋糕”了。
大戰前夜將帥不和
雖然從實力說1944年國軍的確很難保住長沙,並不等於長沙就應該丟得那麼快。1944年長沙保衛戰的失利很大程度上源於第九戰區高層陷入內鬥,消滅了國軍最後一絲獲勝的可能性。
薛嶽是公認的抗日名將,但是他也是國軍將領中比較特立獨行的存在。某種意義上說,他的這種性格在單獨面對日軍時是優勢;可一旦需要協調各方作戰時,其獨斷專行、目空一切的作風就成了巨大的弱點。大戰之前參謀總長何應欽與參謀次長白崇禧,屢次提醒薛嶽應該改變部署都被其置若罔聞。可以說薛嶽的狂妄自大,是造成整個長衡會戰失利的重要原因。
影視劇中的參謀長吳逸志
前三次長沙保衛戰中,薛嶽和參謀長吳逸志配合默契是戰勝的重要因素。但是1943年10月吳逸志犯錯被蔣介石强行調往重慶擔任閒職,原參謀處長趙子立接任。雖然趙子立也有一些才能,但是和薛嶽的個人關係卻非常糟糕。
在第四次長沙保衛戰之前,雖然各方面情報都顯示此次日軍進攻規模將非同以往。可是薛嶽卻出於對趙子立的極度反感,反對他後退衡陽決戰的建議;堅持用第四軍死守長沙,又沒有給趙子立以實際指揮權就先行撤離。結果由於第四軍軍長張德能指揮失誤,令日軍輕取嶽麓山摧毀了國軍的重炮陣地,使整個戰局不可逆轉。大戰之前居然將帥失和,可見抗戰後期的國軍已經是積重難返。
國軍德式重炮
在整個長衡會戰期間,中美空軍全力支援地面作戰,並一度切斷了日軍後勤補給線;卻難以彌補國軍整體劣勢,和錯誤指揮造成的惡果。長沙的快速淪陷不但讓國軍之前的努力付之東流,而且還影響了中國戰場的整體戰局。無論對全世界反法西斯大業還是中國的國際地位,都產生了巨大的消極影響。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