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三年,合肥第二鋼廠開始了擴土圈地,剛剛奠基不久,施工現場就發現了古墓群,有關部門不得不停止施工,而考古隊也進駐了現場,民間流言說,古墓群和宋代名臣包拯有莫大關係。
“開封有個包青天”,經過影視劇的渲染,黑臉包公的形象深入人心,雖然歷史上確有包拯其人,但實際上包大人祖籍卻在合肥。
根據民間說法,包拯去世第二年就由其子遷葬回了祖地,也因為官剛正不阿,包拯在位時得罪了許多權貴,為了避免報復,死後不得不設二十一座疑塚,而這次的古墓群是否契合了陰謀論呢?考古人員只得求助於包家後人。
在得到包氏宗族的同意後,考古隊又會同合肥當地的文物保護部門,施工部門,終於開始了古墓群的挖掘工作,從西向東挖掘的第一號墓就有驚人發現,從墓室規格來看,相對同期的官員墓穴規格較小,陪葬品更是少得可憐,但是墓室中的棺材卻相當驚人,採用了金絲楠木,這種木料十分稀有,也正因為出產很少,當時根本沒有幾個人能負擔起,如果這真是包拯的墓穴,難道清廉的形象是假的?
專家並不甘心,萬一是為了防仇家設定的疑塚呢?打開棺木後,內部的遺骸算是給猜想來了重重一擊,棺木內確實有人類殘骸,經過清理,發掘出三十五塊較為完整的遺骨,那個年代還沒有DNA檢測科技,只能針對骸骨進行一般的生物化學測試,但是卻在遺骨當中發現了汞超標現象,難道堂堂的包大人是被人毒死的?
汞超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古代一種慣常的下毒管道,那就是砒霜,但是在現場工作會議上也有不同意見認為,包拯死後第二年才遷回合肥,當時遺體已經高度腐爛,在屍體運送過程當中放入朱砂用於防腐,也會導致汞超標,而真正原因恐怕還需要更多證據匯總。
之後的數月時間裏,圍繞著一號大墓的十二座墓葬全部被發掘出來,和二十一座疑塚的說法相去甚遠,這個墓葬群並非包拯所獨有,而是包括了包拯妻子,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墓葬群,其他墓穴也沒有奢侈品出土,只有瓷器,瓦罐和早已腐敗的生活用品,關於金絲楠木棺材的來歷更是無人能說清,包拯死時官拜禮部尚書,也許是皇帝為了表彰他一生的功績,由皇家賜予也未可知,關於這一點仍然是未解之謎。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