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革命史上,“西安事變”有著特殊的地位,但這次事變背後,有著一比特不太為人所知的幕後英雄,
是他參與策劃了行動,他就是後來在西北地方主政多年的孫作賓。
01
孫作賓是西安人,1908年出生,他在上中學期間就積極地參與學生運動,在活動中開始接觸到了先進思想,他也逐漸產生了投身革命的想法。在完成了在西安中山學校黨政訓練班的學習之後,他來到了馮玉祥的訓練處工作。
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名共青團員了。之後,希望能成為一名軍人的他經舉薦得以進入黃埔,卻因為被懷疑是共產黨員而未能入學。
這也是孫作賓的一件憾事,如果能進入黃埔,也許我國歷史上就多了一位能征善戰的將領。之後他來到了楊虎城的軍事幹部學校,在經過了半年的學習之後,
終於如願以償地開啟了軍旅生涯。
他按照地下黨組織的要求,在軍中秘密地開展工作,並在1929年時成為了一名正式的共產黨員。1929年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到楊虎城創辦的報社任記者,一年後又被派到教導隊進修,
結束學習後,來到追隨楊將軍多年的孫蔚如麾下做宣傳工作。
之後他利用孫蔚如的關係來到楊虎城的隊伍中開展兵運工作,他還創建了遊擊隊與敵人進行鬥爭。甘肅的第一支人民武裝,也是在他的組織下建立的。在孫作賓的努力下,甘肅地區通過一系列的武裝鬥爭,高舉愛國旗幟,喚醒當地群眾的熱情,
為後來建立蘇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02
1933年,由於陝西地區的黨組織受到嚴重破壞,孫作賓毅然從甘肅返回陝西,冒著極大的風險開展工作,才使得當地的黨組織沒有和中央斷了聯系,黨的活動也得以進行下去。
另外他還利用自己在孫蔚如軍中的關係,積極地開展統戰工作,
爭取十七路軍的高層對抗日鬥爭的支持。
1936年,孫作賓來到延安,向中央彙報陝西地區黨組織的工作以及該地區地下革命鬥爭的情况,還親自向毛主席彙報了楊、孫兩位國軍將領的態度,
表達了他們希望與我黨暫停鬥爭一致抵禦外敵的意願。
毛主席對這些將領的愛國之心表示贊許,還將孫作賓帶回自己的密信,這些都為後來的“西安事變”打下了基礎。可以說孫作賓就是這些愛國將領和我黨之間溝通的橋樑,
正是因為他的努力工作,才為後面的聯合抗戰提供了可能性。
在參與策劃了西安事變之後,為配合統戰需要,孫作賓又被中央派到蘭州籌建甘肅工委,之後任甘肅工委書記。工作完成後,他回到延安彙報工作,然後到馬列學院進修。因為有豐富的統戰經驗,所以在1940年時,他被安排到統戰部工作。
1942年,在甘寧工委組建後,孫作賓又回到了熟悉的西北工作,任工委書記。
03
在解放戰爭期間,孫作賓和甘肅工委一起,靈活地採用多種鬥爭形勢,配合人民軍隊,打擊了省內的反動勢力,最終迎來了全省的大解放。
建國後,孫作賓成為了正部級幹部,先是擔任了青海省第二書記,之後又成為第三任省長,他為兩地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統戰方面的經驗也為兩地的少數民族工作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
在多年的工作中,孫作賓一直用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勤勤懇懇的態度對待每一份工作,他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不管身處何種環境,他始終堅持著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對黨負責,對身邊的衕誌負責,保持著一名共產黨員的樸素本色。
2002年,活了一百歲的孫作賓因病逝世,一生為國為民流血奮鬥,他的奉獻讓今日的青海變得越來越富强。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