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千歲軍”第15軍改編為空15軍,軍部駐地為何選址孝感?

湖北 61℃ 0
摘要:眾所周知,我軍只有一支空降兵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軍。空降兵軍的前身,就是組建於1961年的“千歲軍”空15軍。鮮為人知的是,空15軍自組建後,軍部就常駐湖北孝感。經調整,太行軍區獨立第1、2旅改稱第25、26旅,秦基偉、黃鎮分任軍政主官。1951年3月,第15軍改稱志願軍第15軍,奉命入朝作戰。自6月1日起,第15軍番號撤銷,正式啟用新番號空降兵第15軍。7月1日,空降兵第15軍成立大會在孝感召開。

1961年,“千歲軍”第15軍改編為空15軍,軍部駐地為何選址孝感?

“戰歌如雷,馬達怒吼,英雄的空降兵飛向敵後!鋼刀閃金光,滿腔怒和仇……”,此即《空降兵戰歌》。眾所周知,我軍只有一支空降兵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降兵軍

空降兵軍的前身,就是組建於1961年的“千歲軍”空15軍。鮮為人知的是,空15軍自組建後,軍部就常駐湖北孝感。這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

圖|空15軍某部演訓

1947年8月,空15軍的前身部隊晉冀魯豫野戰軍第9縱隊正式成立,部隊主要來源為:

太行軍區前方指揮所;

太行軍區獨立第1旅(太行第1軍分區第34團);

太行軍區獨立第2旅(太行第2軍分區第38、39團)。

經調整,太行軍區獨立第1、2旅改稱第25、26旅,秦基偉、黃鎮分任軍政主官。另,太行第1軍分區第36團、第4軍分區第46、47團,第5軍分區第50、53團合編為第27旅。

圖|秦基偉早年照

晉冀魯豫野戰軍第9縱隊成立後,編入陳賡兵團,旋即投身於戰畧進攻,挺進豫西、轉戰伏牛山,立下不朽功勳。

1948年5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第9縱隊改稱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仍歸陳賡兵團統轄。

淮海戰役期間,中野9縱在參與攻克宿縣、任橋阻擊作戰、圍殲黃維兵團中戰果頗豐,合計殲敵8500餘人。

圖|渡江戰役中的第15軍某部

1949年2月,中野9縱改稱第15軍,原第25、26、27旅依次改稱第43、44、45師,隸屬於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戰鬥序列,秦基偉、穀景生分任軍政主官。

第15軍成軍不久,就參加了渡江戰役,一路狂飆突進,解放了橫峰、上饒、葛源、廣豐、建陽、水吉、建甌、豐樂、南平等地。

一陣秋風掃落葉,第15軍轉戰中南,後有遂行剿匪任務。1950年12月,第43師編為昭通軍分區,第10軍第29師調歸第15軍。

圖|上甘嶺戰役

1951年3月,第15軍改稱志願軍第15軍,奉命入朝作戰。1952年10月14日,秦基偉與美軍名將範弗裡特在上甘嶺正面交手。

第15軍與敵苦苦鏖戰43天,頂住了敵190多萬發炮彈,5000多枚航彈。《抗美援朝戰爭史》中寫道:

上甘嶺戰役中,危急時刻拉響手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捨身炸敵地堡、堵敵槍眼等,成為普遍現象。

上甘嶺一戰,第15軍斃、傷、俘敵25498人,創造了志願軍一戰殲敵數量之最。

然而,第15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犧牲5319人,班代、副班長傷亡率達到100%。

第15軍一戰成名,成為了與“萬歲軍”相媲美的“千歲軍”。1954年4月,第15軍奉命回國。

圖|劉亞樓

1961年3月,中央軍委立足於國防戰畧考量,决定以第15軍為基礎籌建空降兵第15軍。

4月初,時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前往武漢軍區,與第15軍領導班子商談改建事宜。

彼時,第15軍軍政主官分別是趙蘭田、廖冠賢。期間,劉亞樓解釋了為何點將第15軍,原話如下:

這次改建是經過挑選和比較的。15軍是個能打仗的部隊,抗美援朝在上甘嶺打出了國威,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世界都知道有個15軍……你們要上下一心,完成這個歷史使命。

自6月1日起,第15軍番號撤銷,正式啟用新番號空降兵第15軍。根據總參的調整,第29師調離第15軍建制,歸武漢軍區直接領導,原空降兵師調入第15軍,改番號為空降兵第43師。

圖|孝感老照片

7月1日,空降兵第15軍成立大會在孝感召開。至此,“千歲軍”空15軍與孝感結下不解之緣。筆者竊以為,空15軍軍部選址孝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孝感地理位置優越;

空15軍組建之初,其定位就非常明確:統帥部的戰畧預備隊,在戰畧防禦、戰畧反攻中,都是一支强大的突擊力量。基於此,空15軍歸軍委空軍和武漢軍區空軍的領導。

空15軍既然是戰畧預備隊,自然而然的就會對地理位置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一則,距離武漢軍區司令部駐地武漢要近,可做到隨叫隨到;

二則,地理位置一定要適中,可以隨時進行戰畧支援;

三則,空降兵性質特殊,駐地要便於藏兵。

圖|孝感市3D地圖

從武漢周邊來看,孝感無疑是最佳的選擇。孝感地處華中腹地,地形地貌很是特殊:

地勢北高南低,由大別山、桐柏山向江漢平原過渡呈坡狀地貌,整體上是一成低山、三成平原、六成丘陵

不僅如此,孝感橫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河湖交錯一派南國風光,大小河流長度竟然達到了4812.6公里。

其二、孝感水陸交通便利;

孝感距離武漢僅僅七十公里,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武漢素來有“九省通衢”的美譽,水陸交通極為便利。

清末民初,京漢鐵路、粵漢鐵路相繼修建,武漢的戰畧地位驟升。憑藉此項優勢,武漢成為了民國五大特別市之一,經濟極為繁榮。

圖|武漢水路碼頭舊照

建國後,武漢水陸空交通優勢進一步加強。特別是京漢鐵路、粵漢鐵路於1957年10月正式合併為京廣鐵路,輔之以長江水運天然優勢,武漢成了我國水陸轉運的樞紐都市。

武漢與孝感山水相連,且距離又非常之近。是故,孝感恰好為武漢西北方向的重要通道。空15軍部署在孝感可以實現“平戰結合”,即戰時便於集中突擊、平時利於演訓機動。

其三、降低換防成本;

第15軍自朝鮮回國後,長期駐防孝感,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來說比較完善。就空15軍成立而言,第15軍與原空降兵師相比,肯定是占大頭,千里北上移防開封也不現實。

况且,開封距離武漢軍區司令部所在地較遠,與空15軍的戰畧定位不相符合。原空降兵師的情况與第15軍類似,自1950年8月由上海移防河南開封,至編入空15軍已經十年了。

圖|原空降兵師(時稱空軍陸戰第一旅)

如此長的時間裏,原空降兵師駐地的各類基礎設施也非常完善,同樣沒有必要千里南下移防孝感與軍部合兵一處。最為關鍵的是,空15軍是戰畧預備隊,強調的是機動性。

基於此,空15軍主體駐孝感,空降兵第43師駐開封,有利於降低換防成本,迅速形成戰鬥力。從這個角度來說,第15軍就地改編為空降兵第15軍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圖|空降兵高原機降演訓

綜上所述,孝感能够成為“千歲軍”空15軍部駐地,有歷史的必然性,也有歷史的偶然性,此所謂天時、地利、人和。

不管怎麼說,空15軍駐孝感多年,逐漸發展為集運輸航空兵、步兵、炮兵、飛彈兵等兵種於一身的“空中集團軍”。

2017年軍改中,空15軍番號撤銷,改稱空降兵軍,續寫著“千歲軍”獨有的歷史榮光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