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風
房價“過山車”,這事不是第一次出現。
01
日前,環京地區個別業主“弃房斷供”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據第一財經報導,近期,有網友自述稱,2017年在燕郊花426萬買了套房,四年還了16萬本金、64萬利息,如今這套房在二手市場跌到235萬,於是他選擇斷供。
當初426萬買的房子,現在帳面縮水191萬,加上64萬利息、律師費等,虧了超兩百萬。
這種事情,不是個案。
據經濟觀察報報導,一位在燕郊從事法拍房生意的人士表示,最近兩年裏,燕郊法拍房數量增長極快,大部分都是斷供房源。
有購房者2017年300萬買來的房子,最終90萬被拍走。本以為通過100萬的首付能撬動起數百萬的杠杆,沒想到最後賠上了首付、利息,又上了征信“黑名單”。
資料顯示,在不剔除重複拍賣的情况下,2021年燕郊法拍房數量為818套,為2020年全年的1.6倍,是2019年全年的4.4倍。
這些斷供拍賣的,大多數都是投資客。
02
為什麼有人會選擇弃房斷供?
原因很簡單,房價跌了太多,或者因為種種原因收入無法覆蓋房貸支出,或者看不到房價大幅反彈的希望。房價跌10%,只是正常波動。
一旦跌了30%以上,那就意味著跌去了整個首付。
如果跌幅繼續擴大,房屋價值甚至低於房貸,還貸似乎就成了虧本生意,弃房斷供就會出現。
然而,弃房斷供說起來很容易,但這絕不是躺平那麼簡單,不要房子,債務卻不會憑空消失。
換句話說,虧幾百萬還是小事情。一旦弃房斷供,銀行將收回房子進行拍賣,而當事人列入失信人名單,征信記錄留下污點,無論乘坐高鐵飛機,還是子女入學,都將受到影響。
更嚴重的是,如果拍賣款仍然不足以覆蓋房貸及罰息、訴訟費用,那麼剩餘的債務仍會攤到購房者頭上。
03
斷供背後,是燕郊及環京地區的樓市困境。
與環滬、環深地區房價一路高漲不同,環京地區房價已經連續4年多走跌,部分區域接近腰斬。
與北京通州只有一河之隔的燕郊,隸屬於河北三河市,曾經是環京第一樓市。
借助地理區位優勢,這裡成了北漂們的“睡城”,每天都有數十萬“北漂們”,從河北跨越到北京上班。看起來是跨省上班,但實際上從燕郊到位於通州的北京市政務中心,也就10多公里的距離,到二環也不到40公里,與北京市中心的距離甚至近過大興等地。
正因為這一點,燕郊樓市曾經一飛沖天。
2016年到2017年,在京津冀一體化、雄安新區和北京副中心等概念的推波助瀾之下,加上一些人不乏“環京三縣併入北京”的狂熱想像……短短一年時間,燕郊房價從1萬多元飆升到近3萬元,部分樓盤更是一度攀升到4萬元以上。
然而,2017年,北京出臺史上最嚴樓市調控,環京地區隨後跟隨加碼,燕郊開啟限購,外地戶籍3年社保或納稅證明的高門檻,幾乎將所有購房者拒之門外。
燕郊樓市開始一蹶不振,在全國率先開啟下跌之路。從2017年到2019年,燕郊房價從最高的3萬元左右,跌到1.6-1.7萬元。
2019年到2021年,雖然環京地區利好不斷,樓市不斷傳出回暖乃至走熱的消息,但房價始終維持橫盤,到2021年,均價維持在1.8萬元左右。
燕郊如此,三河、大廠、香河等“北三縣”也是如此。
04
環京地區,無論區位還是戰畧優勢,均不弱於環滬和臨深,為何房價走勢有著天壤之別?
其一,環京地區樓市調控向北京看齊,遠比環滬、臨深都市更為嚴格。
如果說北京是我國樓市調控最為嚴厲的一二線都市之一,那麼環京區域就是樓市調控最嚴的三四線都市。
早在2017年,環京調控就向北京看齊。在北三縣、廊坊市區、永清、固安、霸州、文安等地,非本地戶籍購房需繳納三年社保或個稅。
與之對比,環滬的嘉興,直到2021年才對外地人限購1套住房;而臨深的惠州,至今未出臺限購或限售政策。
不僅如此,當地還一度緊控落戶,人口流動基本處於凍結狀態。而同一時間,無論環滬環滬臨深,都還在零門檻搶人。
所以,不要低估政策的影響。
其二,本地需求不足,環京地區承接的主要是來自來自於的外溢性需求,而投資需求又遠遠超過剛需。
資料顯示,廊坊樓市外地購房客占比高達8成,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來自於。
這一局面,將會帶來諸多影響。購房客中投資比例過高,同時投機情緒氾濫,樓市安全邊際較低。
同時,樓市走向易受政策影響,政策方向一旦發生轉換,樓市毫無招架之力。
其三,本地是否有強勁的產業支撐,决定了基本面的好壞;而資源能否持續外溢,决定了環大城市都市圈發展的高度。
環滬的蘇州是我國三大工業都市之一,臨廣的佛山、臨深的東莞都是重要的製造基地。
即便是三四線都市,環滬的嘉興經濟增速也位居全列,而惠州也不乏電子產業和綠色石化等工業的支撐。
同時,滬深有關產業正在向周邊地區疏解。
這幾年,深圳有大量電子製造企業,轉向了東莞、惠州等地,華為終端總部從深圳龍崗搬到東莞松山湖就是典型案例。
05
雖然房價中道遇阻,但環京的未來仍然不容低估。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圖景中,東西城為“央區”,通州為北京都市副中心,與雄安新區一同構成北京新的“兩翼”,而三河、大廠、香河等“北三縣”則與北京都市副中心高度融合,實現一體化發展。
可見,環京三縣雖然基本沒有併入北京的可能,但未來必然是北京都市圈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現時,北京市政府主要機构已經搬到通州,部分非首都功能也開始向副中心以及環京地區轉移。
前不久,《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對外印發,提出到2025年,北京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品質發展制度體系基本建立。
届時,環京地區與通州,將在交通、產業、公共服務方面完成對接及協同發展。
事實上,經過4-5年的連續走跌,環京京價基本已經回到了基本面水准,泡沫程度明顯低於一些還在高位橫盤的三四線都市。
隨著京津冀一體化利好持續釋放,尤其是北三縣與通州一體化行程的推進,環京地區未來將迎來更為實質性的支撐。
所以,環京樓市基本見底,且不說會否存在鬆綁限購的可能,即使調控仍舊趨緊,未來也不會出現再次腰斬的可能。
如果不是實在沒有選擇,千萬不要輕易弃房斷供。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