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三處“陽平關”,究竟哪一處才是漢中地區的“布袋口”呢?

陕西 92℃ 0
摘要:上篇文章中提到了古漢中地區的三處名勝,其中著重介紹了定軍山與天蕩山。近代學者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生動的形容了三者是“布袋口”與“繩頭”之間的特殊關係。然而,在眾多的史料記述當中,古代的“陽平關”共有三處。哪一處才是漢末三國時期古漢中地區的“布袋口”呢?筆者結合相關文獻及史料,對三處“陽平關”做一個分別介紹。

上篇文章中提到了古漢中地區的三處名勝,其中著重介紹了定軍山與天蕩山。近代學者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生動的形容了三者是“布袋口”與“繩頭”之間的特殊關係。然而,在眾多的史料記述當中,古代的“陽平關”共有三處。那麼,究竟這三處有什麼不同?哪一處才是漢末三國時期古漢中地區的“布袋口”呢?筆者結合相關文獻及史料,對三處“陽平關”做一個分別介紹。

首先,第一處“陽平關”;

該處關隘是史料中出現最早的“陽平關”,學者們為了與後面兩處關隘區分,故將這一處關隘稱之為“古陽平關”。關於“古陽平關”的史料記載非常局限,僅在《三國志》中寥寥幾字提及此處。據《張魯傳》中的記載,建安二十年(西元215年),曹操親率大軍西征漢中,行進“至陽平關”。據《武帝紀》中的記載,魏軍行至陽平時,張魯命其胞弟張衛,率數萬人“橫山築城十餘裏”,據守陽平關。

另據《魏名臣奏載董昭錶》中的記載,曹操西征武都郡時的一比特降臣諫策稱,陽平城下的“南北山相遠”,根本就不是一個可以依險據守的地方,興兵攻伐必能平定。曹操聽了諫策之後心中大喜,當即命部將進攻“陽平山上諸屯”。結果,魏軍在陽平關之戰中傷亡慘重,久久不能攻克,最終只能無奈的罷兵休戰。

通過這幾處史料中的記載,可以明確以下兩點資訊:一、古陽平關修建在山上,呈南北走向;二、古陽平關的建築群非常大,南北綿延十餘裏。近代相關學者根據古陽平關的特點,進行了實地考證,最後得出了一個較為統一的結論:即“古陽平關”就是後世史料中記載的“張魯城”。具體位置在漢水和白馬河交匯處的走馬嶺山上,隸屬於今漢中市勉縣的武侯鎮。

張魯

古陽平關雖然也在古漢中地區的最西端,但其所處的地理位置,並沒有處於漢中盆地“布袋口”的位置。所以,該處關隘只能算作是漢末三國時期的一處古戰場,在古漢中地區所起到的防禦作用也比較有限。

其次,第二處“陽平關”;

因為該處關隘的位置,正好處於古漢中盆地最西端的穀口,是自西進入漢中地區的咽喉所在。所以,此處關隘才是後世所知的,漢末三國時期古漢中地區的“布袋口”。

古陽平關的位置,是張魯為了抵禦來自西南益州及西北關中兩大勢力的攻伐所築。自蜀漢平定了益州,又從曹魏手中奪得漢中之後,西南、西北均在其轄境之內。所以,古陽平關的位置,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防禦意義。鑒於此種情況,蜀漢集團將古陽平關移至走馬嶺山下的穀口地帶。這一觀點也得到近代學者們的普遍認可。

關於陽平關的移動時間,現在普遍還是一種推斷,沒有達成一致的共識。有部分學者認為,應該是在諸葛亮屯駐漢中準備北伐期間,依據當時的勢態,根據漢中地區的地形,將陽平關從山上遷至山下的穀口地帶。

不過,根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二十四年(西元219年)的定軍山大戰之後,蜀漢名將魏延曾作為第一任漢中都督鎮戍該地。魏延在職期間,實行了“據敵於國門之外”的鎮戍方針,除了加固原有的防禦關隘之外,還依據地形修築了一些新的險關要隘。囙此,筆者認為,極有可能魏延在任期間,就已經將古陽平關移至到了山下的穀口地帶。

據《水經注》中的記載,陽平關移動的位置,正好處於走馬嶺山下的穀口,此處原是西漢初期名將蕭何修築的白馬城。囙此,陽平關又被稱之為“白馬城”或“石馬城”。《三國志》中所記載的,諸葛亮命部將紮營的“陽平、石馬”指的就是此處。

據《勉縣新志》中的記載,陽平關三面環山、兩面臨水,南北寬約四裏,繞關一周約十五裏。關內有三門,入蜀的必經之路“金牛道”,經東、西兩門貫穿陽平關。陽平關的東門之上原有一座關樓,上書“陽平雄關”四個大字,東門之外有明代修建的“萬壽塔”和“萬壽宮”。不過,由於年代久遠,再加上自然灾害及人為的破壞,關樓和萬壽宮都已蕩然無存,僅剩一座滿身傷痕的萬壽塔屹立至今。

陽平關之北還有一處非常有象徵意義的高地,名為“臥龍崗”。崗上有一塊約五百平米的“讀書台”,據傳,此處是諸葛亮當年觀察地形、研習兵法及看書休閒的地方,所以,也被稱為“諸葛亮讀書台”。讀書台旁邊,有一處占地約兩畝大的蓮花池,據說,這也是諸葛亮當年種植蓮花的地方。

據《沔縣新志》載,諸葛亮在此地種植的蓮花都跟別的地方不一樣,此處的蓮花很少開花,只要開花肯定是多頭叢生,非常具有特點。時至今日,諸葛亮讀書台也已經悄然無跡,僅剩下後世學者在此地悼念諸葛亮時,所做的詩、賦碑刻屹立於臥龍崗上。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當地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陽平關的古迹進行了保護、修繕與重建,才得以使今人能够一睹陽平關的雄渾與壯闊,近距離的感受那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年代。

最後,第三處“陽平關”。

經相關學者考證,該陽平關相對於前者來說得名較晚,所以,近代學者們在描述該關隘時都會在前面冠以“今”字,即“今陽平關”。據《後漢書》中的記載,此關在兩漢三國時期名為“關城”或“關頭”。另據《寧强縣志》載,自宋代之後才被命名為陽平關。該關位於漢中市的甯強縣,因其與前者相比,在兩漢三國時期不具有太大的歷史意義,只能算是古代重名一處歷史地名,故筆者在本文當中不再展開贅述。

參攷書籍:《三國志》、《後漢書》、《水經注》、《勉縣新志》、《寧强縣志》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