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和羊就是“鮮”,在古代中國,只有貴族才有資格吃羊。囙此,中原地區對羊肉的烹飪是歷史悠久的。而雲南雖然地處邊陲,但是全省卻有六大名羊,圭山山羊、龍陵黃山羊、雲南半細毛羊、雲嶺山羊、寧茨黑綿羊、羅平黃山羊,基本涵蓋了中國羊的多數品種。再加上雲南以其豐富獨特的食材,清真回族古樸的民族風味和滇菜大師卓爾不凡的烹飪功力。使得雲南在烹製羊肉一道上,在全國都是獨樹一幟的。
小編整理了雲南9種羊肉的吃法,以饗大家,最後一種,不知什麼原因,已經失傳。
雲南回族眾多。在昆明的清真餐館,最早開在大南門的東寺街,順城街,萬鐘街和東門外的金牛街一帶,這裡的羊肉佳餚各具特色。即使昆明舊城改造,這些清真菜館,相繼消失或者搬離原址,但是這些精緻的菜肴做法,卻得以流傳下來。比較有名的有:炒羊肝、葱薑宮保羊肉等等。
羊市口馬興園炒羊肝
在昆明的小西門羊市口馬興園牛菜館,曾經流傳著“清真三炒”(炒牛肝、炒羊肝、炒腰花)的佳餚。民國年間,國劇名家馬連良、大畫家徐悲鴻先生、飛虎隊陳納德將軍都曾品嘗,大贊美妙。
炒羊肝,將羊肝切成薄片,用蛋清、生粉醃制,入油上火爆炒,配以玉蘭片,木耳、青蒜、增色增香,加鹽和味精入味。最後加羊湯勾芡成汁淋上即可。這道菜極其講究火候,大火之下,羊肝必須熟而鮮嫩,玉蘭片和木耳都必須脆而不老,十分考驗廚師的功力。
寶善街東來順的葱薑宮保羊肉
寶善街的昆明東來順也是民國的老字型大小,如今也是不見蹤影。但是他們流傳下來一道著名的滇味清真名菜——葱薑宮保羊肉。最早的宮保羊肉是沒有加葱薑的,但是這道菜流傳到雲南之後,又被雲南清真大廚改進。
因為北方羊肉的品質和南方山羊肉的品質不一樣,南方山羊肉不如北方羊肉鮮美,而且腥味比較重。於是昆明東來順的清真廚師,就在烹製宮保羊肉的時候,加入大葱、生薑,使得這個羊肉味道十分鮮美。後來這道菜,在上世紀20年代,又傳回北方,成為清真名菜。
在雲南,因為少數民族眾多,許多少數民族對羊肉的製作,也十分有民族特色。其中比製作精細,又十分美味的有:迪慶藏族的藏王烤羊腿、景東彝族的無量山鹵羊排、楚雄的石烹羊肉。
迪慶藏族的藏王烤羊腿
迪慶的綿羊,因為常年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加上這裡水草豐茂,綿羊經常食用貝母、蟲草。使得迪慶的綿羊,肉質鮮美無比,與北方牧區的綿羊相比,不落下風。
在藏族的藏王宴裏,有道著名的藏王烤羊腿,就是使用的迪慶綿羊。這道菜聽名字好似簡單,實際製作卻非常複雜。用30多種香料,先鹵制2小時,再用辣椒面、孜然粉、刷紅油醃制,三成熱的油炸成金黃,到五成熟的時候,才出鍋炭火慢烤,吃的時候用小刀分食。
景東彝族的無量山鹵羊排
普洱的無量山,不僅風景優美,而且有著名的茶山,再加上雲南的六大名羊之一的雲嶺山羊,也生活在無量山一帶,這裡的彝族創造性的將普洱茶入饌於羊肉的菜肴之中,比如這道無量山鹵羊排。
這是普洱茶韻宴裏的名菜,先將羊排洗淨,用多種香料加普洱茶鹵制成熟後,加小米辣、幹椒、花椒、薑、蒜炒香,然後放入炸好的普洱茶。這道菜多味多料,羊肉鮮嫩,茶香撲鼻。
楚雄的石烹羊肉
在楚雄的雙柏縣,當地彝族至今保持著石烹的烹飪手法,這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原始的烹飪方法,其歷史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它是利用石板、石塊(鹅卵石)作炊具,間接利用火的熱能烹製食物的烹飪方法。
石烹羊肉,是將羊肉切片加花椒草果。用木炭火將麻布石頭燒紅後再放上羊肉烤熟。這種烹製管道烹製出來的羊肉鮮嫩可口、無腥味。保留了食材本身的鮮美,原汁原味,非常的有民族特色。
在雲南因為地理條件複雜,許多當地風味的羊肉烹製,也十分有地方特色。比如:永平的黃燜羊肉、文興的地攤羊肉、蘭坪黑綿羊羊肉鍋等等。
永平的黃燜羊肉
大理永平這裡,不僅黃燜雞有名,黃燜羊肉也是知名的美味,加之當地又多雜居有回、彝、苗等少數民族,吃羊肉十分普遍,甚至在一些地方肉食就以羊肉為主。
黃燜羊肉,其實便是帶皮羊肉的一種。做這道菜的主料首選大羯羊,這種肉黃燜來吃,口感特別好。做好的黃燜羊肉,湯汁濃稠,色澤金黃,全無膻腥氣味,吃起來香辣柔韌,十分舒適可口。
文興的地攤羊肉
在宣威的文興鄉,這裡與貴州交界.一到趕集日,農家人就把一隻肥羊趕到街邊“地攤羊肉”市場,擺攤設點,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他們先是搭起了凉棚,擺上鍋碗瓢盆,挖一個小土洞或用磚頭圍成一個小火窑,用柴火或煤炭生著一堆火,煮沸一鍋水。
把羊宰殺後放進沸騰的水裏煮上,然後把羊肉抓出晾在凉棚裏,再準備一碟食鹽、一勺花椒和辣椒,算是文興“地攤羊肉”的調味配料,就吆喝著叫賣“地攤羊肉”,真是鄉土氣息十足。這種現殺現宰的吃法,似乎只有雲南的宣威才有。不清楚其他地方,有沒有這樣的吃法呢?
怒江蘭坪烏骨綿羊羊肉鍋
這道菜,不是以烹飪取勝,而是以食材取勝。烏骨綿羊是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的特產。也是雲南的國家地理標誌之一。將烏骨羊宰殺後,其皮、肉、骨、內臟均呈暗褐色,煮出來的羊湯鍋湯色褐墨,肉質細膩,香味濃郁。
據測定,烏骨羊黑色素物質比一般羊肉高,而黑色素具有益氣補腎、養顏强身、消除體內自由基、降血脂、抗腫瘤,增强人體免疫力的作用。烏骨綿羊,被我國科學家確定為除烏骨雞外的第二種具有可遺傳性的烏體動物,具有極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令雲南人驕傲的是,這兩種烏體動物(另一種是烏骨雞),都在雲南。
最後壓軸的這道滇味全羊席。是滇菜大師王富於1964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5周年所創,一共只出現過4次。另外三次,分別是1980年在香港名廚展演中出現;1986年伊莉莎白女王訪問昆明時出現;1990年亞運會時出現,當時秦基偉上將還為全羊席題寫了“獨一無二”四個大字。
滇味全羊席
滇味全羊席是一隻羊的不同部位做的67道菜,冷盤36款,熱菜28道,生片火鍋一道,寸金饅頭一道,果仁油茶一道。現時雲南頂級的廚師也只能複製36道菜。
小編查閱了很多資料,只查到部分全羊席的菜名,每道菜名都不見一個“羊”字。如:“椒鹽燈籠(羊眼)、紅油扇風(羊耳)、鳳眼擦青(羊舌)、薑汁草邊香(羊嘴唇)、葱汁望風坡(羊腦門頭)、麻仁飯盒(羊臀肉)、椒鹽肚領(羊肚)、鹽水腮巴(羊腮)、松仁奶餅(乳餅)、網油心卷(羊心)、五香雜碎(羊下水)、凉拌雙脆(羊氣管、扇骨尖)、八寶班子(羊大腸)、青竹火把肉(羊腿肉)、金魚戲水(羊脊肉)、炸五香仔(羊仔)”等等。
一般人都認為,新疆、青海、寧夏等產羊的省份,烹製羊肉的手法一定很高超。但是小編是在西北讀的中、小學,那裡的羊肉只是食材鮮美而已。事實上,這些地區的羊肉烹飪,基本上是以煮、烤為主,如煮全羊、羊雜碎、手抓羊肉、涮羊肉、羊肉手抓飯、拉條子,烤全羊、烤羊腿、羊肉串、烤包子等等,味道是很不錯的。但純粹從烹飪的科技角度看,與滇味羊肴,還是有不小的距離。
朋友們,你們同意小編的觀點嗎?你們認為西北的羊肉做法,在技法上有超過雲南的部分嗎?不妨在討論區留言!
(文中所用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有版權需求的請聯繫作者删除)
本文由浪漫的何必問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