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佳木斯市,有一座8000平方米的烈士陵園和一座900平方米的英雄事蹟博物館。在烈士陵園的門口,矗立著一座黑色的雕像,這座雕像雕刻著一名頭戴解放帽的戰士,右手緊緊握著馬匹的韁繩,目視前方,這是他英雄時刻的展現。
每到清明節,前來悼念的人總是絡繹不絕,年長的人,會向後輩們滔滔不絕講述雕像背後的故事。55年前,一名在佳木斯服役,年僅21歲的解放軍戰士劉英俊,發揚向雷鋒衕誌學習的精神,在馬匹受驚失控,即將沖向路邊六個孩童之際,毅然封锁馬匹向前,自己卻被碾軋身亡,生命永遠定格在21歲。
劉英俊犧牲後,部隊向其追授一等功,國家授予他“人民的好兒子”、“毛主席的好戰士”光榮稱號,甚至中國郵政也發行了以他為主題的郵票。
我們總說烈士可敬,是他們在為我們負重前行,如今55年過去了,被烈士劉英俊救下來的六名孩童,他們的人生發生了怎樣的轉變?有沒有辜負烈士用鮮血和生命為他們鋪就的生命之路?
雷鋒式的好戰士
烈士劉英俊,從小就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1945年,劉英俊出生在吉林長春的一個貧苦百姓家庭,他的父母親是從鄉下搬到長春的普通工人。從劉英俊記事那年起,一家人就擠在破舊的東北土炕上,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因為條件艱苦,早於劉英俊出生的兩個哥哥,在出生不久後先後夭折,家裡只剩下他一個獨子。
幸運的是,劉英俊足够出色,在學校,他的成績名列前茅,六門功課五門滿分,另一門幾乎滿分;在生活上,他是樂於助人,甘於奉獻的好孩子,班上有先天殘疾的同學,他總是風裡來雨裏去,背著同學上學。上三年級時,他在路上撿到一塊金表,毫不猶豫交給老師,為此得到了區委和學校的表彰。
劉英俊從小就把參軍當做一個崇高的目標,1962年,他17歲,到了可以參軍入伍的年齡,毅然在入伍申請書上填上了自己的名字。徵兵處的衕誌得知他是家中獨子,勸他留在家裡,但他的父親很支持他,說道:“讓孩子去吧,家裡不用操心。”於是,劉英俊進入瀋陽軍區駐佳木斯某重炮連服役,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也在同一年,“毛主席的好戰士”雷鋒衕誌因公殉職,他的事蹟感動億萬國人,全國上下興起“向雷鋒衕誌學習”的熱潮。劉英俊雖然沒有見過雷鋒,但在雷鋒事蹟的感染下,立志成為向雷鋒一樣的人。他在日記本上寫道:一個人的價值,是為人民服務,為壯麗的共產主義而奮鬥,雷鋒能,我也能。
從那時起,雷鋒精神就成為劉英俊的行為準則。在部隊,他是“雷鋒式的業餘修理員”,連裡有壞掉的桌椅板凳、門窗物件,他都主動修好;在社會上,他遇到有困難的人民群眾,總是第一時間出手相助,解鄉親們的燃眉之急。
有一次,他外出回部隊時,遇到兩個迷路的孩子,他就一手抱著一個,一手拉著一個,挨家挨戶詢問,直到找到孩子的父母,他才放心回到部隊。
還有一次,他路過公車站時,發現一比特中年婦女站在站牌下低聲哭泣。一問才知,這位婦女被小偷偷了錢包,沒有錢坐車。劉英俊二話不說,掏出自己僅有的錢,一股腦全交給婦女,親眼看到婦女坐車離開,他才繼續趕路。
1966年3月15日,劉英俊一早接到任務,要求他和戰友們一起,駕著轅馬,拉著炮車到市郊參加訓練。那天天氣格外的好,按計畫,他準備在訓練結束後趕到李桂英老人家送點雞蛋,讓老人在村口的樹下等他。然而令老人沒想到的是,她再也等不到這位年輕的小戰士了。
捨身攔馬,勇救六孩童犧牲
這次一次再平常不過的任務,當時因為條件有限,重炮連進行訓練時,炮車都是用馬匹來運輸,劉英俊和戰士們早已習以為常。他們騎在馬上,拉著炮車疾行在市區公路上,一切進行得都很順利。然而路過佳木斯紡織廠附近的一個公車站時,意外發生了。
馬匹拉著炮車經過公車站時,一輛公交車進站,響起響亮的鳴笛聲。拉炮車的馬匹聽到這一聲突如其來的巨響,頓時受驚,失控沖向附近的人群。
當時趕上上班高峰期,站牌下擠滿等車的人群,一旦驚馬跑入人群,後果不堪設想。此時的劉英俊全然不顧自身安危,急忙拉起韁繩,緊緊勒住馬脖子,迫使馬匹改道,跑向人流量較少的路邊小道。等車的人們看到這驚魂一幕,紛紛大聲喊叫,讓劉英俊趕緊鬆手,從馬匹上跳下來。
突然,路邊的小道上出現了6個兒童。孩子們哪裡見過這樣的陣勢,眼睜睜看著驚馬沖到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手足無措,直接癱倒在地。
騎在馬上的劉營救暗叫一聲不好,這匹馬高大健壯,如果任由它繼續前行,6個孩子哪裡經受得住它的踐踏!那一刻,他想到了雷鋒衕誌的英雄壯舉,狠狠把韁繩攥在手裡,馬匹被這麼一拉,感覺到强烈的窒息,前蹄高高躍起,減緩了向前的趨勢。
此時的劉英俊已經被韁繩勒出了血迹,但是他明白,只有讓整匹馬失去平衡,栽倒在地,才能真正救下6個孩子的命。於是,他用盡全身力氣,猛踢馬匹的後腿,馬匹經受不住,終於被掀翻在地,倒在了離孩子們只有3米的位置,6個孩子終於得救了。
然而危機並沒有解除,驚馬倒地後,拉著的炮車跟著側翻。在短短幾秒鐘的時間裏,劉英俊根本來不及跳馬,就被馬匹帶倒在地,側翻的炮車直接壓在他的身上。一時間,他的身下一片鮮紅,當場昏迷了過去。
羣衆們親眼看到這一幕,急忙一擁而上,把他抬上板車,送到附近的醫院進行搶救。遺憾的是,三個小時後,劉英俊因為傷勢嚴重,英勇犧牲,倒在了21歲的大好年華。
劉英俊勇救6兒童的事蹟曝光後,立刻在佳木斯引起轟動,無數陌生人湧進醫院,只為看英雄最後一眼。在為劉英俊舉行的追悼會上,萬餘羣衆從各地趕來,淚灑當場,送英雄最後一程。
劉英俊犧牲後,被部隊追認為一等功臣,人民日報專門刊文,稱讚他是“人民的好戰士”。為了表達對英雄的經歷,佳木斯地方領導特意懇請劉英俊的母親朱秀蘭,希望能夠將烈士的遺體安葬在本市。朱秀蘭女士忍受著母子生死分離的劇痛,回答道:“劉英俊是我的兒子,也是30萬佳木斯父老鄉親的兒子,現在你們提出這個要求,我就把他留在佳木斯吧!”
6名兒童得救,走上不同道路
劉英俊捨身取義,勇救六兒童,卻將自己的生命永遠留在佳木斯。事件發生後,其中的四個孩子為了紀念救命恩人,分別改名為趙繼、趙英、趙俊、劉繼英,另外兩個孩子網照國、曹文河也對英雄的壯舉感恩戴德。
如今55年過去了,已被評為新中國成立以來100比特感動中國人物之一的劉英俊,他救下來的6個孩子現狀如何?
在被救的6個孩子中,趙繼、趙英、趙俊是三兄弟。
大哥趙繼一直記得劉英俊的救命之恩,只要有休息時間,他就會來到烈士陵園,為英雄掃墓。高中畢業後,趙繼進入當地的一家鋼廠工作,他以恩人為榜樣,踏實工作,盡自己所能幫助工友。遺憾的是,40歲那年,趙繼突發腦溢血,離開了人世。
老二趙英的經歷要坎坷許多。原本他和大哥一樣,也是一名本本分分的工人。但在一次事故中,他和人起了爭執,憤怒之下把對方砍傷,被捕後在勞教所接受為期兩年的改造。這時趙英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獄中積極改造,被提前釋放。此後,趙英過起了平靜的生活。
三個兄弟中最小的孩子趙俊,出事那年只有5歲,成年後,他進入客運行業工作。趙英俊當年的壯舉深刻影響了他,他做人厚道,經常幫助別人。二哥出獄後,兄弟三人經常在一起聚會,聚會的地方正是劉英俊長眠的陵園。
王照國也是當年被救的孩子之一,他的經歷與趙英有些相似,1983年,他也因為砍人,被送往勞教所勞教三年。
6個孩子中,有兩個孩子跟隨劉英俊的脚步,參軍入伍,成為了子弟兵。
劉繼英是當年被救孩子們中唯一的女孩。1975年,劉繼英成年後,追隨恩人足迹參加了革命军,成為一名醫療兵。從部隊退伍後,劉繼英進入江蘇的一家醫院工作,在工作之餘,她經常參加志願者活動,用盡一生,將劉英俊捨己救人的精神發揚光大。
曹文河雖然沒有改名,但他報恩的管道最為直接。成年後,他專門申請,到劉英俊生前所在的重炮連服役,還當上了劉英俊生前所在班的班代。退伍後,他决定換一種管道幫助別人,於是選擇了法律專業,留在佳木斯工作。每年趕上清明節,他都會帶上花籃、花圈,到劉英俊的墓前祭掃。
傳承英雄精神,為英雄母親盡孝道
劉英俊犧牲後,他的父母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以淚洗面,難以接受兒子離去的現實。但二老也深知,他們的兒子是為救人而犧牲,死得光榮,於是很快振作起來。
英雄犧牲了,但國家和人民沒有忘記他的無私奉獻。國家不僅為烈士遺屬發放了一筆不菲的撫恤金,還按月發放相關補助,悉心照料二老的生活。不僅如此,兩位老人還獲邀參加了全國第五届、第六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這是對英雄最好的鼓勵。
六個被救的兒子也沒有忘記英雄以及英雄的父母,他們把二老當成親生父母看待,經常都長春看望他們,陪他們說話,解决他們的生活所需,就像一家人一般。
1999年,劉英俊的父親去世,六個孩子趕到長春送恩人的父親最後一程。
2009年,劉英俊的母親朱秀蘭去世,終年86歲。那六個被救的孩子,此時已步入中年,他們紛紛放下手頭的工作,從千里之外來到長春,送上插滿鮮花的花圈,為恩人的母親送行,在朱秀蘭的遺體前長跪不起。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我們這片被英雄守護的土地,正開出光輝燦爛的英雄之花,這些花朵繼承著英雄的遺志,將英雄的精神傳遍全國,讓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