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一生有過三次下野的經歷,分別是在1927年、1931年和1949年。這三次下野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桂系都參與在其中,尤其是淮海戰役後的第三次,基本上就是桂系在一手操辦。
從時間節點來看,前兩次蔣介石在國民黨中的統治還不算穩固,黨內外都有不少反對勢力,囙此下野實屬無奈之舉。然而到了1949年,他已苦心經營了十餘載,權力在國民黨中一時無二,為何桂系還能將他排擠下臺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看看桂系在三大戰役後的實力就能明白了!
其實桂系在民國歷史上是有機會登上權力頂峰的,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反革命政變,不久後就宣佈在南京成立新政府,與汪精衛武漢政府相對抗,此舉讓蔣介石成了眾矢之的。
6月23日,汪精衛任命唐生智為“東征軍總指揮”,大舉進攻南京。為了擋住這股攻勢,蔣介石緊急從徐州前線抽調了兵力回防,然而這樣卻使徐州兵力空虛。
已敗退山東的直系軍閥孫傳芳見機反攻,佔領了徐州後又沿著津浦路大舉向南京而來。
兩路強敵來襲,蔣介石手足無措,只好返回南京召集黨政軍要員開會,希望能商討出一個解決辦法。蔣介石在會上希望桂系能够出兵討伐唐生智,等拿下了武漢再繼續北伐。
然而白崇禧直接拒絕,桂系當時想的是與武漢和談,擊退孫傳芳再做其他打算。
這樣的回答讓蔣介石始料未及,氣憤之下他以辭職為要脅,想要桂系退讓,結果白崇禧直接說:此時為團結本黨,顧全大局計,總司令離開一下也好。
與會的眾人裏,只有四人說話有分量,除了蔣、白二人外,還有李宗仁與何應欽。李宗仁不用多說,肯定是跟白崇禧一個鼻子出氣,而黃埔系重要人物何應欽此時竟然也默默贊同了桂系逼宮。
何應欽的想法很現實,眼下老蔣四面楚歌,這條搖搖晃晃的船說不定什麼時候會翻,與其跟著沉下去,不如自己換個位置。老蔣一走,黃埔覈心就會是何應欽了,所以他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退無可退的蔣介石在1927年8月13日宣佈下野,南京政府的軍政大權就交給了李宗仁、白崇禧、何應欽等人。桂系隨即與武漢和談,唐生智便停止了東進的步伐。
眼下南京政府成了自己的,桂系就開始賣力了。面對孫傳芳麾下11個師加6個混成旅的大軍,李、白二人親上前線指揮,血戰六天之後終於打退敵人。
解决完外敵,南京政府與武漢政府宣告合併,史稱“寧漢合流”。
然而好不容易拿到的權勢,李宗仁、白崇禧怎麼願意與人共亯?10月20日,他們以“通敵叛黨”的罪名將唐生智免職,又組織西征軍攻克武漢,氣急敗壞的汪精衛見大勢已去便出走國外。
蔣、汪二人皆去,桂系看起來已登上了頂峰,但連番的征戰讓部隊傷亡慘重,打孫傳芳廣西子弟兵付出了近8千的傷亡,攻取武漢又使三個軍深陷兩湖。
這樣一來桂系無力再顧及東南,何應欽雖然在黃埔系中有威望,奈何顧祝同、劉峙等當上軍長的人都是老蔣的死忠,囙此何應欽最終還是發表通電邀請蔣介石出山。
1928年1月4日,蔣介石重回南京複職,此後一直對桂系懷恨在心,想盡了辦法打擊李、白等人。
1929年3月,蔣桂戰爭爆發,三個月後桂系大敗,勢力被嚴重削弱。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蔣介石的中央軍再次獲勝,桂系被全面打壓。
這幾次打下來,李宗仁和白崇禧也知道暫時是不敵蔣介石的,所以他們也蟄伏了一段時間,不敢進行擴軍。據當時的資料顯示,桂系在1933年7月時,麾下第7、第15兩個軍總共只有29000多人,還不到三萬。
可見桂系還是怕引起蔣介石的忌憚。
直到1936年7月,李宗仁被任命為廣西綏靖公署主任,宣告著與南京和解,桂系這才開始逐步擴張軍力。
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為應對日寇的進攻,暫時放鬆了對各路勢力的掌控,桂系便擴編為第11集團軍和第21集團軍參加抗日,到1938年時已有了16萬人之眾。
整個抗日戰爭時期,桂系出力眾多,同時也獲得了很大的權力,像李宗仁擔任司令長官的第五戰區以及大別山地區等地都被桂系伸進了手,到1945年日本投降之時,桂系已擁有24萬餘人。
這樣的實力,自然也引起了蔣介石的不快,於是老蔣開始暗中對桂系下手,一邊將李宗仁調為“北平行營主任”、白崇禧調為“國防部長”這樣有名無權的職務;另一邊則開始大肆縮減桂系軍隊,31軍、16集團軍、84軍先後被撤。
偏偏蔣介石用的理由是“抗戰已經勝利了,國家應該休養生息,不需要那麼多軍隊”這種冠冕堂皇的話,李、白二人敢怒不敢言。
白崇禧雖然是國防部長,但實權都在參謀總長陳誠手中。1946年國軍大整編,陳誠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只給了桂系整7師、整46師、整48師三個整編師番號,同時桂系的大本營廣西,也只允許保留10個地方保安團和5個特別營,總共加起來人數都不到十萬。
經過這樣一番整頓,桂系實力大損,囙此才會在解放戰爭前期像消失了一樣。
對於桂系僅有的三個整編師,蔣介石依然不放心,秉承著“打死敵人除外患,打死友軍平內亂”的念頭將其全部投入到了華東戰場,整46師就覆滅於萊蕪戰役。
直到1947年7月,桂系迎來了轉機。當時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蔣介石心中驚駭連忙調了33個整編旅前去圍攻。因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統帥,老蔣就讓白崇禧來負責。
借著這個機會,白崇禧抽調了桂系三個整編師離開華東戰場,並以此組建了張淦第三兵團,這是桂系非常重要的一步,起碼是保留了種子。當然,後來進一步壯大那就是1948年的事了。
1948年4月,李宗仁當選為中華民國副總統,蔣介石心中非常不悅。老蔣為避免出現李、白兩大巨頭皆在南京勢大的局面,在6月1日任命白崇禧為華中“剿總”總司令,下放去武漢。
由於此舉是遠離了權力中樞,白崇禧最初很不願意,6月11日請辭“剿總”總司令一職並負氣跑到了上海,是黃紹竑勸說這樣李宗仁在內掌權,他可在外掌兵,裡應外合桂系必然强盛,這才使白崇禧改變主意,28日到漢口正式就職。
蔣介石當然沒那麼好心讓桂系去掌握兵權,華中“剿總”當時下轄第三、第十二、第十四這三個兵團,除了第三兵團以外,其他的兵力白崇禧根本指揮不動。况且還有個黃埔一期宋希濂擔任著華中“剿總”副總司令。
這樣的情况與傅作義的華北“剿總”有些類似,蔣介石的重兵齊聚左近,根本不怕白崇禧會生事。
設想是好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不一樣了。淮海戰役打響後,黃維帶領12兵團前去支援,而宋希濂的14兵團很大一部分都出自川軍,並非中央軍嫡系。於是桂系第3兵團搖身一變成了華中屈指可數的武裝力量。
有這實力為基礎,白崇禧大肆在華中重要職務安插親信,隨後又拉攏了在武漢重建的陳明仁第一兵團,基本上可以說掌控了華中地區。
隨著中央軍主力部隊一個接著一個被消滅,白崇禧野心近一步擴大,他聯絡了湖南省主席程潜、河南省主席張軫等人一齊向蔣介石發難,要求老蔣“毅然引退,表示政治家作風”。
白崇禧當時手裡掌控了近30萬正規軍,而蔣介石的嫡系主力幾乎全部損失,於是被壓制了這麼多年的白崇禧在給老蔣電報中愈發不会:對個人進退問題做一明快决定,免誤和平談判。
蔣介石是不想退的,但他不能不退,因為他發現美國人似乎也不站在他這一邊了。
1948年底,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軍事顧問團長巴大維等人都上書白宮,認定蔣介石已喪失民心,如果不想南京政府那麼早失敗,應當轉而扶持李宗仁。
司徒雷登在與孫科的對話中甚至直言:南京政府唯一的出路就是與共黨和談,而蔣氏下野是和談的前提條件。
本來蔣介石就已被戰場上的失敗折磨得够頭疼,偏偏黨內還要起糾葛,囙此心中氣急,在一次晚會上氣憤地說:我之願下野,並非因為共黨,而是因為本黨中的某一派系。老蔣指的是哪個派系不言而喻。
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隨即以“代總統”的身份接管南京政府,距離1927年第一次掌控中樞,已經過去了22年。
本來逼蔣下野用的理由就是和談,但桂系上臺後又不願真心和談了,他們開始拼命擴張軍備,對談判極不在意。
李宗仁在一次會議上說:我們在上海守6個月到一年沒有問題。白崇禧則更狂妄,說桂系是打遊擊出身的,打不了再上山一次跟中共打遊擊。
有這樣的認知在,加上蔣介石幕後阻擾,雙方怎麼可能談得攏。
我黨為和平還是做了很大努力的,在全軍氣勢如虹的情况下暫緩渡江就是表達誠意,談判中我黨也表示,只要桂系不阻攔國家統一,他們不出擊,我軍亦不會相攻。如果白崇禧願意帶兵,建國後仍可以讓他帶著麾下的30萬兵。
如此已是仁至義盡。可惜在國民黨方面的層層壓力下,談判最終失敗了。
4月20日,革命军發起了渡江戰役,國民黨以為“固若金湯”的長江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桂系軍隊在之後的衡寶戰役中遭到毀滅性打擊。
1949年12月,廣西解放,桂系家底完全被報帳,成了光杆司令的白崇禧被誘至臺灣,最終死得有些許離奇。而李宗仁先是奔赴海外,1965年又選擇了回國,晚年定居於北京,也算是看清了人心所向。
桂系是中國近代史上一股重要的政治軍事力量,北伐和抗日時期,對國家還是有功的,只不過解放戰爭大勢所趨之下卻沒順應潮流,導致新增了很多不必要的傷亡,也是有些不應該。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