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統領十幾萬精兵,遼沈戰役中本可以全身而退,卻被蔣介石坑了

辽宁 75℃ 0
摘要:遼沈戰役爆發初期,蔣介石為了應對此次戰役,他在東北組建了一個强大的機動兵團,共有五個軍,十一萬餘人,這十一萬人都是精兵強將,負責此兵團的首領就是廖耀湘。可惜這個兵團最後被包圍在遼西走廊,最後被全殲,廖耀湘也被俘,其實他們本可以全身而退,但是被蔣介石坑了,導致如此下場。可見,廖耀湘如果出營口,應該是能够全身而退的,只是他被他的蔣校長坑了,作為一名俘虜進了北京功德林戰犯改造所進行改造。

遼沈戰役爆發初期,蔣介石為了應對此次戰役,他在東北組建了一個强大的機動兵團,共有五個軍,十一萬餘人,這十一萬人都是精兵強將,負責此兵團的首領就是廖耀湘。可惜這個兵團最後被包圍在遼西走廊,最後被全殲,廖耀湘也被俘,其實他們本可以全身而退,但是被蔣介石坑了,導致如此下場。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蔣介石是最高統帥,廖耀湘對他的話言聽計從。錦州被圍時,如果廖耀湘兵團能够到達錦州,這肯定會給我軍解放錦州造成極大困難。這時蔣介石也想讓廖耀湘援助錦州,可卻遭到了一個人的反對,那就是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

衛立煌是廖耀湘的上司,他堅決反對廖耀湘去馳援錦州,他說去錦州的路上太危險,不僅不能及時到達,還很有可能被東北野戰軍打散,殲滅。衛立煌想讓廖耀湘回到瀋陽,加固瀋陽的防守力量。

蔣介石和衛立煌都是廖耀湘的領導,兩人意見不合,他不知道到底聽誰的。作為統領十一萬人的將領,他有自己的想法,既不想去馳援錦州,路上確實太風險,也不想去固守瀋陽,那等於是慢性自殺。他自己認為唯一的出路就是把部隊安全地撤出東北。

面對兩位上級領導的意見,廖耀湘正在猶豫,就在猶豫之間耽擱了時間。後來,錦州解放,蔣介石不懂軍事,他仍然固執己見,讓廖耀湘馳援錦州,把錦州重新奪回來。為此,蔣介石親自找到廖耀湘談話,讓他有大局意識。

廖耀湘只好聽從了蔣介石的意見,他帶兵向錦州進攻,結果廖耀湘十幾萬大軍被包圍在遼西走廊,最後被全殲。如果廖耀湘不去進攻錦州,他趁東北野戰軍圍攻錦州的機會,完全可以撤出營口,這不到了遼沈戰役後期,劉玉章的第五十二軍還能從營口逃跑。

可見,廖耀湘如果出營口,應該是能够全身而退的,只是他被他的蔣校長坑了,作為一名俘虜進了北京功德林戰犯改造所進行改造。直到1961年末,廖耀湘作為第三批特赦人員被特赦。1968年12月,廖耀湘心臟病突發,病逝於北京。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