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背後的故事11期
842年,在佛教歷史上是一個“暗無天日”的年份,這年的十月九日,唐朝末期罕見的實權派皇帝唐武宗,為了新增國庫收入,以及調動更多的人力為唐中央服務,讓中央可以有更多的資金重新建立中央權威,將手伸向了佛教寺院。
唐武宗的命令很直截了當,根據《圓仁聞見的會昌法難》的記載,他要求有异行和不守戒的僧尼還俗,“天下所有僧尼解燒練、咒術、禁氣、背軍、身上杖痕鳥文、雜文功、曾犯淫養妻、不修戒行者,並勒還俗。若僧尼有錢物及穀鬥、田地、莊園,收納官。如惜錢財,請願還俗去,亦任勒還俗,充入兩稅徭役。”
佛教寺院的土地和住在裡面的僧侶,按照唐朝在此之前的慣例,屬於不輸課稅、免除賦役的“特權”群體,不納入常規的國家動員力量之內。唐武宗這一出手,確實撈了不少人力、資本出來。
當時依舊被唐朝中央死死抓在手中的巴蜀之地,非常徹底地執行了這一被後世形容為“滅佛”的旨意。成都當地的官員,將轄區內的佛教寺廟,依次統統摧毀。但俗話常說,萬事都有一個例外。
位於今天成都市東風路一段的大慈寺,作為當時成都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佛教寺廟,卻沒有任何的地方官員,敢去動他。甚至在“滅佛”的大背景下,還得對寺廟中的僧侶客客氣氣的。
至於為什麼?我們可以先從大慈寺的來頭說起,由於年代久遠,該寺廟具體修建的日期,已無從考證,但是宋人普濟寫的《五燈會元》有個參攷數據,他說印度僧人寶掌“魏、晋間東遊此土,入蜀禮普賢,留大慈”。
由此可推算大慈寺的修建年份,極大可能是在三國之後的魏晋時期。但大慈寺最輝煌的年份,並非其成立之初,而是唐帝國由盛轉衰之後。756年,叛將安祿山擊碎石了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並攻陷長安,逼迫唐玄宗不得不入蜀避難。
就在唐玄宗進入成都後,一個叫英幹的大慈寺僧人跟他結了緣分。安祿山作亂之後,大唐帝國境內流民四起,成都雖然偏遠,卻也不例外,街頭到處都是饑腸轆轆的老百姓。為了給這些人活下去的希望,英幹擺攤施粥,且口中念叨大唐國運會好起來的。
這一幕恰好被唐玄宗看到了,之前安祿山造反之後,唐玄宗整個人都垮了,他感覺整個世界都是黑暗的,他難以接受自己百般信任的安祿山,一手摧毀了自己的盛世。
而英幹擺攤施粥,且不忘心系大唐,讓唐玄宗看到了久違的光明,整個人精神一下子就好了。於是對英幹大大的獎勵,不但下令擴建大慈寺,敕書“大聖慈寺”匾額贈予寺廟,還將寺廟升格成為了大唐皇室的皇家寺廟。
成都寺大慈寺由此走上了人生巔峰,規模一度大到占小半個成都市區。唐武宗“滅佛”的旨意傳到四川之後,成都的地方官在摧毀其他寺廟後,雖然想將“大慈寺”拆了,畢竟光唐玄宗,就曾賜予寺廟僧人英幹田一千畝。拆掉它可能比拆10座寺廟,獲得的“收益”還高。
但當官員們一想到,這寺廟中還放著唐玄宗敕書“大聖慈寺”匾額,心中就有100個不敢了,不得不將其備註為“不在除毀之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