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鎮海橋“歸來”!市民疑惑為啥橋孔倒影不圓了?相關部門解答

浙江 86℃ 0
摘要: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訊12月19日下午,黃山市中心城區屯溪鎮海橋修繕工程的施工現場,正在進行橋下圍堰清理地掃尾施工,現時,橫跨河道的圍堰已清理完,剩下一點河側施工道地清理,近日即可全部完工。修繕完工的鎮海橋,已重新橫跨屯溪三江口的兩岸,風貌基本如舊,氣勢依然如虹。鎮海橋修繕完工後,很多讀者對橋身抬高、橋孔倒影景觀、不能騎電瓶車等問題表示關切,記者為此採訪了相關部門與人員。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訊12月19日下午,黃山市中心城區屯溪鎮海橋修繕工程的施工現場,正在進行橋下圍堰清理地掃尾施工,現時,橫跨河道的圍堰已清理完,剩下一點河側施工道地清理,近日即可全部完工。修繕完工的鎮海橋,已重新橫跨屯溪三江口的兩岸,風貌基本如舊,氣勢依然如虹。

修繕完工的鎮海橋。

2020年7月7日,始建於明代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海橋(屯溪老大橋)被山洪沖毀,社會各界非常關注。此後,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始終關注鎮海橋(屯溪老大橋)修繕過程,先後到訪修繕現場數十次,與設計方、修繕組織、業主組織及黃山市多個相關部門、有關專家學者等保持密切溝通。鎮海橋修繕完工後,很多讀者對橋身抬高、橋孔倒影景觀、不能騎電瓶車等問題表示關切,記者為此採訪了相關部門與人員。

2020年6月11日,漲水時的鎮海橋圖。

據瞭解,修繕後的鎮海橋,與原來的鎮海橋相比,橋樑的長度、寬度都沒有變化,6個橋墩之間的距離沒有變化,7個橋孔的寬弧度沒有變化。歷史上,鎮海橋多次水毀重建或大修,這次橋樑修繕中,為確保能抵禦山洪沖刷,橋墩內芯和橋基部分使用了鋼筋混凝土。橋拱(拱券)、橋護欄、橋面石都儘量使用原橋石料構件,因原橋少數構件老化損毀或在水下沒找到,也用了一定的新石料構件,修繕過程儘量使用傳統工藝,以及桐油、石灰勾縫等傳統資料與技藝。

原鎮海橋曆經過多次重建或大修,橋護欄、橋基、臺階等都有過一些變化,石料用材也多次變化過。鎮海橋上游河岸、支流水系等也已發生很大變化。囙此,這次修繕中,恢復橋樑傳統風貌與水毀前的形制同時,各方都明確一個原則,就是修繕後的鎮海橋必須能長期抵禦山洪衝擊,要讓它永遠屹立在屯溪三江口。

修繕完工的鎮海橋。

對於很多人關注的橋孔倒影問題,經瞭解,修繕後的鎮海橋因為水利防洪硬性要求,橋身比原大橋抬高了65釐米,囙此,在橋孔寬度沒改變而橋身抬高的情况下,橋孔的水中倒影(65釐米乘2)會出現弧度拉長的效果,通俗說,以前是接近圓形,現在可能是接近橢圓形的視覺效果。

老橋,網友圖。

新橋。

很多人習慣了以前老大橋7孔映月後的圓形效果,現在看到橋孔倒影不是老樣子,視覺上暫時有偏差。不過,水利防洪是修繕工程的前提條件。古橋修繕工程中,以前也有過這種情況出現。另外,現時鎮海橋的圍堰沒清理完,河道放水較多。等河道恢復蓄水後,橋孔(橋墩)還會淹沒不少,到時候的橋孔倒影效果會比現在好。

12月12日拍攝,當時圍堰沒清除。

老橋資料圖。

有人稱修繕後的鎮海橋分水尖比老橋分水尖低了。橋樑設計及施工單位表示,新橋和老橋的分水尖高度沒有變化。老大橋分水尖上以前有跨江自來水管,且長滿雜草小樹等,視覺上不一樣。另外,在視覺效果上,感覺修繕後的鎮海橋比原來高好多,這與橋身抬高65釐米有關,也與橋頭的路面往下挖低很多有關,挖低後才具備恢復臺階條件。

原鎮海橋屯溪老街一側橋頭,可以看到路面與橋面是等平的。資料圖

此次兩頭都恢復了橋樑臺階。

屯溪鎮海橋的兩頭以前是有臺階的,上世紀80年代為了機動車通行需要,拆掉臺階並抬高道路。後來禁止通行機動車,而到去年水毀前,鎮海橋其實已經禁止通行電瓶車。為了恢復鎮海橋歷史風貌,水毀前已經製定恢復臺階方案。這次,將歷史上古橋原有的兩頭臺階予以恢復。橋身抬高,路面降低,大橋與路面落差較大,騎行電瓶車具有危險性,根據方案,鎮海橋恢復通行後不會走電瓶車,是步行橋。今後,鎮海橋是連通屯溪老街和黎陽文旅街的人文景觀橋。

這次的鎮海橋修繕工程資金來自國家文物局支持,修繕過程按照文物保護要求進行。很多人希望鎮海橋恢復歷史上有過的廊亭,這次的修繕方案,是按照水毀前的橋樑風貌恢復大橋,所以沒恢復。

新橋圖。

新圖,橋面。

資料圖,原橋橋面。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吳永泉攝影報導

編輯張大為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