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流域治理,一個是共同富裕,乍看之下兩個“不相干”的話題,卻因為“多方參與、多元治理”的共鳴,產生了千絲萬縷的交集。
政府、企業、社會資本、村集體、村民,在一體化共富之路的探尋、高品質生態文明的共建中,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一場關於“大保護和共富”的討論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其中就有來自朱家角、練塘、金澤“青西三鎮”的十多個村書記,特地趕到“創新工廠”的他們,又會取得怎樣的“共富經”?
因地制宜融於自然
洋家樂的風靡是從裸心集團創始人在莫干山中的一次騎行開始的。機緣巧合,一個來自南非的“老外”遇見了風景秀美卻空心許久的村落,和學建築的夫人從村舍的保護和改建著手,掀起了一股追尋簡單生活管道的民宿風。
裸心堡
因地制宜、融於自然,一棟棟坐落於山間的民宿,和隨之而來的人氣,把昔日破落的村莊變成了遊客趨之若鶩的網紅打卡點,從中受益的就是當地的居民。
莫干山鎮改造前後的變化
“長三角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區域,群眾的心態是非常開放的,早期在做洋家樂的時候,並不是每一個區域的人都能够接受的,而長三角以一個開放的心態、包容度去接受。”裸心集團首席品牌官徐嫣蔚說。
結合裸心集團多年成功的運營,她給出了關於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建議:
我認為共富之路也好,一體化也好,非常重要的是多方聯動和合作。企業、村子、村民、環保組織,儘管大家的角度可能不一樣,但是大家融合在一起,從多個維度去看,能够探索出一條不一樣的路,而且這個路徑裏所蘊含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能够讓各方都受益。
水的問題根在岸上
“流域治理不僅僅是環保問題,問題在水裏,根卻在岸上。”從太湖治理的1.0版本到2.0版本,多年致力於環境保護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上海區域主任、同濟大學教授任文偉一語中的,道出了流域治理需要關注的問題:
流域治理不能只考慮水的問題,需要人們改變生產、消費管道,需要和發展結合起來考慮,要在政府的引導下,吸引企業、社會組織、公眾等多方參與。
這一觀點在南京黃龍峴村的實踐中,得到了驗證。從無人問津的“窮山窩”到“金陵茶文化旅遊第一村”,這個長江流域小村子的發展離不開環境的保護。
南京黃龍峴村
“有的村民問,保護長江和我們有沒有直接的關係?我就說,我們喝的水取自長江,怎麼和我們沒有關係?”村裡的環保達人吳紀全用多年的宣講,慢慢影響著村民,讓環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黃龍峴村茶園
黃龍峴村的發展是“美麗經濟”的代表作。村支部書記唐國慶說,在永續生態保護方面,多方聯動非常重要。“在政府機構的支持下,連接村委會、國企、社會組織,包括環保機构、項目共建事業單位、公益夥伴、高等院校等資源,加上村民自身的努力和意識的提升,多方聯動下,才有我們村的這種可持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各揚所長靜待花開
因為江豚保護,揚州廣陵沿江村1592個漁民“上岸”,由此帶來的生計和發展問題如何解决?大地風景規劃院給出了“微笑沿江”的方案,通過江豚大IP的打造,讓漁民們轉吃“文化飯”。
揚州沿江村的漁文化彩繪牆
這樣的分享,讓練塘鎮太北村書記張歡峰感觸頗深。“太北村在太浦河的北岸,自然風光、傳統社區保存得都比較完整。我們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把環境保護好,把自己的農產品保護好。我們主要是特色產業是茭白,我們是華東茭白第一村,6000畝3000萬斤左右的產量。做好自己的事,等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後,相信會有公司、項目看到我們。自己鍋裡面的肉燒的香了,肯定會有人聞到,哪怕弄堂再深也會有人進來。”
太北村農戶對茭白進行疏苗管理
“我們也希望有一個可以將村莊整體打造的團隊,但村裡現時還沒有什麼特色產業。”朱家角鎮澱峰村書記陳玉林的困惑也是不少江南村莊的困惑。
余杭青山自然學校
“要沉住氣,從切實的實際問題出發,以解决問題為導向。”曾經用30萬“水基金”撬動6億資本,各方力量參與其中,讓余杭青山村成為因內生動力走向共同富裕樣本的萬向信託創新研究部褚慶鑫博士說,在調集資源,尋找解决問題方法的過程中,說不定就能找到適合村子發展的道路,而當項目來臨時,要做好準備,這一定會是個長期項目,要把村民的利益設計在內,要有運營團隊,要讓所有村民理解這個事情,“人”往往才是村子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之源。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