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直言:既然尼赫魯非打不可,那我們也只有奉陪到底!

西藏 99℃ 0
摘要:西藏地區的和平解放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晚的,就在1950年之後,西藏就顯得越發的不和平了,最為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印度。當時的印度野心在不斷的彰顯著,他們不斷的去騷擾中國西藏地區。在中國和印度的邊境地區,不僅發動了很多的武裝力量,並且一次又一次的挑起了事端。然而對於印度所給出來的態勢,我們也不可能一直忍讓著。並且毛主席在當時也是有所擔憂的。既然尼赫魯現在是非打不可,那我們也就只能奉陪到底。

西藏地區的和平解放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晚的,就在1950年之後,西藏就顯得越發的不和平了,最為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印度。當時的印度野心在不斷的彰顯著,他們不斷的去騷擾中國西藏地區。我們所給出來的決策就是希望能夠和平解决有關於邊境方面的一系列問題,希望能夠减少衝突和衝突,希望能夠以一種友好的管道讓彼此都能够獲得安定與和諧。然而印度在當時似乎就認為中國是比較軟弱的,甚至還是好欺負的,所以就一次又一次的挑釁。在中國和印度的邊境地區,不僅發動了很多的武裝力量,並且一次又一次的挑起了事端。看著這樣的局勢,似乎戰火在一瞬間,就有可能彌漫。

尼赫魯在當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是特別堅定的,似乎就是非打不可,對於新生的中國而言,雖然成立的時間並不長,並且在這之後又幫助蘇聯去抵禦外敵,耗費的元氣和精力的確是比較多的,此時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和平發展。然而對於印度所給出來的態勢,我們也不可能一直忍讓著。所以中央領導人在當時召開了緊急會議,並且進行了相應的決策,最終敲定的方案那就是反擊作戰。其實在這個會議上,主要討論的問題有兩個其中之一,就是中國和印度兩方軍事實力的對比懸殊到底有多大?另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戰爭拉開了序幕之後,我們能不能打贏印度?

當時的毛主席就問張國華,提到張國華,這的確是一比特能文能武的人,就像行軍打仗的過程中,武力值爆棚的人也有,政治思想覺悟特別高的人也有,但是能文能武的的確不多,而張國華就是其中的一個。張國華在當時擔任著西藏的軍區司令員這一職位。所以毛主席在當時就直接問道:聽說印度的軍區還是有一些戰鬥力的,我們能不能打贏這場戰爭啊?見毛主席這樣問,張國華在當時的回答是無比堅定的:打得贏,請主席放心吧,我們一定能打得贏。簡短的話語卻極其的鏗鏘有力,聽了張國華如此堅定的話語之後。參與會議的很多人就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樣,同時也認為我方一定能够打得贏印度阿兵哥。

就像抗日戰爭的時候我們損失了不少,並且這也是極其漫長和殘酷的一場戰爭,就像在抗美援朝戰爭上,這也是很難打的一場戰爭,因為雙方的實力懸殊特別大。其實在1962年爆發的這一場和印度之間的戰爭也是特別難打的。並且毛主席在當時也是有所擔憂的。同時這一場戰爭落下帷幕之後,擔任著前線指揮官的張國華,在當時也表示他從軍33年,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場面。這就令人疑惑,這一場戰爭到底有多難打?而毛主席在當時又擔憂著什麼啊?

中印戰爭在1962年爆發,當時中國所處的情境並不是特別的樂觀,因為國際環境並不是特別的動盪,甚至要比抗美援朝時期還要更加的混亂一些。正是因為大的格局變化比較大,所以毛主席在當時也不得不再三考慮。就像在1959年11月份的時候,毛主席在當時就召開了領導層的決策會議,當時所討論的一個重點就是中印邊境問題以及所挑起的種種事端。印度的野心在不斷的增長著,並且印度想要侵佔我國領土的想法,也並不是一天兩天了。就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發現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邊境線,是極其複雜的,並且還呈現了三種趨勢。

其中之一就是在列强入侵的時候,被對方所侵佔的中國領土,也就是邊界線的形成。緊接著還有中國老百姓和印度老百姓,根據山勢的走向所形成的習慣,最後也根據這個習慣劃分了界限。除此之外還有實際的控制線,而這一條線也就是中國和印度之間雙方共同承認的官方的邊界線。看了這三條邊界線之後,用複雜這個詞語來形容當時的情况,一點也不過分。

在討論的過程中有關於邊界方面的問題,也是最容易引起爭議和衝突的。周總理在當時明確的表示,如果是因為邊界等方面的問題,讓我們和印度之間的關係變得越發緊張,那我們就可以等待時機成熟之後再提出來。因為外交局面已經陷入困境的中國,在這個時候不能够再樹立敵人了,並且也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和平和友好相處關係。並且外交關係是特別重要的,如果不能够維護好的話,自然而然是不利於自身發展,也不利於雙邊發展的。對於我們中國給出來的態度,印度還是比較無視的,並且也完全不願意和剛剛成立的新中國握手言和。就在剛剛成立的時候,當西藏代表團入京的時候就遭到了印度的總結,等到1950年的時候進入西藏的這一支部隊就是革命军,而印度再一次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反擊,並且還給西藏地區那些想要反動的人提供了很多的武器裝備,目的就是為了借助這些人的力量去和革命军做鬥爭。

然而在革命军的努力之下,印度的算盤就相當於全盤落空了,因為西藏迎來了解放。就像在1951年的時候,志願軍在朝鮮半島作戰的過程中,印度也派遣了相應的部隊,直接越過了一條界線,也就是當地老百姓的生活習慣線。當時所侵佔的領土達到了9萬平方公里,對於這樣的事情是完全不能够忍耐的。並且印度的做法越來越囂張,越來越浮誇,為了能够解决因為邊界問題,所產生的衝突和衝突,在1954年6月份的時候,周總理就率先去訪問印度。就在訪問印度的過程中提出了和平共處5項原則,並且也表明了我們中國的態度。經歷了這一次出訪印度,尼赫魯的態度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緊接著在1954年10月份的時候,尼赫魯也訪華了。這似乎就標誌著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關係回歸平靜,也能够回到正常的軌道。

本以為這樣的態勢會有所好轉,但是尼赫魯訪華回去之後,在印度官方的地圖上竟然出現了他們所佔據領土的一道界限(麥克馬洪線),這似乎就在表明他們給中國施壓,讓中國悄無聲息地接受著侵佔領土這一現實。並且尼赫魯在寫給周總理的信中還提到印度現如今所侵佔的這一片土地,只能是他們印度的,並且這也是不可更改的事實。這就令人特別的疑惑,尼赫魯到底有什麼樣的底氣敢說出如此狂妄的言語呢?又是誰在給他撐腰呢?

其實這一條界限,最真實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够侵佔中國的領土。當西藏已經迎來了和平與解放之後,西藏的相關制度沒有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相應的改動,並且西藏地區的人們思想等各個方面都在受西藏農奴制度的禁錮。也正因如此,這個地方的反動勢力還是比較强大的,在西藏當地所擁有的影響力也特別强,高呼一聲之後,就會有很多的人陸陸續續響應。雖然革命军在當時是幫助他們解放西藏的,然而他們在當時相比起聽革命军的話而言更加在意反動農奴主所說的一些話語。西藏的上層集團在印度的支持以及美國的支持之下,就爆發了一場反叛,就在1958年7月21日打響了反叛的第一槍。

在1959年3月31日這一天,尼赫魯在公開場合下講話,表示印度政府將會讓達賴喇嘛政治庇護。這的確是一種不小的挑釁,這已經在明確的表示,印度他們會不斷的去扶持達賴集團,並且還會收容這些叛亂分子,借助於這些叛亂分子來實現自己的陰謀。直到1959年的時候,革命军才相繼評論,讓拉薩以及昌都這些地區逐漸地恢復了和平,同時西藏當地的老百姓也通過這一場又一場的反叛,認識到了青紅皂白。但當時那些跑得比較快的叛亂分子都已經陸陸續續來到了印度。但這種種仍舊沒有讓尼赫魯死心,反而在1959年的時候,又一次提出要把那12.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他們印度,而我們中國是直接拒絕的,拒絕之後尼克魯再一次瘋狂的發動挑戰,想要侵佔我國的領土。

緊接著在1962年10月份的時候,中印邊界戰爭就直接拉開了序幕。並且毛主席在當時也明確的表示,這麼多年來為了中印問題的解决,我們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現如今這態勢的確是越演越烈,甚至是有些欺人太甚了。既然尼赫魯現在是非打不可,那我們也就只能奉陪到底。在10月20日這一天,印度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而革命军也早已做好了迎敵的準備。就在23日進佔達旺,直接收復了這一條界線(麥克馬洪線)以南的達旺河以北的很多領土。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