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擊敗印軍卻後撤40裏,30年後副司令重走加勒萬,終於道出謎底!

西藏 72℃ 0
摘要:1962年的中印之戰,在全世界範圍內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據印度人自己的報導宣稱,中國軍隊以閃電戰的管道,迅速深入印度西北邊境特區兩百英里,首都新德里大震。正當美軍向印度洋增兵、英國在國際輿論場上竄下跳之際,中國突然宣佈單方面停火,並主動後撤40華里。一時間,舉世為之譁然!

1962年的中印之戰,在全世界範圍內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據印度人自己的報導宣稱,中國軍隊以閃電戰的管道,迅速深入印度西北邊境特區兩百英里,首都新德里大震。

當時新德里各界都開始了緊急動員,尼赫魯甚至要求國會議員要在一個星期之內迅速學會如何使用步槍,以備中國人打過來的時候進行抵抗……

正當美軍向印度洋增兵、英國在國際輿論場上竄下跳之際,中國突然宣佈單方面停火,並主動後撤40華里。

一時間,舉世為之譁然!

誰也沒見過戰勝國這麼謙讓的,打勝了不乘勝前進,反而主動後退。這是什麼道理?

不光外國人想不明白,我們國內也有不少人想不明白。為啥呢?這不白讓印度人撿便宜了。

59年來,一直沒有明確的解釋。直到90年代,一比特軍分區副司令重走西北邊防線,察看了當年與印軍作戰的地段,這位將軍在其回憶錄中不勝感慨,再度提起當年主動後撤的事,說出了其中不為人知的秘辛。

一、後勤因素

重走邊防的這位副司令員叫李春,當年戰爭爆發時,他所在的林芝軍分區是東線戰事的主戰場。

經歷過那場高原戰爭的李春,90年代再度到新疆、西疆邊防線,尤其是來到後勤設施越發完善的加勒萬河谷地帶後,發出感歎,如果當年我們有這樣的條件,也不至於後退。

據李副司令的回憶,當年他們在東線,沿著雅魯藏布江一路狂追,一個連打敗印軍一千多人。越往南打,印度人越是心驚肉跳。

跳什麼?印度人認為中國人有魔法。中國人的進攻路線上並沒有公路,後勤物資運不上來,可是中國人卻一直在追,他們不會餓肚子嗎?肯定是施了魔法,不吃不喝也能狂追猛打。

實際上哪有魔法,我軍的後勤是怎麼解决的?都是靠人民群眾牽著犛牛,一點一點往前線運。當時家家戶戶都出人,有一戶老百姓家有個十三歲的孩子,那個孩子天生力大無窮,可以背起一百五十斤的東西。邊防戰士們見了他,都愛憐地拍拍他的肩膀,稱讚他是好樣的。有一戶叫紮西的藏民,每次往前線運糧食,都帶著年僅四歲的兒子上前線,這位可敬可愛的四歲小男孩每次都背八斤重的罐頭,跟著爸爸翻越高山往前線送東西。

尤其是彈藥,消耗得非常快,老鄉們翻山越嶺送到前線的迫擊炮彈,五十個人運來的彈,幾分鐘就打光了。老鄉還沒走,當場看見這種場景,心裡不知道是啥感覺。

啥感覺?這就是現代戰爭對原始後勤運輸模式的心靈暴擊。

當時的指戰員們都知道,我們的後勤管道,根本支撐不了持久戰。

現在回顧一下當時我們發起戰爭的時間,其實就是被後勤條件决定的。

西藏南部是典型的低緯度、高海拔。夏天水汽大,經常下豪雨。李春後來重走疆藏,仍然能看到連續十幾裏的路面塌方,90年代的公路已經有一定改善,仍然這樣,可見60年代有多差。到了冬天,又會連續大雪封山,而且時間特別長。所以,全年只有10月到11月這2個月的最佳視窗,雨也不多雪也不多,我們能把後勤物資往前運。

李春在回憶錄裏提到另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

對印作戰,我們的後方基地,既不是最靠前的林芝軍分區,也不是拉薩,甚至都不在西藏自治區內。

而是在青海的格爾木!格爾木距離拉薩1168公里!再從拉薩往前線,又有三、四百公里。

為什麼不把基地設在拉薩呢?不行啊。西藏的農業條件很差,生產不了足够的糧食,當年中央還命令駐藏部隊,不能就地採購糧食,你吃了,當地老百姓就沒糧食吃。所以軍糧都是從內地往前送。

格爾木當時是進入青藏高原鐵路的盡頭,再往高原腹地就沒有鐵路了,所以只能把格爾木當成前方基地。

解放戰爭時十八軍進藏,一開始只有三個步兵師,三萬多人。但隨著進軍深入,後勤工作的負擔越來越沉重,十八軍不得不一再擴編,從三萬人擴到七萬人,成了當時全軍最大的一個軍。其實擴的都不是作戰部隊,而是後勤部隊,格爾木到拉薩的公路上,常年跑著物資車隊。

如此長距離的輸送,消耗也是驚人的。比如汽車和裝備需要的汽油和柴油,當時西藏沒有運油筦道,只能靠汽車一車一車往上拉。往往是送兩車油,路上就消耗一車油。這種代價實在太過高昂。後來我國不惜花鉅資修築了一條一千多公里的運油筦道,從格爾木到拉薩。但是從拉薩再往前線走,仍然十分困難。

駐藏部隊過得也很艱難,物資雖然有,但一絲一縷都是後方的心血,都要用到刀刃上。所以日常生活都得精打細算不敢浪費。比如最基本的取暖,拉薩周邊沒有大樹,士兵們沒有足够的柴禾,就只能到處去找牛羊糞便,曬乾了拿來燒。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世界大國的軍隊居然還用這種原始的管道取暖,不說真的不知道,我們的部隊這麼苦。

表面風光的背後,是在青藏線上往返奔波的後勤部隊的辛苦、危險,以及舉國為之牽動的擾動。

打仗,哪裡只是指揮員在地圖上瀟灑地揮一下筆!

二、印度的後勤有優勢

李春當年作戰時是參謀身份,對印軍有過細緻的觀察和研究。相比我們漫長的後勤補給線和落後的補給能力,印軍條件簡直可以用優越來形容。

喜馬拉雅山橫亙中印,一下喜馬拉雅山,就是一望無際的南亞大平原,土地肥沃,氣候適宜,道路通暢,印度可以把後勤物資直接運到山脈之下。只有從平原往山區進的一段路,稍稍困難一點。

從全域看,印度的條件比中國好的多。如果時間一長,中國肯定會越來越艱難,印度的優勢會越來越大。

革命军固然戰鬥精神强於印軍,但戰爭畢竟是戰爭,武器、糧食的因素也非常關鍵,我們不能讓官兵餓著肚子、拿著沒有子彈的槍去和敵人拼命。

所以李春後來回憶當時戰爭突然爆發,都有些後怕,我們在那樣的劣勢之下居然敢打,而且還是全線開打,睥睨天下,何其氣壯山河!

不光地理條件印度佔優勢,印度得到的外界援助也遠遠强過中國。

美國、英國對印度的支援最大。

英國、美國給印度提供了大批軍火,尤其是飛機,使印度迅速超過了中國空軍的實力,起碼在邊境線上,印軍飛機支援非常快。當時印軍侵入我國領土後修建了很多據點,由於距離後方遠,補給線路跟不上,印軍就派飛機往據點空投物資,這種管道居然讓前沿印軍維持了下來。

可見印軍飛機有多大優勢。

所以當時中國空軍並沒有到前線支援作戰。青藏高原上空過於危險,當年二戰時美軍走駝峰航線,效能那麼優秀的飛機都免不了失事墜毀,我國空軍肯定不能冒險。另一重考慮,就是顧慮印軍先進飛機太多,我們和他們打不佔優勢。已經有這麼大優勢了,尼赫魯還一個勁地要求美國、英國加大支持,甚至提出要他們支援15個轟炸機中隊。

美國自從朝鮮戰爭被中國志願軍爆錘之後,一直憋著一口氣想報復,這次是個天大的機會,所以對印軍是有求必應,好讓這兩個亞洲大國打個頭破血流,自己從中漁利。

戰爭爆發不久後,美軍不顧古巴導彈危機正處於緊張關頭,命令一個航母編隊緊急集合,向孟加拉灣開進,準備給中國人以顏色看看。

若不是中國及時停止戰爭,主動後撤,這個航母編隊會在亞洲鬧出什麼樣的事端,真的是不好估計。

三、不刺激印度

1962年撤軍,還有一個重要的考慮,適可而止。

印度自1947年獨立以來,國力和士氣一直處於上升階段。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是個很有手腕的人,他宣導的不結盟運動,在廣大弱國、窮國、小國中贏得了廣泛的聲援,當時印度在世界輿論圈遠比中國更有人氣。印度國內也囙此飄飄然起來。

尼赫魯當時有一個宏大的“印度洋內湖”之夢,即把中國西藏、中南半島乃至中東,都併入印度,把印度洋變成印度的內湖。

這固然和尼赫魯本人的政治野心有關係,但和國內的輿論也不無聯系。

就是在這個迷夢的驅使之下,本來不成問題的邊界小糾紛,被有意文宣成中印兩個大國對抗,民間輿論非常熱烈,一致要求把中國軍隊從印度趕出去。其實之前雙方都按照實際控制線,心照不宣地劃分著邊界,尼赫魯這麼一搞,和中國開戰,打了又打不贏,收兵又不敢,怕被印度群眾罵死,弄得騎虎難下。

中國政府就在這種情況下,果斷地退兵,平息事態。

這麼做非常高明,因為中國認識到了大國間戰爭的基本規律。中印都是地域廣大、人口眾多的大國。

這樣的大國無論經濟多麼貧弱,都擁有强大、持久的戰爭韌性。這已經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中得到有效驗證。

如果我們追求面子上好看,在擊退印軍後繼續出擊,像某些人吹噓的,向幾百公里外的新德里發起進攻。

結果只有兩種:

第一,我軍隊在長距離進攻過程中,因為後勤跟不上而餓得崩潰。

第二,即使神話般打到新德里,也會限入數億印度人的重重包圍之中,就算你開過去幾萬軍隊,渾身是鐵又能打幾個釘,最後終究力盡而敗。

無論哪種結果,打擊敵國首都,都會釀成兩個大國之間更加仇視、敵對,小規模的邊境戰爭很有可能成為全面對抗。

那樣對中印兩國都沒有什麼好處,畢竟雙方爭奪的地域,90%是政治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不毛之地。所以說,打勝之後主動撤兵,恰到好處地教訓了印度人,也給他們留了點面子。有些地段我們撤的遠了點,印軍又竄了回來,他們便回去吹噓,印度並沒有戰敗。

別小看這種吹噓,很好地滿足了印度人的自大心理,松緩了印度人對中國的仇視。

四、事後再看

這場規模有限的戰爭,為我國贏得了很好的戰畧空間,邊境上幾十年和平由此誕生。

中印之戰,促使我軍邊境線上的後勤有了很大改觀。戰爭結束後,後勤補給沒有結束,而是就此開啟了瘋狂補充模式。

大米、罐頭等物資源源不斷前運,以滿足戰爭需要。但62年戰爭戛然而止,消耗速度降了下來,大量物資積壓下來。後來到了1985年,有一個邊防連隊打開倉庫吃大米,發現袋子上印的生產時間是1962年。李春後來在1996年去西藏一個邊防連隊,吃的一聽罐頭居然是1982年的。

1982年還在前運,可見我們的後勤系統有多麼執著!

不光是糧草運得多,生活條件也在逐漸改善。以官兵住的營房為例。

西藏剛解放時,邊境地區幾乎是原始狀態,官兵沒地方住,只能在地上挖個坑,上面蓋上一個頂子,活脫脫就是原始穴居管道。到了六十年代,經過官兵們手拿肩扛,好歹住上了土坯房,但是這種房子頂不住夏季大雨。

中印戰爭結束後,後勤物資源源不斷地運上來,官兵們住上了木石結構的房子。到了八十年代,修工事用不完的鋼筋水泥也都用到了房子上。到90年代李春重走邊防線時,邊境官兵都住上了樓房。

鐵路之痛,更是在2006年得到了徹底解決。2006年,青藏鐵路格爾木段至拉薩段正式通車,歷史性地解决了西藏不通鐵路的難題。如果邊境再爆發戰爭,我們就再也不用擔心了,拉薩可以取代格爾木,成為支援邊境的總後勤基地。

五、後撤,我們吃虧了嗎?

西段邊界線,我們實際上是占了大便宜。西段是哪裡,也就是今天人們熟知的加勒萬河谷地段。62年戰前,印軍竄入我國境內,派了一個連佔領了獅泉河,這是我國新疆阿裡地區腹地的一個鎮。戰爭爆發後,我軍砍瓜切菜一樣消滅了這股印軍,很快把戰線推到加勒萬河谷。

戰後雖然撤軍了,但是並沒有撤太多,該控制的險要之地一點沒丟。印軍被打得很慘,不僅退出我國領土,還往後退了很多。其實想想就能明白,從阿裡南下,是溝通新疆西藏的公路,我們怎麼可能放弃,放弃了等於讓別人掐住自己喉嚨。

整個中印戰爭期間,有人估算過,我們實際上奪回了清朝末年以來丟掉的大片領土,徹底終結了印度向東向北的擴張。所以戰後我們一直主張和印度人坐下來談判,印度人死活不同意,他們知道自己吃虧了,不能談。

戰後,印度也意識到問題了。

中印邊界衝突,本來就不是什麼大問題,印度一開始也沒明白,為什麼事態一再陞級,把本來還算友好的中印關係搞成敵對關係了呢?

62年戰爭結束之後,印度被中國軍隊主動撤軍震驚,這才開始思考中印關係到底是什麼性質。

特別是尼赫魯在戰後突發中風病逝之後,印度政界變理性了。中印對峙之地,大部分是不毛之地,像加勒萬地帶,如果不是軍隊在那裡爭奪,平時老百姓根本不會去的。

花那麼大力氣,犧牲這麼多人的生命,圖個啥?

除了大印度帝國那點虛無縹緲的夢想,真沒別的。反而是美國、英國在背後煽風點火,比印度本國還起勁。

所以,戰後印度人理性了許多,即使在1967年再度主動掀起乃堆拉山口戰鬥,但規模也不大。起初印軍還下令不能開第一槍,雙方阿兵哥對峙,都心照不宣地把槍背在後背上,一般情况下不准子彈上膛。曾有一段時間,雙方阿兵哥在邊界線上各自拉成人牆,胸脯對胸脯地互相頂。

印度國防部於1965年發佈了中印邊境戰爭中,印軍傷亡人數:

死亡1383人,失踪1696人,被俘3968人。

中國方面很快無條件釋放了所有戰俘。

印度第七旅旅長達爾維準將,就是被釋放的戰俘中的一員。

這位準將先生在戰爭中被革命军打懵了,直到被俘還沒弄明白中國人的戰法到底是什麼原理,遠比德軍厲害的多。

達爾維到中國後受到了善待,他真正領教了什麼是文明古國,什麼是禮儀之邦。

他在中國遊覽了很多名勝古跡,知道了當年中國僧人玄奘到印度取經的故事,知道了中國古代對印度美好的印象,更知道了當代中國人對印度的善意……

達爾維準將後來被禮送回國,回國後他一路青雲,又當上了官。據悉,這位準將先生對同事們說過,永遠也不要再和中國打仗了……

讀後有感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