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口誤叫錯一水果名,國人跟著叫錯400年,今你的叫法也錯了?

新疆 111℃ 0
摘要: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取名都是人生頭等大事,於人如此,於物亦是如此,若是生在古代,能被皇帝賜名,恐怕就是最高榮耀。這不,今兒要說的這個水果,就有幸被康熙帝親自賜名,但有些尷尬的是,康熙這名字“起錯了”,不過君無戲言,哪能隨便改,於是乎世人都跟著他叫錯了300年,時至今日,都沒能改口,此水果便是深受國人喜愛的哈密瓜。

古語有雲:“遺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佳名。”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取名都是人生頭等大事,於人如此,於物亦是如此,若是生在古代,能被皇帝賜名,恐怕就是最高榮耀。

這不,今兒要說的這個水果,就有幸被康熙帝親自賜名,但有些尷尬的是,康熙這名字“起錯了”,不過君無戲言,哪能隨便改,於是乎世人都跟著他叫錯了300年,時至今日,都沒能改口,此水果便是深受國人喜愛的哈密瓜。

時間回到康熙三十七年,也就是西元1698年,這一年清政府要去新疆哈密搞人口普查。欽差大臣遠道而來,作為東道主的哈密回王額貝都拉(曾協助康熙擒獲噶爾丹)自然要好好招待他,於是拿出了當地最有名的甜瓜,欽差大臣一吃,那是讚不絕口,這世間竟然有如此甜蜜的水果?

看著對方喜歡他們的甜瓜,額貝都拉也很自豪,於是在欽差大臣完成工作準備回京時,他特地讓人準備了一車上好的甜瓜讓大臣帶回去給皇帝嘗嘗,不過這些甜瓜是鄯善縣產的,比哈密的更甜。欽差大臣沒有多問,便接過甜瓜回京了。

話說額貝都拉為了保證甜瓜安全被運到京城,花了不少心思,畢竟新疆到京城路途遙遠,交通不便,起碼要走1個多月,古時候路况還不好,這要是磕磕碰碰,甜瓜壞了,怎麼拿得出手?於是額貝都拉讓老手藝人親手編織了柳條筐用來裝甜瓜,筐裏又塞滿了一層又一層乾草,將甜瓜緊緊裹住。

所幸,此時是冬天,甜瓜不至於被悶壞。經過近2個月的顛簸,一行人終於回到了京城,欽差大臣不敢停下脚步,馬上帶著甜瓜送給聖上,康熙立刻品嘗了這來自千里之外的甜瓜,頓時大喜,對它讚不絕口,消息很快傳到了額貝都拉耳裏,他非常自豪。

等到元旦來臨,額貝都拉和各個蒙古王爺紛紛趕來京城參加盛會,並且又帶來了不少甜瓜,康熙帝大方地將瓜賞賜給眾人品嘗,大家都非常喜歡,康熙便問道:“這瓜叫什麼名字啊?”額貝都拉有些尷尬,說道:“回陛下,它沒名字,因為甜,我們就叫它‘甜瓜’。”

康熙一聽,歎了口氣:“如此美味的瓜,應當有一個響亮的好名字才是!既然它產自哈密,那麼就叫它‘哈密瓜’吧!”皇帝都開口了,眾臣子當然是連連點頭贊同,還不忘拍個馬屁,大呼陛下真會起名字。

這下額貝都拉更尷尬了,因為這些瓜並非哈密所產,而是隔壁鄯善縣產的,可這個場合,他哪裡敢說呢?很快,“哈密瓜”這個名字就傳開了,從此以後,每年額貝都拉都會給康熙帝進貢哈密瓜,後來歷代哈密王亦是如此,於是哈密瓜成為“貢瓜”,一夜之間,身價倍漲,還被當地人讚美為“瓜中之王”。

進貢哈密瓜的習慣一直延續到光緒年間,光緒體恤藩臣,覺得路途遙遠,運瓜太難,便决定不吃哈密瓜了,從此,哈密不再進貢甜瓜,但瓜的品質並沒有囙此而改變,它依然保持貢瓜的高水准。

轉眼300多年過去,“哈密瓜”這個名字早已深入人心,難以改口。各位讀者朋友們吃過鄯善產的哈密瓜嗎?你們覺得它是不是新疆最甜的瓜?

參考資料:《清史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