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走江湖必備的蒙汗藥,配方其實很簡單,解藥更是隨處可見

江西 62℃ 0
摘要:我們平常看古裝劇,尤其是跟武俠有關的古裝劇,總能看見蒙汗藥的存在。打家劫舍也好,暗中使壞也好,懲奸除惡也好,不論是正是邪,總會懷中揣上幾包蒙汗藥,堪稱居家旅行,不對是行走江湖的必備物品。看到這估計有人會有疑問了,蒙汗藥不是白色粉末嗎,是怎麼做到無色無味的?至於蒙汗藥的解藥,更是隨處可見,你就是甘草。人程衡在《水滸注略》仲介紹解蒙汗藥的辦法也是“急以濃甘草汁灌下,解之。”

我們平常看古裝劇,尤其是跟武俠有關的古裝劇,總能看見蒙汗藥的存在。打家劫舍也好,暗中使壞也好,懲奸除惡也好,不論是正是邪,總會懷中揣上幾包蒙汗藥,堪稱居家旅行,不對是行走江湖的必備物品。

蒙汗藥有多神奇呢?一包白色的粉末,下在茶裏、酒裏、飯菜裏,無色無味、神不知鬼不覺,只要對方沒注意中招了,保證出門即倒,倒頭即睡,百試百靈。看到這估計有人會有疑問了,蒙汗藥不是白色粉末嗎,是怎麼做到無色無味的?

這所謂的無色無味肯定是誇張手法,之所以不容易被察覺,主要還是跟那些酒水、茶點有關。中國古代基本都是白酒,但跟我們現在的白酒有很大的區別。我們現在的白酒顏色清亮,基本呈透明狀,有著獨特的酒香,入口醇厚綿長。但古代可沒這釀酒科技,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內,因為沒有良好的蒸餾科技,釀造出來的酒水,顏色渾濁,口感發酸,蒙汗藥加進去,看也看不出,喝也喝不出,那不就跟得無色無味一樣嗎?

至於加在茶裏的蒙汗藥,連古代的酒都能不一樣,茶難道幾千年還沒有什麼變化嗎?實際上中國古代的茶並不是像如今的這般,茶湯清亮,氣味清香,而且他們不叫喝茶,而叫吃茶,就是會再往茶裡面加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比如說芝麻、胡桃、松子等。直到茶聖陸羽寫出了《茶經》,人們才逐漸開始流行喝清茶。

茶裡面本來就有這麼多奇怪的食物了,再加點蒙汗藥進去,也沒人看得出來,飯菜也是同理。菜肴本來就氣味大,色澤濃重,一些白色的粉末加進去,很快就化在其中,根本看不出來,這才是蒙汗藥可以屢屢得手不被發現的原因。

那麼這些蒙汗藥到底是怎麼做的?為何隨處可見?這還得追尋到三國時期。三國時有個叫做華佗的名醫,他非常擅長做外科手術。但是外科手術,要動刀子,多疼啊,有些人一疼起來就容易亂動,影響醫者治病,囙此華佗發明了用以麻醉的“麻沸散”。

後來名醫李時珍改進了華佗的“麻沸散”,將主資料換成了曼陀羅花,使得療效更好,他寫的巨作《本草綱目》,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本收錄曼陀羅的醫書。我們現在常說的蒙汗藥的資料,正是這曼陀羅花,麻痹、昏迷人的本事一流。

宋代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載:“五溪蠻漢,杜杞誘出之,飲以曼陀羅酒,昏醉,盡殺之。”李時珍之所以想到用曼陀羅花來改進“麻沸散”,估計就是受了蒙汗藥的啟發吧。至於蒙汗藥的解藥,更是隨處可見,你就是甘草。

藥王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過:“甘草解百藥毒。”人程衡在《水滸注略》仲介紹解蒙汗藥的辦法也是“急以濃甘草汁灌下,解之。”原來我們現在經常用來泡水喝的甘草竟然有這麼大的用處,是不是出人意料?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