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能够被稱為“偉大”,其中必然有一種人,他們能够開啟民智,敢於先時代而行,對於孫中山先生來說,他的偉大更在於能够堅持,即便是困頓也能胸懷家國與民族,堅持革命到底,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後,他曾提出將首都放在遠離中原的新疆伊犁,翻遍中國史書,都城的選擇並不僅僅是看個風水那麼簡單,歷代王朝考慮更多的是軍事和經濟,無論是漢民族的王朝,還是少數民族的王朝,要麼定都在魚米之鄉,要麼選擇中原腹地。而孫中山為什麼偏偏要選擇遠在中國邊陲這個籍籍無名的小城呢?而且他還十分確定地認為伊犁成為首都,直接關係到中國能够成為稱雄世界的強國,其中原因,還要細細道來。
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塔樓之將傾
1866年出生的孫中山,也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也曾經留著長辮去上私塾,少年時的他就隨父母在澳門和廣東之間流轉,不安定的生活讓這個少年接觸了很多不同於清王朝的文化,見識不斷增長,十二歲時,檀香山、廣東、香港等地的生活更使得這個少年對西方的文化與思想有了些許的瞭解與思考,懵懂的年紀便看到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思想開放與閉塞的差异。西元1892年,孫中山26歲,此時的中國毫無太平可言,大清國千瘡百孔,內憂外患,孫文此時已經學有所成,安於一隅,在澳門做了一名醫生,生活尚可的他時刻關心政局,早在十幾歲的時候孫文便覺得李鴻章是腦子裏有革新思想的人,後來28歲他在《上李鴻章書》中表達了學習西方治國思想以强盛中國的想法。從這篇文章中,依稀可以看出,孫文已經不是那個希望用醫藥來解救人的青年,他更希望能夠以一己之力醫國之病,二十幾歲的青年,便能有這樣的想法,現在的人看來這是一個是心存高遠之人,而在當時沉屙已久的中國官僚眼中無異於天方夜譚,而對那些思想久已固化的國人來看,更是螳臂擋車,囙此毫無意外,孫文的救國之言石沉大海,並未得到李鴻章的回音,也未得到世人的重視。
看似漫長的煎熬,骨子卻是救國的堅持
要做成一件事,無礙乎堅持二字,堅持自己的信念,堅持自己的想法,無論什麼困難都要堅持做下去,這樣看來堅持二字必定是一種漫長的等待,更是一種漫長的煎熬,1894年,孫文赴檀香山,一群尚梳長辮著長衫的青年集合在一起,立志對抗清廷,在“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塔樓之將傾”的呼喊中,興中會成立,申民志扶國宗,並有意識地開始訓練兵員。有思想有武裝,此時的孫文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徹底弃醫從政,對清政府失去信心的人在他的感染下加入進來,如果從西方政客的角度看,沒錢、沒人、沒靠山,還要在政界立足,這是根本不肯能的事情,但是短短幾年中,興中會卻能够吸引百餘人,可見當時的孫文的思想已經為人們尤其是青年們所認同,在動盪的政局中,這些年輕人已經深刻的懂得以往的上書諫言實際上是對大清國的幻想,他們更明白這樣一根朽木無法讓中國在列强的風浪中重新崛起,做什麼樣的人,應該做怎樣的事,這才是當下青年真正需要思考的大事件。
然而,遺憾的是由於熱情多於理性,百多人的興中會曇花一現,但令人欣喜的是民主共和的思想卻如火種一般留在了人們的心中,在中國近代史中,泱泱大國在列强眼中如一塊肥肉,被列强肆意瓜分,對比之下怯懦的大清國一退再退,國家的苦難讓這些思想的火種更加清醒與明亮:維新變法失敗,義和團失敗,八國聯軍一路橫衝直撞;此時,覺醒國人的小團體振臂向舊世界宣戰:湖南有華興會,江浙有光復會,湖北、四川、安徽、廣東等等均有反抗的聲音。點點星火傳遞一個信念:一定要打破舊世界,但是同一個信念,並不等於有同樣的綱領與行動,正是缺乏統一的思想來指揮行動,這些小團體也盡數湮滅在歷史長河之中。
聚沙成塔,要有骨架要有粘合力。對於革命黨人來說,此時的抗爭需要一個“魂”
1905年,來自十多個省的革命黨聚集於日本,本來是流亡的青年們在這裡進行思想碰撞,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革命政黨由此成立,此時已近不惑之年的孫中山被大家推選為總理,三民主義由此而生,比照西方資產階級政黨而成立的同盟會自此登上歷史舞臺,以往思想參差不齊的小黨派由此在思想上得到了統一,更為喜人的是在隨後的革命實踐中以武力抗擊當局的也成為大家的共識,也許是巧合,此時的孫中山即將邁入不惑之年,如果從興中會算起,他已經堅持“革命”了十一年。
在1911年武昌起義勝利了,當年底十七個已倒向共和的行省中十六省對孫中山當選大總統投贊同票,中華民國次年元旦成立,用西元曆、立憲法、定臨時首都,這些積極的訊號,讓革命者覺得崛起之中華從此刻起邁出了嶄新的一步。但是歷史往往又比戲劇更戲劇,僅僅在位一年,一生漂泊無定的孫中山被迫卸任,仿佛剛剛見到曙光的中華又陷入了新的一輪飄搖之中,北洋時代來臨,中國戰亂頻起,國不在是國,對於老百姓來說,那時的中華是內爭與外奪的修羅場。
擬選擇伊犁,謀大洲之都。
雖然僅僅當了一年的大總統,孫中山仍然對中國有自己的謀篇佈局,在他和章太炎的一次談話中,他曾經表示,只有把首都定在伊犁,才能讓中國制衡亞洲。為什麼孫中山能够固執的認為一個邊陲小城能够擔此重任呢?是深謀遠慮還是,突發奇想呢?
首先是軍事原因,當時的中國軍隊陸軍弱,海軍更弱,如果要抵禦外侮,必須要選擇一個有利的地點,伊犁的優勢就體現出來:如果西方列强想進入中國,要麼從西上岸,一路征戰方可到達伊犁,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地域的優勢將戰線拉長,同時中國的地形從東到西有許多的天然屏障,這些都有利於蓄積兵力,而且,伊犁為群山環抱更加有利於“元神”不散,而以此為原點,恢復中國“元氣”,向東推廣也頗為有利。
其次是地緣優勢,如果想要中國在世界立足,必然要選擇一個地方能收能放,伊犁在中國古代是絲綢之路的重鎮,所謂“放”也正是伊犁能够讓未來的中華民國以此為基點向西亞發展,進而進入歐洲,由近及遠,能够步步為營,這也是伊犁進入孫中山視野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此看來,表面溫和文弱的孫中山,在對中華民國的未來規劃上,也是抱有野心,加上清政府的多年經營,伊犁的屯墾、駐軍以及當地豐富的物產,更能讓中華民國的首都有立足之本。
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優勢與劣勢,伊犁的缺點更是顯而易見
第一就是遷都的成本太過高昂,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前,遷都歷來都是勞民傷財之事,更不要說從版圖的最東將已經形成的經濟、工業、農業中心遷到版圖的最西,相比成熟的都市,伊犁顯得尤為青澀,加上人們心中對中國歷史上繁華的都城的認識,孫中山眼中伊犁的優勢更是無法與西安、北京、南京相提並論。
第二是建設成本高昂,如果真的把首都定在了伊犁,那麼需要興建大量的城市建設:道路、都市中心、街鎮等等,那麼錢從哪裡來?孫中山在革命時尚如老僧化緣般四處籌錢,中華民國成立之時,國庫更是空虛,更不要說興建一個新的都城。
此外,不願離開中原富足的生活,對遠在西北城市生活的種種不便,促使久居中原的人們拒絕伊犁作為首都。再者,孫中山在位僅僅一年,其實在這前後雖然為人們所仰慕,但是受多方擠壓更是事實,孫中山希望中華民國是一個嶄新的時代,但是袁世凱等人心裡仍然揣著當“土皇帝”的夢想,這也代表了當時相當一部分人的想法,囙此定都伊犁這件事和在北京當皇帝簡直不可同日而語,說白了,孫中山這個時候“說話不好使”。
定都伊犁,是中華民國成立稍顯底氣不足的表現,也更是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謀遠之舉,一生都在不安定中度過的孫中山,太需要穩定了,他希望戰亂的中國能够在伊犁重啓一個强盛的時代,寓人與時代,寓事與時代,即便定都伊犁未能成形,卻顯示出了一生都致力於革命的孫中山心存的夢想與野心。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