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期興起的陝西刀客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

陕西 75℃ 0
摘要:那時候淩瀟肅和姚晨還沒有搞對象,《關中匪事》大火,這些年過去了,人家都離婚了,但是淩瀟肅所塑造的“墩子”形象一直記在我的腦海裏。《關中匪事》講述的是民國初年,八百里秦川遭遇大旱,官府腐敗,土匪橫行,墩子的父親因為和土匪扯上關係而被警衛隊長羅玉璋殺害,此後墩子想要報復羅玉璋,給羅玉璋嚇的頭髮都掉了。實際上這部電視劇中很多文化元素都有陝西刀客的影子。

那時候淩瀟肅和姚晨還沒有搞對象,《關中匪事》大火,這些年過去了,人家都離婚了,但是淩瀟肅所塑造的“墩子”形象一直記在我的腦海裏。

《關中匪事》講述的是民國初年,八百里秦川遭遇大旱,官府腐敗,土匪橫行,墩子的父親因為和土匪扯上關係而被警衛隊長羅玉璋殺害,此後墩子想要報復羅玉璋,給羅玉璋嚇的頭髮都掉了。

實際上這部電視劇中很多文化元素都有陝西刀客的影子。

刀客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在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朝對地方的統治力下降,社會秩序遭到踐踏,帶有綠林性質的各種組織在全國各地風起雲湧,其中關中與豫西一帶就以刀客而聞名,在以前的文章中,縱橫講河南“鎮嵩軍”的時候就已經講過豫西刀客,本文主要講講關中地區的刀客。

刀客必然是拿刀的,當時關中地區的綠林人士普遍拿臨潼關山鎮造的關山刀,此刀長約3尺,寬不到2寸,因為刀的形制特別,而大部分持這種刀的綠林人士也多活躍於關中地區,囙此被稱為“關中刀客”。

刀客群體的形成,是一種文化上的概念,並不同於以往傳統的土匪,占山為王,公開反對政府,他們更多的是與老百姓在一起,有的刀客既是綠林也是老百姓,官府想要剿滅,馬上就成了老百姓,導致官府也束手無策。

林則徐巡陝之時便說:“陝省刀匪最為間閻之害。”也就是說,刀客們白天是老百姓,晚上的時候出來搶劫,對關中地區的治安帶來極大的破壞。

隨著刀客的不斷發展,刀客逐漸演變成有組織的秘密社團群體,跟四川袍哥的組織形式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還有一種說法是關中刀客的形成本身就跟四川地區的哥老會、紅槍會有一定的關聯,結合關中地區的風俗最終形成刀客會。

刀客會的成員也依靠於傳統的血緣、地緣關係,形成團體幫派意識,在此基礎上不斷吸收成分複雜的社會閒散人員,形成自己的組織形式。

刀客會裡面有一個首領,一般稱為“某某哥”,而首領之下都是兄弟,不在細分等級,在信仰上多尊崇俠義之道,很多刀客在行走江湖的時候,往往路見不平,便拔刀相助,一旦有仇,必然報仇雪恨。

《關中匪事》中的“墩子”就是這樣的形象,因為羅玉璋的殺了他的父親,所以他的人生只有復仇,只有殺死羅玉璋。

另外,反清應該是刀客會重要的宗旨,在辛亥革命爆發後,很多刀客會隨即加入其中,陝西是第一個響應武昌起義的省份,其中刀客會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但是關中刀客並沒有形成嚴格固定的組織,也沒有形成更深一層的革命願景,各個刀客會之間沒有協調統一的行動方案,往往各自為政,這一點與豫西刀客形成的鎮嵩軍則截然不同。

關中與豫西本來就相連,文化上應該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豫西刀客在辛亥革命後轉變為鎮嵩軍,一度從河南進入陝西,主政陝西很多年,雖然後來被馮玉祥收編,但是也更進一步由地方軍隊轉變為職業軍隊。

相比之下,刀哥會大多各自為政,佔據一方,沒有地域上的歸屬性,最終形成陝西境內大大小小幾十股的土匪,最終形成了民國時期陝西匪患,直到馮玉祥主政陝西後,1928年任命宋哲元為陝西省主席,負責對陝西境內土匪的肅清,宋哲元在陝西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剿匪行動,大大小小的仗打了20多場,其中以攻打鳳翔時的黨玉琨最為艱難,宋哲元最終調集三萬多人圍攻半年才打下來,傳言宋哲元將黨玉琨部的五千土匪全部斬首,使得陝西境內的其他幾路土匪望風而降。

陝西籍著名將領楊虎城也跟陝西刀客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

而脫胎於西北軍的二十九軍大刀隊所用的大刀,就有關中刀客的因素,大刀隊實際上並不是指拿著大刀的隊伍,而是手槍隊,但是手槍比較昂貴,在真正實在當中,西北軍根據西北地方群眾喜歡用大刀的傳統,為阿兵哥配備了大刀片,囙此被稱為大刀隊,由此可見,刀客對於二十九軍大刀隊還有一定的影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