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馬上攻下北京時,為何向崇禎提出“西北稱王”的要求?

北京 68℃ 0
摘要:在李自成農民軍迫近北京,大明王朝崩潰在即的歷史關頭,“李自成求招安”這事,是個叫好些後人連呼“難理解”的事兒。這就好比,李自成的大刀片子已經架在崇禎脖子上了,卻見這位“闖王”突然屈膝一跪,抱著刀沖著崇禎大呼:“只要皇上您封俺為王給俺倆錢,俺馬上就不打了”。同樣叫李自成發虛的,更有這支“大順軍隊”的內部結構。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在李自成農民軍迫近北京,大明王朝崩潰在即的歷史關頭,“李自成求招安”這事,是個叫好些後人連呼“難理解”的事兒。

以《甲申傳信錄》等史料記載,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已經兵臨北京城的“大順皇帝”李自成,派太監杜勳(原崇禎的心腹太監)來找崇禎帝“議和”,帶來了叫崇禎君臣都不敢信的條件——“議割西北一帶,分國而亡,並犒賞金銀百萬,退守河南。”攻破北京在即,“大順皇帝”李自成竟然在“求招安”?

這就好比,李自成的大刀片子已經架在崇禎脖子上了,卻見這位“闖王”突然屈膝一跪,抱著刀沖著崇禎大呼:“只要皇上您封俺為王給俺倆錢,俺馬上就不打了”。如此操作,乍一看去像腦子短路,但放李自成身上,他確實是真心地。

因為“大順皇帝”李自成很明白:麾下這支數十萬規模的農民軍,到底是什麼斤兩。

比起劉邦、竇建德甚至朱元璋等“農民起義前輩”來,李自成一個很重要的差距,就是沒有實現農民軍戰鬥力的“陞級”。雖然“東征”北京的農民軍,也配備了大量的戰馬與火器,其“老營”的戰鬥力也十分兇悍。但跟真正的强手比起來,那就現了形:攻打代州時,李自成遭到了明軍名將周遇吉的浴血抵抗,在兵力比周遇吉多是多倍的優勢下,雙方死磕十多天,惡戰從代州打到甯武關,李自成雖然艱難拿下甯武關,傷亡卻也十分慘重。

如此惡戰,也讓當時的李自成心驚,連呼“甯武雖破,受創已深”。想想甯武關前面,還有宣府大同等堅城,外加數十萬明軍,倘若都像周遇吉這樣狠打,自己哪有半點勝算?“不如還請休息,圖後舉”。可就在李自成想跑回陝西老家時,大同總兵薑鑲等人卻跑來送大禮了。這些大明的“忠臣良將”們一炮沒打,就把宣府大同等重鎮“白送”給了李自成,這才叫李自成壯起膽子,繼續朝著北京進發。

一個周遇吉,就差點叫李自成半路放弃,更何况殺到北京城下,面對一座已經276年沒人攻破的“超級城市”北京。這位“大順皇帝”,怎能不心裡發虛?

同樣叫李自成發虛的,更有這支“大順軍隊”的內部結構。別看已經開基建國,可和當年的“漢軍”“明軍”等勁旅不同。李自成的“大順軍”,基本都是各路農民軍隊伍拼凑起來的。好些隊伍基本都是獨立的,他這個“大順皇帝”只是個名義上的頭。這樣的隊伍,順利的時候滾雪球般壯大,但一旦受挫,“散”起來也是稀裡嘩啦。

比如就在李自成“建國”前的郟縣大戰裏,面對明末戰將孫傳庭,兵力絕對優勢的李自成再次慘敗,還差點被孫傳庭抓了俘虜。好不容易撤回大本營襄城,李自成麾下的幾比特“好弟兄”卻是動了小心思,竟盤算著綁了李自成找孫傳庭投降,幸虧李自成反應迅速,給幾比特“好弟兄”拍胸脯保證“如果不勝,你們再縛我出將不晚”,這才把隊伍穩定下來。如果不是崇禎帝在後面瞎指揮,打亂孫傳庭全盤部署,這場大戰的走向,真心難說。

而待到後來李自成拿下北京後,他的各位“老兄弟”劉宗敏等人也是進了北京就放飛,到處連打帶搶。如此活劇,作為“大順皇帝”的李自成也看不下去,可他也只能好聲好氣求劉宗敏收斂一點,卻被劉宗敏一聲回懟“皇帝之威歸汝,拷掠之威歸我”——你當你的皇帝我搶我的錢,咱誰都別給誰找不痛快!

如此“沒話語權”的“皇帝”,也恰恰印證了“李自成團隊”的本質:哪怕“巔峰時代”,也只是個凝聚力有限的“草台班子”。

這樣的“草台班子”,一旦攻擊北京受挫,那肯定是說垮就垮,先前拿到的一切,分分鐘就要輸精光。正是如此現實,才叫李自成做出選擇:不如先談一談,如果能“封王”,那“不打”也是賺大了,倘若崇禎死硬到底?那再打也不遲!“求招安”這事兒看似魔幻,仔細一看確實很合理。

但當時的李自成並不知道,雖然他自己是個草台班子,但北京城裡的崇禎帝,已經成了空架子。

經過多年如一日的“兩線作戰”,外加崇禎帝始終沒進步地瞎折騰。李自成兵臨北京時,明王朝早已離心離德。能指望上的名將,比如盧象昇孫傳庭等“苦手”,基本是前後腳被崇禎帝坑死。至於滿朝的文武?也都是各有各的算盤:李自成迫近北京前,各位官員就忙著向南方轉移財產家屬,“大小車輛絡繹而出國門”。留守的大臣們,也是“士大夫相見,唯唯否否”,都是混一天是一天。

特別值得一說的,就是崇禎帝身邊的太監們。崇禎在位十七年,“擴招”最多的就是太監,前後增招了一萬多人,滿以為可以讓這些奴才“保衛江山社稷”。可大難臨頭時,最先尿褲子的也是這群太監。比如被李自成派來“議和”的杜勳,就曾是崇禎非常信用的太監,卻是說賣就賣。北京城裡的太監,也是一個個撒潑打滾。甚至守衛北京時,士兵們餓著肚子守城,太監們卻一個個在城頭擺宴席喝酒——亡國在即,卻還在抖威風。

身邊都是這麼一幫人,當時的崇禎,也真是虛到家了。

那既然“虛”成這樣,李自成的“求招安”,不也恰是崇禎最需要的?倘若崇禎能答應,大明朝能活多久難說,但起碼眼前還是能續命,卻為何又被崇禎拒絕呢?首先,死到臨頭的崇禎還是老樣子,凡事不肯擔責,一定要大臣們來擔責。“議和”這麼大的事兒,他也必須要讓大臣們先開頭同意。可留守在他身邊的魏藻德等閣臣,也都是些偷奸耍滑之徒,只會“默然不答”。他“默然”,崇禎也不肯擔,這事兒就只能“默然”了。

而且崇禎帝還有一個苦衷,讓自己答應議和容易,給李自成“封個王”也沒啥,可他要的一百萬兩白銀從哪摸呢?北京城破前,崇禎腰包裏就剩了二十多萬兩白銀,還被太監們給分光了。大臣們呢?都還惦記著崇禎那傳說中很豐厚的“內帑”(皇帝的私人財產),北京城破前,大臣黃國琦還疾呼崇禎“搜刮內帑,以供外用”。在他們看來,反正崇禎有錢,“安撫”李自成的錢,當然該崇禎出。

以《崇禎遺錄》的形容,其實崇禎登基後,明朝內外戰事不斷,很多都是“內帑”買單。豐厚的“內帑”早就用光了,以至於崇禎不得不把皇宮裏的銀器都拿出去鑄錢,到了北京城破前,皇宮裏真是沒幾個錢。以這個意義說,崇禎“瞎指揮”“不負責任”不假,但以“花錢”來說,他比好些“名臣名將”,都是負責的多。

所以說,自己既不肯擔責,又攤上一群不肯擔責的大臣,外加“擔責”了也做不到。李自成的“求招安”,對於崇禎帝來說,就是一場空歡喜。無論重來多少遍,他都是這樣的抉擇。所謂崇禎與李自成的對決,其實就是“空架子”對“草台班子”,大明的命運,乃至接下來中國歷史的命運,其實都沒了懸念。

拋開這期間的,王朝更迭的恩恩怨怨,內裡的這些細節,卻也有著多少超越歷史的回味,值得深深思考。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