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副院長走了,最後一條朋友圈淚目

養生健康 66℃ 0
摘要:距離2022年還有35天時,47歲的他走了,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凱旋」。連續14天抗疫後,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沙琳在私家車的車座上睡了一覺後,再也沒醒來。興許他是太累了。2019年12月1日至今,2年零6天。據沙琳妻子回憶,11月25日,是沙琳近20天回家最早的一次。11月3日,大連發生疫情。

距離2022年還有35天時,47歲的他走了,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凱旋」。

連續14天抗疫後,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沙琳在私家車的車座上睡了一覺後,再也沒醒來。

興許他是太累了。

2019年12月1日至今,2年零6天。

疫情改變了我們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也在試圖給我們留下點兒什麼:對倒在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思念;對生命的重新探索;對醫護關係的重新定義;抑或是給世界留下中國的抗疫經驗:「china’sresponse to covid-19」。

「不能睡,還有事兒沒處理完」

11月26日7時,沙琳走出家門,誰承想,再也沒回來……

據沙琳妻子回憶,11月25日,是沙琳近20天回家最早的一次。

25日晚上7點多到家的沙琳,剛進門電話就響了,鞋都沒來得及換,站在家門口的地墊上講了一個多小時電話,隨後坐在沙發上閉著眼說:「我太累了」。

妻子讓他早點睡,沙發上眯了會兒的沙琳起身說:「不能睡,還有事兒沒處理完,明早還要開緊急會議。」

工作到晚上10點多,沙琳說實在堅持不住了。

當時女兒學習完到客廳,他摸著女兒的手說,「爸爸這陣子實在太忙了,有日子沒和你好好說話了。」

兩人擠在沙發上,說了一會兒悄悄話。

最後也沒洗漱,倒在床上就睡了。

這是沙琳這些天來,唯一一次與家人好好說了幾句話。

時間倒回到20天前。

11月3日,大連發生疫情。

11月15日,經國家衛健委專家組論證,大連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總指揮部决定徵用籌建中的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作為「大連康復中心」,承擔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隔離醫學觀察和康復治療的重要任務。

11月18日,「大連康復中心」正式啟用。

雖然病房達到入住條件,但相關的醫療救治設備、防疫物資及醫用耗材等,都需要從零開始準備。

沙琳作為大連康復中心醫療保障組副組長,帶人3天內緊急籌集醫療設備及防疫物資200餘種,迅速建立起物資管理流程、制度。

妻子回憶說,每天沙琳早晨天濛濛亮就出發,晚上都不知道幾點回來的,這種狀態,妻子曾不解問他:「這是要累壞的節奏啊?」。

沙琳回復說:「我是普蘭店人,我想為家鄉多做點有意義的工作。」

11月17日,沙琳依舊回來很晚,但明顯很興奮:「今天終於配齊一個病區的醫療物資,可以收患者啦」

那天,沙琳的微信步數顯示:21000步。

同樣是一個接一個的電話響起,但在11月26日,沒有人打通沙琳的電話。

醫院司機許興隆在停車場沙琳的車裏找到他,呼叫沒人反應,側躺在駕駛座上,手機掉落一旁。

10個多小時的搶救,也許本想在車裏稍微休息一下的沙琳,再也沒有醒來。

從殯儀館回來,女兒給沙琳發短信:「爸爸,我和媽媽到家了,你放心吧,我會盡我所能照顧好媽媽」、「我永遠愛你,你永遠是我的驕傲。」

可沙琳再也看不到了。

假如天堂有醫護

如果天堂有醫護,他們又會以怎樣的管道出場,又以怎樣的管道被銘記,也許他們更願意默默無聞地工作,治病,不願被打擾,不願被銘記。

2020年4月4日,上午10時,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離不開中國醫務人員,其中一部分離開了我們。

TA們身處不同崗位,有的因身處一線,感染新冠肺炎殉職;有的因連日工作,抗疫過勞殉職;有的因抗疫期間意外殉職……

唐凡,福建泉州萬祥醫院醫學影像科醫生,21歲,入職不到一年,因羡慕能在防疫一線工作的發小,自己在作為醫學觀察點的泉州欣佳飯店值班,不幸飯店坍塌,離開了我們。

他可能是殉職醫務人員中最年輕的一比特。

還有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醫生彭銀華,本打算正月初八舉辦婚禮,婚禮請柬已經放到了辦公室抽屜裏還沒來得及發出去。

疫情來襲後,他和妻子達成共識,延后了婚禮。但2月20日,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彭醫生因病情惡化而離世。婚禮永遠的延后了。

就在前段時間,年僅30歲的延邊大學附屬醫院李鴻雁醫生,倒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線,不幸因公殉職。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不只發生在醫務人員身上,還有很多的普通人……

截至2021年,12月6日20:39分,國內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人數:5697人。

相信,這些離開我們的眼科、醫學影像科、麻醉科、急救中心等科室的醫護人員,在天堂依舊會拼盡全力把他們治好,趕走病魔。

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策略與經驗

正是像他們一樣,中國有千千萬萬勇敢奮鬥在抗疫一線的中國醫務工作者、科研工作者、疾控人員,每一位「不給國家添亂」的中國公民,讓中國為世界留下抗疫寶貴經驗。

2021年12月2日,世界頂級綜合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志》(The BMJ)悄然上線一份給全球抗疫工作者的「禮物」——由中外公共衛生領域專家以10篇分析性文章加1篇編輯評論的形式聯合發佈,最終命名為《China’s response to covid-19》(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策略與經驗)特刊。

據悉,這是新冠病毒疫情暴發以來,全世界頂尖期刊首次以「特刊」的形式,集結中外學者,科學、系統、全面地介紹中國抗疫的成功經驗。

《英國醫學雜志》(The BMJ)表示,「儘管中國的人口占全世界的19%,但是截至目前,中國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僅占全球的0.05%。」

The BMJ執行主編Kamran Abbasi博士說道。「我們希望,這次的特刊能够反映中國抗疫的『一手』經驗,能够給其他國家提供了重要指引。」

世界可以從中國對covid-19的反應中學到什麼?

北京大學公眾健康與重大疫情防控戰畧研究中心主任李立明教授、The BMJ高級臨床研究編輯兼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流行病學講席教授唐金陵作為「特刊」的牽頭專家,從多個議題中,討論篩選出11個較成熟、有一定證據支持的議題,並針對這11個議題邀請了相應專家執筆撰寫報告。

最終經過嚴格的雜誌評審,選取了10篇文章進入此次的特刊。

議題中包括,比如在論述「公共衛生工具在新興傳染病中的重要性」時,唐金陵教授和李立明教授認為,「儘管有疫苗和新藥的誘惑,但既定的公共衛生措施仍將是我們控制covid-19和未來流行病的最佳工具。」

就中國防控經驗中,14天隔離策略的有效性等措施進行論證。

正是每位中國人的共同努力,在面對變異的新冠病毒,我們才可以更從容。

我們的底氣,是千萬醫療工作者勇氣的積澱,正如沙琳的最後一條朋友圈配文:「聞道凱旋乘騎入,看君走馬見芳菲。」

「凱旋」,戰勝病毒,離不開他們,更離不開所有人。

來源|健康界

撰文|四喜

參考資料:

[1]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47歲,他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凱旋」大連發佈微信公眾號

[2]請記住這61比特殉職的醫務人員丁香醫生

[3]《China’s response to covid-19》The BMJ

[4] The BMJ出中國特刊,和全球分享抗疫經驗醫學界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