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連續建立了三個朝代的沙陀人為何存在感這麼低?

新疆 58℃ 0
摘要:喜歡歷史、談論歷史和研究歷史的人也都知道李克用父子、石敬塘父子、劉知遠父子是沙陀人。但大家為什麼都是輕描淡寫,沒有特別強調呢?李克用在中原建國,是打著恢復大唐的旂號和屠唐篡位的惡魔朱溫幹仗,屬於匡扶正義,在亂世中重構有序社會,中間絲毫沒有民族壓迫,則又有多少人介意他們是沙陀人?

喜歡歷史、談論歷史和研究歷史的人也都知道李克用父子、石敬塘父子、劉知遠父子是沙陀人。但大家為什麼都是輕描淡寫,沒有特別強調呢?

原因很簡單。

這些人建國,基本上是一脈相承。

原先,沙陀是一個並不引人注目的部族,其是中國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原名處月,西突厥別部,主要分佈在金娑山(今新疆柏格多山,一說為尼赤金山)以南,蒲類海(今新疆東北部巴里坤湖)以東,活動於一個名為“沙陀”的大沙漠一帶,囙此號稱沙陀突厥,簡稱沙陀,亦作“沙陁”。但在唐末迅速崛起於代北,成為叱吒風雲的角色,在五代建立了封建王朝,囙此眾多史書大書特書,甚至於追根溯源,探幽發微。

還有,中國古代歷史上,讓人印象深刻的、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除了蒙元和滿清之外,還有五胡十六國的漢趙(後稱前趙)、後趙、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等等。

這些政權之所以讓人印象深刻,主要是它們在建國過程中實施了嚴酷的民族迫害,對本民族之外的人民大肆殺戮,以至於血流成渠、白骨成山,罪行累累,孽業深重,讓後人心有餘悸。

相較而言,同樣處於五胡十六國當中的成漢、前後南北凉、前後秦,以及後來的北魏、東魏、西魏,北周、北齊,雖然統治者也是少數民族,但民族之間的迫害少,從而他們的少數民族身份就容易被人們淡化。

華夏民族本身是一個開放的民族,並不排外,對內外之分也不拘束於血緣、種族,而是以文明禮義作為標準——即合於華夏禮俗文明者為華夏,不合者為蠻夷。

楚國曾以蠻夷自稱,但其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不復以蠻夷視之;鄭國本為諸夏,因行為不合義禮,被目為夷狄。

唐朝是中國古代最為豪邁和開放的朝代,其名臣名將如哥舒翰、白孝德、高仙芝、李光弼、李思義、僕固懷恩、渾瑊、李光顏、王庭凑、張孝忠、李寶臣、李唯嶽、史憲臣、孫萬榮、孫孝哲、李楷洛、王思禮、李思道、金人問、李元佑、康待寶、康日知、李國臣、駱光先、何稠、何潘仁、瞿曇謙等等,全屬少數民族,但如果不特別說明,又有多少人會在意他們的少數民族身份?

李克用在中原建國,是打著恢復大唐的旂號和屠唐篡位的惡魔朱溫幹仗,屬於匡扶正義,在亂世中重構有序社會,中間絲毫沒有民族壓迫,則又有多少人介意他們是沙陀人?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