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佩奇美編:田青校對:紫藤
——1——
2021即將過去
到2021年末開始回顧全年,大量的鄭州“有房戶”都在抱怨一個問題:鄭州房價為何4年都不漲?除掉利息和持有成本,甚至不少都是淨虧的。
2020年,上海、深圳都出現了階段性的漲幅,不少鄭州人誤以為這樣的行情會複製2015-2016席捲鄭州,帶來一波行情。
沒曾想,行情還沒起勢,就草草收場。
其實,鄭州並不是全線啞火,而是很小的局部在漲,大部分的基本面在橫盤,大多數人只要看了基本面,而沒有注意到那些穩中微張的局部空間。
別人的房子漲,你的房子不漲,通脹和通脹預期又這麼嚴重,無形中就是在稀釋你的財富。
其實,在2017年之後,我就沒有再買過房子,更多是在賣掉手中的房子,綜合資源。
說幾套有特點的:西郊地鐵口老破大、老東區通泰路上聚源路小學的學區房、兩套安置房。
在未來,我會買的只有兩種極端房子:極大價差的潜力新區商品房、主城區成熟地段的優質改善房。
除此之外,90%以上的房子就單純是個房子,是個窩,僅此而已。
——2——
普通人的首套房,重中之重便宜的東西,除了買的那一刻是幸福的,往後使用過程中,每時每刻都是痛苦的;貴的東西,買的那一刻是痛苦的,往後使用或者轉手的時候,卻是相當幸福的。
我一度認為這是商家的行銷話術,是心靈砒霜。
現在,這就是鄭州買房的金科玉律。
東哥探盤後臺粉絲當中,不少都是來自河南各個地市的年輕人,他們可能出身在縣城、或者不少都出身於農村。
憑藉自己寒窗苦讀12年考入鄭州的學校,或者通過各種機緣巧合到鄭州工作,開始為這個城市貢獻青春和汗水。
在需要結婚成家或者孩子上學的時候,在鄭州買房就成為了剛性需求,不得不買。
但是,因為資金有限,他們大多數人只能去看看低總價、小面積的公寓產品。
一旦陷入其中,用三四十萬的資金買入了公寓,你的資產昇階之路就算是畫上了句號。
公寓的便宜和低總價是因為本身這類產品就值這麼多錢,並不是因為所謂“實惠”。
等到孩子需要上學落戶的時候,等到有急事需要賣房變現的時候,等到月月交水費、電費的時候,你每次都會戴上痛苦面具。
對於年輕人而言,如果沒錢,或者只有買個小公寓的錢,應該怎麼辦?是不買,是等!或者錢放在餘額寶或者銀行買個年化3-4%左右的理財。
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賺錢能力,等有小戶型住宅或者剛需住宅的機會後,再考慮買入。
對於年輕人而言,分為兩種,一種是有點錢的年輕人,另外一種是沒什麼錢的年輕人。
前者容錯率比較高,買錯就買錯了,不行租出去,或者幾年後賠個利息脫手就算了,一套房子不會傷筋動骨。
後者容錯率就比較低,買錯房子10年都可能無法翻身。
電影《匆匆那年》中,趙又廷飾演窮孩子出身的陳孝正有句話說的是:我的人生是一棟只能建造一次的樓房。
對於家庭可以支持的年輕人而言,買錯房子就當是人生路上的歷練,但對於沒什麼錢和支持的年輕人,人生就和陳孝正大概率差不多。
現在這個社會,但凡是能有點成績的,大多數都是有點小背景的,哪有什麼那麼多沒有資源和背景卻又能飛黃騰達的案例。
對於普通人而言,10分的努力可能才可以勉强過的上7分的生活。
說以上那麼多是為啥?
普通購房者就那幾十萬,買錯一次房子,滿盤皆輸,不僅首付可能沒有了,簽訂合同之後就是30年的房貸,而這兩者會僅僅綁定在你身上,可能直到你退休為止。
普通人買房,就是要買確定性!別再為那虛無縹緲的預期浪費大好人生。
學校已經簽約了、捷運已經開建了、距離工作的地方通勤最好40分以內可以解决,這樣就夠了。
這樣的房子,不指望能特別強勢,起碼安心,起碼穩健。
對於普通購房者,安全性和可靠性,比可能性和預期性重要10倍。
——3——
幾個案例
上面一段可能有點心靈雞湯的味道,下麵講一些真實的個人案例。
從2017年到2021年之間,我賣掉了4套房子:一套西郊地鐵口老破大、一套聚源路小學學區房、兩套安置房。
第一套是西郊地鐵口,總高7層的組織家屬院,我的房子在4樓。
在沒有現在高層林立的15年前,多層房源當中3-5樓是最吃香的,樓層適中,採光合適。
約150㎡的建築面積,只有不到幾個平米樓梯間的公攤,但是這些過去的優勢,現在看來已經不復存在。
有幾點劣勢已經形成不可逆的變化:
鄰近高架產生譟音;約150㎡只做三房,利用率低;停車難,早晚挪車和玩華容道一樣;物業和綠化分別是以為操著豫南方言的60歲大叔和大叔種的無公害蔬菜。
這類房子,市場普漲的時候默默無聞;市場跌價的時候最先掉價。
這個時候,賣多少錢對我而言已經不重要的,能出手是我最大的福報。
第二套是東區聚源路小學學區房。
同樣是多層社區,因為是5樓的原因,仲介給出的成交價比四樓少了10萬,而且越高越便宜,還是因為多層沒有電梯的原因。
下麵是交易截圖。
至於地段,已經完成成熟,沒有什麼想像空間;多層無電梯,未來會越來越難賣;物業同樣也是隨緣物業,地庫和地面都是停車位,社區衛生經常無人打掃;
至於最重要的所謂學區價值,第一不是聚源路放東區還行,放全市並不是特別突出;第二我也沒有需求。
第三是兩套安置房,這點應該沒有什麼爭論的必要吧?重視質量,放弃數量,一直是佩奇的原則。
交房前半年,我就開始在周圍仲介找買家,但由於不是商品房,買家的信任度都比較低。
最後,在交房後,通過熟人介紹找到了兩個買家,其中一套臨高架的我為了快速出手,鎖定買家,比市場價便宜了300-500元/㎡。
交易流程很簡單,網簽直接簽對方的名字,買家給全款。
至此,我基本上算是清空了手裡暫時可以賣掉的房子。
——4——
一些總結
整個文章寫下來,有雞湯、也有實操,也算是複盤一下過去幾年的一些經歷,對於在看文章的各位,姑且總結一些可能有用的方法吧。
1、對待房子,一定要及時斷舍離。
房子本質上就是個商品,對待商品就要足够理智、冷靜和清楚,不能夾雜任何個人感情因素在當中。
你以為能賣掉的價格,必須是真實能拿到的錢,那才叫價值,否則都只是一個標價而已。
2、房子是用來換的,其次是用來住的。
房子儘管綁定了很多學區、捷運價值,但是一旦房子開始破敗、物業開始不作為、綠化開始無人管理,房子的價值馬上開始斷崖式下滑。
一般情况下,新房交付後6-8年是巔峰期,超過10年後就開始走下坡路,加上房子的產品、戶型、設計在不斷反覆運算,需要適應當代年輕人的住房需求。
這就像蘋果手機一樣,如果用了2-3年之後,手機還是相對比較保值和之前的,換一臺新機器,也許加2000-3000元就夠了;但是如果一臺蘋果手機你直接用到報廢為止,這臺手機就沒有絲毫的剩餘價值,再換新的機器,就要掏出來一大筆錢。
3、我未來的買房策略:極大價差的潜力新區商品房、主城區成熟地段的優質改善房。
既然說了不少賣房的事,肯定也要說一些關於買房的事,上面兩條原則,就是我未來的買房原則。
第一首先是潜力新區。
比如白沙、比如常西湖、比如楊金、比如濱河,我們都可以泛稱為“新區”,與主城成熟區無縫連接的這種,任何與主城有明顯斷裂帶的區域或組團我通通不考慮。
其次是價差極大的商品房,比如某某組織團購房,價格是市場價的6折;比如某某斷供的法拍房,急用錢,房東願意賠錢低價折給我的。
這種漏,或者是筍盤,如果說過去8折我就願意入手,但在新區,跌價各種不確定性的前提下,而且還有各政策落地的延遲性,必須6-7折,必須足够便宜,才能抵禦種種風險和可能性。
第二是成熟地段的優質改善房。
這點就比較好理解了,就是都市覈心區的核心資產。
北龍湖、高鐵站、龍子湖附近、金水CBD附近的新房、次新房。特別是二手次新房,一定要比區域均價貴超過20%以上。
二手房經過市場檢驗,是買出來的價格,水分很幹;而且我不怕貴,我最怕的是站在好地段卻賣著白菜價的次新房,事出反常必有妖。
覈心地段的優質改善房,住起來舒服,增值也一定是超過同時期市場的平均漲幅。
以上,簡要說一下2017-2021年四年期間,我的買房實操。
至於具體買房選籌,以後有機會再聊。
本文完。
▼往期文章
備註:本文部分圖片和資訊來源於網絡。文中觀點只是作者看法,不構成操作建議。
【注:本文作者原創,未經本平臺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跡!】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