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當正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的杜聿明、廖耀湘看到,這位新進來的犯人時,驚訝道:你不是起義了嗎?怎麼也成戰犯了。
這個人就是何文鼎,陝西西安人。
在抗戰時期,何文鼎曾跟日軍打過不少惡戰,1938年,日軍出動大軍進攻山西永濟,妄圖渡過黃河,進入陝西。
何文鼎組建了一支陝西義勇軍,奔赴山西抵抗日軍,由於敵我力量差距懸殊,義勇軍損失慘重,有人建議何文鼎不如先撤退,何文鼎聽後怒道:陝西冷娃沒有孬種!大不了死在山西。
何文鼎一聲令下,所有戰士都光膀子上陣,囙此也被稱為“光膀兵”。
在何文鼎的率領下,陝西義勇軍前仆後繼,用血肉之軀擋住了日軍的進攻,因而潼關才始終未被日軍拿下。
但到了解放戰爭時期,何文鼎卻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並且他在延安所做的一件事,成了他後半生的“污點”。
1947年3月,胡宗南奉命率大軍進攻延安,何文鼎的整編第十七師就是主力部隊之一,之後何文鼎還出任了延安警備司令一職。據說,他在延安還做過許多文宣工作,抹黑八路軍的功勞,據說這也就是後來,他雖率部起義,卻還是被定性為戰犯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國民政府在大陸已無立足之地,國軍高層就將軍隊交給何文鼎指揮,讓他駐守成都,自己則撤退到臺灣。
何文鼎也深知國軍已經回天乏術了,他對部下說:已經給老百姓造成很大的損失了,我們就不要再讓他們陷入戰火了。不久後,何文鼎率部和平起義。
按理說,何文鼎作為起義將領,本應受到優待的,但當時他在延安的行為,使其仍被定性為了戰犯,接受改造10年後,60歲的何文鼎才重獲自由,1968年,因救治無效去世,終年67歲。就在他去世的17年後,最高法院經過調查,認定何文鼎是起義將領,撤銷了其戰犯身份。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