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年4月15日,著名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正式出版,受到了人們的追捧。該小說主要講述了魯濱遜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了風暴,一個人漂流到了無人島,開始了與世隔絕的生活。憑藉頑強的意志力,他自給自足,在荒島上生活了28年2個多月後,回到了故鄉。笛福的小說,給世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不過,魯濱遜漂流記畢竟是小說,不是真實發生的。然而,我國曾有一個年輕小夥和魯濱遜的經歷非常相似,在海上漂流了133天,被稱為“中國的魯濱遜”。他在海上漂了4個多月,靠什麼活下來的呢?
1918年,潘濂出生在海南一個農民家庭。父親是一名武師,每天走街串巷收徒。所以他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武術,強身健體,也是為了在亂世中能保護自己。1936年,父親托人將他帶去香港謀生。潘濂先在“坦達號”輪船上當學徒,3年後同英國一艘名叫“貝洛蒙號”的船隻簽約,在該船上當二等侍應生。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簽約的這艘船會出事。
1942年11月23日下午兩點十分,“貝洛蒙號”正在大西洋執行戰時運輸任務。當它行使到亞馬遜河以東750英里處時,被德軍U-172潜艇發射出的兩枚魚雷擊中,55名船員大都不幸遇難。潘濂在船隻下沉的過程中,立即穿上了的救生衣,在船爆炸前跳海了,撿回了一條命。他在海上漂了兩個小時,終於發現了一艘救生筏,動手改裝了一下救生筏,讓它既能遮風擋雨,又能前進。
更令潘濂驚喜的是,救生筏的金屬箱內,竟然有100多昇淡水、罐頭、信號彈和手電筒、餅乾等。雖然淡水和食物不多,但能撐一段時間了,加上還有信號彈,讓他對獲救充滿了信心。每當下雨的時候,他都會想辦法收集雨水,然後存起來備用。很快,食物和淡水剩的不多了,必須尋找淡水和食物。由於潘濂水性不好,他經常在手腕上系一根繩子,另一端拴在救生筏上,防止自己落水。
手電筒的電量被耗盡了,潘濂取出裡面的彈簧,和其他工具一起做成了釣魚竿,用來釣魚。不過,這個魚竿只能釣那種比較小的魚,不能釣大魚。於是,他在救生筏的板子上弄下來了一顆釘子,把釘子弄彎,專門釣大魚。有了大魚竿,食物基本上得到了保障。生魚肉很腥,難以下咽,還容易變質,潘濂就把它們曬著,做成魚幹,口感更好,也更好保存。海面上的天氣變化無常,一次大風,讓他損失了很多淡水和食物。為了活下去,他抓到了一隻鳥,將其殺了喝鳥血解渴。宰殺魚類的腥氣引來了鯊魚,潘濂沒有逃跑,而是想方設法抓住了一條鯊魚,喝鯊魚血,把它的肉做成魚片。
期間,潘濂曾有兩次機會逃生。一天,他遇到了一艘貨輪。船上的人看到了他,卻因為他是中國人而沒有救他。後來,他遇見了美國海軍的偵察機,向其求救。這次,美軍空投了一個浮標在海面山,但被大風暴卷走了,從而失去了逃生的機會。長時間缺乏食物和水,潘濂的身體變得很差,大腿、手臂等處長出了膿瘡,身體浮腫。他只能通過狠狠掐自己來保持清醒,因為一旦昏睡過去,就會變成鯊魚的食物。在他快要絕望的時候,發現海水的顏色變淡了,這個發現令他看到了希望。
1943年4月6日,潘濂在海上漂泊了100多天后,終於抵達了巴西海岸,被漁民救了。後來在英國領事館的安排下,他返回了英國,國王喬治六世還授予他大英帝國勳章。再後來,他移民美國,在紐約成家立業,於1991年1月初在布魯克林去世。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