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36年前一筆錯匯三十萬的鉅款,改變了瀘州老炮倪五的一生

四川 69℃ 0
摘要:兩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事情要從36年前說起,發生在川南江城瀘州。這次故事的主人公姓倪,家裡排行老五,人稱倪五,本名倪建國。那個年代,匯款可不像今天,各種支付軟件就行了,還用的是電匯,這個老闆把錢給倪五轉過來,倪五就在瀘州發貨。

兩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簡直是天才的總結,兩千多年下來,我們看到無數次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很多人都是福氣來了不懂得珍惜,而禍事來了才悔之晚矣,今天江陽沽酒客就給大家講一段這個故事。

事情要從36年前說起,發生在川南江城瀘州。這座千年古鎮,剛剛成立地級市沒有幾年,改革開放的春風也吹到了這座城市。瀘州以酒聞名,所以又叫酒城。圍繞著酒也發生過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湧現出不少地方市井人物,多年後還被人津津樂道。

這次故事的主人公姓倪,家裡排行老五,人稱倪五,本名倪建國。其實他並不是1949年出生的,他出生在1952年,老家三代都是瀘州人,在南城居住。經歷過特殊的年代,還曾經上山下鄉當過知青。那個年月要好好讀書是不能够的,在衣食住行都被計畫的時代,倪五兄弟姊妹有八人,父親在他十歲的時候就過世了,他媽媽是一個很潑辣的女人,一個人帶八個娃兒,還沒有改嫁,相當了不起。

倪五小時候很調皮,而且脾氣火爆,頗有川南人的袍哥性格,雖然愛打架鬥毆,但是也是替人出頭多,別看文化不高,講義氣和規矩,從來不欺負左鄰右舍,是個熱心腸。就是那個年代一條街的娃兒,青春熱血,又沒有其他消耗青春荷爾蒙,所以也是出了名的街娃,俗稱“跳棒”。

當完知青回城後,被招入某物資組織。後來跟領導不和,打了一架不幹了。其實在七十年代末期,倪五回城前,就一直在做偏門生意,就倒騰玉石古董。那個年代,法制不健全,一些落後的地方缺乏法制意識,農民中一些膽子大的幹起了掘墓的勾當,當然是違法的,今天流行的《盜墓筆記》說是摸金校尉,其實瀘州這邊叫“穿山甲”,意思扣墳包的。

瀘州雖然有很多漢代和宋代的崖墓,但是真正的古墓不多,大多數是清代民國的地主墳,所挖掘出來的玉器雜件多,他們也去周邊甚至三峽等地收。倪五就進入了這個行當,還有一個“泰貨幫”。專門收這些出土的東西倒賣,第一桶金就是這樣來的。

不過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嚴打期間,這類人被作為重點打擊對象,終於瓦解了。倪五早就覺得這撈偏門不是長久之計,於是早早上岸。他看到當時瀘州散酒外銷有道理,於是又慢慢進入了散酒行業。

在一次交易中,卻真的讓他鳥槍換炮。

有一次跟一江蘇商人談好進3萬元的酒,那個年代,萬元戶都了不起,三萬當時也不是小數目,雖然比不起那些大酒老闆。倪五也覺得不錯了。

那個年代,匯款可不像今天,各種支付軟件就行了,還用的是電匯,這個老闆把錢給倪五轉過來,倪五就在瀘州發貨。可是也不知那個老闆粗心還是咋個回收,居然吩咐手下人轉款把3萬錯填寫成30萬。

要知道當年30萬是一筆鉅款啊。那時一萬元相當於現在的30萬元到50萬,而30萬可想而知,很多人見到這樣一筆鉅款都懵逼了,絕對不敢亂動。

但是倪五真是膽大包天,也是有足够的商業頭腦,在那個契约還不太流行,大家口頭承諾的年代,倪五直接把30萬變成價值30萬的散酒,但是各位稍微有經濟常識的人就知道,酒的價值是由人來定的,30萬元實實在在,30萬的酒那就未必了。雖然對方不至於虧損,但是也不需要這麼大規模囤積,那個年代資訊差也特別大。

倪五從中起碼賺了對半,對方說自己轉款錯了,倪五就裝傻充愣,告訴對方,你打30萬的錢,當然以為你要30萬的酒了,他還到處給他張羅收集,現在錢全部花出去了,你要錢沒得,要麼把酒拉走,要麼等我慢慢賣了給你錢。對方無奈只好拉走完事。

這一場下來,倪五手頭可就有了足够的資金了。那個年月,真是亂投都會發的時代,倪五繼續做酒,開餐館,運輸、建築等,九十年代就身價過千萬了。

這個人一發了容易飄,賺錢容易的年代,守財卻不容易。有錢了,他接觸的東西,比同時代大多數普通人要多得多,紙醉金迷也在所難免,當然,倪五遇到更多的誘惑,卻沒有表現出當年那三十萬鉅款的聰明與精明,後來卻沾染上了賭博和吸毒的惡習,最後搞得家敗人亡。曾經的風雲人物,終究在無人問津,偶爾被談起也是讓人唏噓不已。

沽酒客認為:財富固然使人能過上更好的日子,開拓更多的事業,但是接踵而來的其他誘惑與蠱惑,同樣是毒藥和危險,一不小心就會深陷其中,還是應了那句話老話: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标签: 倪五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