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料公眾號:yangliao99
前兩天看到一條新聞,著名經濟學者宋清輝發文,稱兒子突然離世。
宋清輝在狀態中語氣悲慟,而他也有留意到孩子的學習强度,疑似影射學業壓力大。
逝者家屬沒有作進一步的說明,現時孩子去世的真實原因不明。但是從這件事情我們看到,現在的孩子,或多或少都面臨著悲觀情緒的困擾。如果正向引導了,可能會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小事一樁;而如果放任不管,很可能會逐漸累積成抑鬱傾向。
自疫情複學以來,中小學的心理健康問題比往常更加凸顯,極端事件頻發。對此,教育部、國家衛健委也都比較重視,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檔,以加强中小學的心理健康工作。
北大心理學者徐凱文公佈了一項“喪文化”的調查,發現“喪”的來源和學業、工作壓力,同輩競爭,人際關係相關。而高達26.4%的中小學生有抑鬱的狀況。
為什麼生活越來越富足的時代,精神障礙的患病率越來越高,而且呈現了低齡化的趨勢呢?
01
孩子為什麼會抑鬱?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現在的成長環境,和我們以前大不相同。世界價值觀越來越多元化,孩子接觸的媒介也比以往豐富了許多。
當資訊通路和總量變多,孩子在心理上會比以前更早熟。
曾經和一比特孩子上初二的媽媽聊天,她的孩子已經開始在讀叔本華這類著名哲學家的著作了。從這樣一個小小的例子可以看出,現在的孩子價值觀受多元化的影響。本身他們自己在接納一種自己認同的文化的時候,會經過選擇和比較,也會經過深刻的思考和自省。
而父母所認為的“好”,是和孩子有代際差异的。現時,對學生的評價體系還是以成績為主流。這難免會造成一種顧此失彼的狀態,為了升學而忽略了人的價值觀教育。
當學習變成一件有危機的事情時,壓力也會隨之而來。而當孩子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視角,卻遭遇圍堵和禁止時,他們就會陷入痛苦的內心詰問,最後內化成為自我攻擊。
而壓抑太久,就會產生自殺的徵兆。
從陷入心理危機到决定自殺,其實是有一段時間的掙扎的。這個過程主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自殺動機和意念的形成階段。遇到難以解决的問題時,一個人為了逃避現實,可能會把自殺當作是解脫的手段。
第二,衝突衝突階段。當自殺意念形成,求生的本能會使打算自殺的人陷入掙扎,ta會和別人談論,有意或者無意地表露自殺訊號。
第三,自殺行為選擇階段。當一個人經過了掙扎階段,死意已决時,ta的情緒逐漸恢復,歸於平靜。這個時候ta會仔細考慮自殺的路徑,準備實施結束生命的行動。
通過這三個階段的解離,我們可以發現,孩子從抑鬱到產生自殺傾向,再到真正决定自殺,並不是無跡可尋。
02
越穩定,越脆弱
《黑天鹅》一書中講到這樣一個概念:越穩定,越容易脆弱。
“當一個人被確定性鎖死,基本上就從獵手淪為了獵物。”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孩子的精神狀態:看似懂事乖巧的孩子,可能內心裏正陷入悲觀情緒的掙扎。當孩子在一種確定的狀態下獨自消化,很有可能會陷入問題難以解决的困境。
這些孩子表面上按部就班的生活,實際上已經處於“空心”的狀態。
在知乎上看到一比特媽媽的悲痛求助,她說十歲的兒子近乎冷漠,完全不把家人的感受放在心上。這讓她感到非常心痛,生養孩子這麼多年,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這樣的孩子,可能逐漸地失去情緒的感知力了。他們的表現看上去是“麻木”的,對事情缺乏興趣和耐心,自我價值感低。
北大心理學者徐凱文指出:“造成孩子空心病的根本原因,是父母的焦慮。”
心理劇《愛上你治愈我》中,有一個患上躁鬱症的女孩玲瓏。她說自己沒有按媽媽的規劃讀博士,選擇了創業。而當創業失敗時,由於自我認同感低,她會用這樣結果負面的經歷來攻擊自己。
“我就像是一根提線木偶,沒有自我,一直活在母親的期待裏。”
孩子的空心冷漠讓人覺得難以接受,但同時也是處在問題狀態的一個表現。越是平靜穩定的狀態,家長愈是要給予足够的關注和情感支持。
03
大人應該做出什麼轉變
那麼,面對有潜在的抑鬱傾向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應該重新定義成功和財富的意義。物質基礎是讓我們擁有更多選擇的自由,從而能按自己的興趣和價值傾向去獲得更多的自主性。
然而,我們時常本末倒置,以為上大學是為了好找高薪工作。而在以目標為導向的努力中,人難免會忘卻了當下的體驗。精神層面短缺了,就會出現問題。
孩子還沒接觸物質性的目標時,總是非常純粹的,無憂無慮的。當大人把他們的焦慮傳達給孩子的時候,不可避免地,孩子的精神世界也受到了侵犯。
其次,家長需要給孩子足够的情感回應。每個人都有一套本能的防禦機制,當孩子年幼時,心境沒有得到滿足和安慰,內在就會鑄造一個敏感脆弱的空間。成年後,當他遇到難事,就會選擇回避到這個空間裏。這就是他們的內在小孩,為了保護他不受傷害,缺愛的孩子,會選擇關閉感覺的通道。
美國作家利安儂.納文在她的小說《剩下來的孩子》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場槍擊案奪走了哥哥安迪的生命,6歲的弟弟紮克倖存了下來。然而悲劇過後,父母沉浸在失去大兒子的悲傷中,忽略了紮克受傷的心靈。
紮克只能自我消化劫後的恐懼,他會做噩夢,尿褲子,情緒暴躁。他甚至對父親說:你們是不是希望死的是我,而不是安迪”。
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渴望被看見,情感忽視會扼殺一個孩子生命的光。
最後需要明確的是,自殺危機是可以通過積極干預來預防的。對孩子進行抗挫教育必不可少,從自殺主體角度來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認知偏差,是預防自殺的主要途徑。
而適當的死亡教育,也能够讓孩子學會敬畏生命。很多家長覺得,讓孩子過早接觸死亡的話題,是不是太殘忍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死亡事件,家長也會選擇美化的管道,告訴孩子“死亡只是睡了長長的一覺”。這樣的粉飾,能解决孩子當下傷心的問題,卻輕視了生命的重量。一旦孩子遇到困窘的難題,就會想到用死亡來逃避。
教育學者張文質說:“孩子的成長,除了要有以愛為覈心的‘奶’,和以鼓勵和讚賞為覈心的‘蜜’,還要有培養品格和智識的‘鹽’”。
讓孩子懂得惜命,關愛自己,同時心懷感恩、懂得關心他人,從來都需要尊重、自由和關愛的土壤。願每一顆熾烈滾燙的心,都能順順利利地長大,健康而有生命力地一直綻放下去。
喜歡文章,加入養料爸媽交流群,一起討論吧:747491500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