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特大發現,出土一石碑記載驚人內容,專家:原來這人真的存在

西藏 76℃ 0
摘要:佛道兩家教派,已經在中國存在上千年。眾所周知,道教是中華大地孕育的本土教派,而佛教則是印度傳來的外來教派。玄奘在天竺期間,記載了很多關於古印度的風土人情。一千多年前,曾有一比特大唐猛將以一人之力,滅了一個國家。影視劇上從來沒有關於他的故事,若非西藏地區出土的一塊石碑,我們註定難以得知他的傳奇往事。在西藏就有一特大發現,出土一石碑記載驚人內容,專家:原來這人真的存在!

引言

佛道兩家教派,已經在中國存在上千年。眾所周知,道教是中華大地孕育的本土教派,而佛教則是印度傳來的外來教派。

雖然早在漢代,佛教就已經傳入了中華大地,《後漢書.西域傳》中有:“百姓稍有奉佛者,後遂轉盛”佛教在我國逐漸發展起來。大唐高僧玄奘法師,為了感悟佛家真諦,他徒步到印度求取真經。玄奘在天竺期間,記載了很多關於古印度的風土人情。

根據玄奘留下的筆記,大唐將領們在异域創造了很多神話。歷史如汹湧暗流,波濤之下掩蓋了多少歷史往事?

一、大英雄王玄策,出使外邦建奇功

一千多年前,曾有一比特大唐猛將以一人之力,滅了一個國家。影視劇上從來沒有關於他的故事,若非西藏地區出土的一塊石碑,我們註定難以得知他的傳奇往事。這個大英雄,就是盛唐風雲人物——王玄策。在西藏就有一特大發現,出土一石碑記載驚人內容,專家:原來這人真的存在!

王玄策生於洛陽,幼時既有雄志。王玄策是唐朝歷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起初,王玄策只是盛唐朝廷中,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西元六四一年,天竺派出使者赴大唐朝見、學習了大唐的優秀文化。這是中印歷史上,少有的官方往來。西元六四三年,王玄策以副使的身份出使印度。沒有背景的王玄策,只得把出使外國當成建功立業的機會。使團到達印度不久,正使即因為水土不服倒在了异域他鄉。天竺離長安足有萬裏之遙。王玄策就這樣,成了使團的唯一領導。彼時的王玄策絕想不到,一場危機競向他和使團席捲而來。

二、四分五裂的古印度,中天竺國的動亂往事

印度歷來是一個分裂的國家,直到近代才勉强統一。當時那片大地上,存在著許多國家。中古時期這個國家分為五區,共有三個大國。在這三個強國中,尤以佔據今印度中央地帶的“中天竺國”最為强盛。西元六四七年,天竺各國互相攻伐。王玄策所率領使團,要訪問的國家正是中天竺。在中天竺國發生了一場波及甚廣的動亂。在這場動亂中,大唐使團如池魚一樣,受了無妄之災。有一比特中天竺權臣,通過手中掌握的兵權和其依附者,殺死了國君。這位官員取得實權後,對我國使團大開殺戮。

大唐使團死傷慘重,僅有王玄策活了下來。在使團眾人的殊死保護下,王玄策堪堪保住了性命。逃出生天的王玄策一路狂奔,到了吐蕃才敢停下脚步。王玄策本想在吐蕃休整一段時間,就返回大唐請當朝天子做主。王玄策冷靜下來後,又改變了主意。王玄策心想,自己若是灰溜溜的跑回去,官位丟了是小事,使團的大仇怎麼報仇?耻辱怎麼洗刷?

三、使團突逢大難,他孤身一人决心復仇

就算是皇帝决心報仇,一來一回沒個一兩年,軍隊肯定到不了天竺。在此期間,天竺國指不定會發生什麼事情。王玄策仔細思考後决定,大仇不報絕不回國!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王玄策又恢復了勇氣。因為地處吐蕃,王玄策顯然不能等待援軍的到來。

王玄策决定以大唐的名義,向吐蕃等僕從國借兵!當時的大唐,是文化交流的中心。王玄策募兵的消息傳出來後,包括吐蕃在內的藩屬國,都派來兵馬支持王玄策。經過一番綜合訓練,王玄策足足募集到了一萬多名強壯的阿兵哥。這支部隊在王玄策的訓練下,初步具有了作戰能力。正所謂兵貴神速,王玄策當機立斷,對中天竺國發起進攻。

王玄策及其麾下將士們的突然出現,打了中天竺君臣們一個措手不及。王玄策所帶領的軍團,輕而易舉的就攻破了中天竺國的首都,並俘虜了其國王阿羅那順。在此之後,王玄策又把阿羅那順和他妻妾子女、文武百官一併押送到了長安。王玄策智謀過人,一生中曾三次出使印度。

結語

王玄策雖早已離去,但他所代表的勇猛精神卻會長存。學者們關於他的爭議頗多,有人認為王玄策是一個只存在於史書上的虛擬形象。要不是記載王玄策生平的石碑出土,一人滅一國的大英雄註定不會為普通人所瞭解。正是有了王玄策這樣的人,大唐才能征服周邊各個國家。王玄策們的豐功偉績,必將永久流傳。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