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鎮守荊州的最佳人選?不是關羽,諸葛亮心中早有主意

湖北 77℃ 0
摘要:三國中發生了三場决定局勢的大戰,分別是曹操和袁紹的官渡之戰,决定了曹操成為中原勢力最大的梟雄。吳蜀和魏國的赤壁之戰,吳蜀一把火燒了赤壁,魏國大敗,從此再未打過長江。而决定三國局勢正式確立的是這最後一場戰役,官渡之戰。劉備發兵攻打東吳,被孫權用計火燒連營,打了敗仗的劉備病死白帝城,然後導致蜀國一步一步走向了滅亡,而這一切的起因是因為關羽大意丟了荊州。但是很明顯,關羽並沒有聽取諸葛亮的意見。

三國中發生了三場决定局勢的大戰,分別是曹操和袁紹的官渡之戰,决定了曹操成為中原勢力最大的梟雄。吳蜀和魏國的赤壁之戰,吳蜀一把火燒了赤壁,魏國大敗,從此再未打過長江。

而决定三國局勢正式確立的是這最後一場戰役,官渡之戰。劉備發兵攻打東吳,被孫權用計火燒連營,打了敗仗的劉備病死白帝城,然後導致蜀國一步一步走向了滅亡,而這一切的起因是因為關羽大意丟了荊州。

伐魏之重在荊州

曹操在赤壁之戰大敗後,孫權和劉備就確定了共同拒敵的對魏政策。荊州是物資最豐富的地方,所以三個國家都想要取得荊州。孫權一個人鬥不過曹操,於是和劉備商議把荊州一部分的地界借給了劉備,然後劉備作為交換,把另一部分的城池給了孫權。

諸葛亮作為蜀國的軍師,想要幫助劉備實現匡扶漢室的夢想,於是策劃了如何吞併魏國的計策。在諸葛亮的計畫中,荊州作為蜀國的後備保障中心,負責輸送糧草,所以說荊州這塊地方對蜀國十分重要。

其次就是在四川一帶開擴疆土,招募更多的兵力,也能擁有充足的兵力後備力量。等到時機成熟,就可以分兩路兵馬,一路從荊州北上,一路進攻魏國的北凉地區。雙管齊下,魏國必敗。

劉備很同意諸葛亮的戰略規劃,於是决定按照諸葛亮的計畫先帶兵向西入川。但是諸葛亮在這個時候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派那個大將留守荊州,因為荊州可是全盤計畫的重中之重。

劉備當即決定派他的二弟關羽,去鎮守荊州。因為關羽久經沙場,而且武力超群。而且關羽留守荊州,魏國沒有將軍可以打敗他,所以劉備認為關羽是最佳的人選。諸葛亮並沒有和劉備爭執,默許了這個決定。

關羽大意失荊州

劉備委任關羽去鎮守荊州,關羽在走之前,諸葛亮給關羽強調了一個原則,就是東和孫權、北拒曹操。很明顯,諸葛亮的意思就是和孫權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同盟關係去對抗曹操。

關羽表示謹記軍事所言,然後就和劉備兵分兩路,去荊州走馬上任了。但是很明顯,關羽並沒有聽取諸葛亮的意見。關羽剛開始到荊州,還是比較守規矩的,面對孫權是不冷不熱,對於附近魏國將軍的挑釁也是置之不理。

這種情況維持了一段時間後,關羽就閒不住了,開始和曹軍有了摩擦。面對曹軍的挑釁,關羽直接就是出城打殺,雖然說鎮住了曹軍,卻沒有造成什麼實際性的打擊。

東吳孫權對劉備借的荊州有所覬覦,雖然劉備給了等同的城池,但是江陵這塊的城池比其它的地區的值錢得多。所以當劉備的大軍入川後,孫權就開始謀劃奪荊州,並且找來了陸遜商量對策。

關羽不僅和曹軍發生戰爭,而且不聽諸葛亮的計畫,時不時和孫權也發生摩擦。一次關羽和吳軍發生摩擦產生了死傷,孫權開始通知陸遜實施計畫,趁著關羽帶一部分兵力外出期間,孫權趁虛而入,派呂蒙攻打荊州。

呂蒙設計謀拿下了荊州,關羽還處在襄樊之戰的困擾中,荊州就傳來了失守的消息。關羽馬上抽身火速馳援,但是曹軍可不會就這麼放過關羽,派徐晃一路追殺,再加上呂蒙在麥城區域截殺關羽。

關羽在前後夾擊的情况下敗走麥城,後被孫權派人追殺致死。

劉備還正在成都地區領軍打仗,軍中就傳來了關羽被孫權用計坑殺的消息,劉備認為孫權這一舉動是在挑釁蜀國。

劉備翻身上馬,調兵遣將就要殺回荊州替關羽找回公道,但被諸葛亮苦口婆心勸了下來,而且命令張飛也不能帶兵前去報仇。張飛肯定對諸葛亮心懷不滿,鬱悶的他於是喝得酩酊大醉,打罵了侍衛後被侍衛斬殺。

劉備把所有的錯都全部歸結在孫權頭上,不聽諸葛亮的勸阻,率領數十萬大軍征討東吳。但隨即輸了夷陵之戰,蜀國就開始走向了滅亡。

關羽不是諸葛亮的首要人選

夷陵之戰敗後,劉備病死白帝城托孤於諸葛亮,讓諸葛亮擔任丞相掌管大權。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心中有愧,因為他當時心中已經有了最合適的人選去守衛荊州,但是劉備直接堅定的提議讓關羽去,諸葛亮權衡利弊之下沒有發聲。

關羽的能力諸葛亮也很讚賞,但是諸葛亮知道關羽這個人太過傲氣,而且不會忍讓,很有可能在和東吳和魏國的三方關係出問題。但是關羽畢竟是劉備的二弟,自己反對肯定會讓劉備臉上不好看。

其實蜀國的五虎上將,每一個都是獨當一面的將才,都可以獨自鎮守荊州。而此時馬超尚未收服。

諸葛亮其實把每個人都過了一遍,第一個就是張飛,因為張飛之前丟了徐州,荊州這麼一個重要的地方而且情况複雜,所以說肯定不合適。

第二個就是老將黃忠,黃忠可是一個忠義之人,而且擅長帶兵打仗,排兵佈陣等,所以諸葛亮心中排名第三的就是黃忠。但是黃忠一直和關羽、張飛不對付,平常也就是表面寒暄,所以推薦黃忠,在歇業兩人的進諫下,黃忠肯定也擔任不了。

人選中就剩下一個人,那就是常山趙子龍,也是諸葛亮覺得最合適的人選。趙子龍在救幼主劉禪返回後,就深得劉備的賞識,讓趙子龍擔任自己的貼身保鏢。在其它的戰爭中,趙子龍勇於衝鋒陷陣,而且對諸葛亮所發表的計謀嚴格執行。

所以趙子龍才是諸葛亮覺得駐守荊州最合適的人,文武在蜀國排名前三甲,而且言聽計從,行事也比較沉穩,不會急功冒進或者是容易被人激怒。而且最重要的是,趙子龍很清楚現在三個國家的關係,明白荊州地區的利害關係。

諸葛亮沒給劉備提議趙子龍,也是有他的原因的。因為趙子龍個人能力十分優秀,而且在朝堂中與多人結交較深,並且對諸葛亮言聽計從。劉備對趙子龍擔心的原因是,自己的天下被他人捕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