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是如何成神的?

山西 106℃ 0
摘要:首先,在正史,官方歷史裏,關羽原本的形象是非常簡略,甚至有點單薄。三國志裏的關羽傳,只有短短的958個字。關二哥的生年,家族譜系都不可考,生於河東郡解縣,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運城市常平鄉,後來在涿郡遇到了劉備,成為了他的部將,東征西討,在正史中,可以考據的關羽的功績包括,白馬之戰中誅殺顏良,然後在劉備入川後,開始駐守荊州,在樊城之戰中大敗了於禁龐德,最終受到了孫吳,曹魏雙方的夾擊,敗走麥城戰死。

首先,在正史,官方歷史裏,關羽原本的形象是非常簡略,甚至有點單薄。三國志裏的關羽傳,只有短短的958個字。關二哥的生年,家族譜系都不可考,生於河東郡解縣,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運城市常平鄉,後來在涿郡遇到了劉備,成為了他的部將,東征西討,在正史中,可以考據的關羽的功績包括,白馬之戰中誅殺顏良,然後在劉備入川後,開始駐守荊州,在樊城之戰中大敗了於禁龐德,最終受到了孫吳,曹魏雙方的夾擊,敗走麥城戰死。

那麼,在魏晋時代,由於各種筆記,志怪小說逐漸興起,那麼距離並不久遠的三國歷史人物,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這些民間傳說的主角,比如像裴松之寫的《三國志.注》就開始系統引用很多這些傳奇性的逸聞趣事,比如關羽的首級被孫權送到許昌曹操那裡之後,居然目開嘴動,鬚髮倒立,把曹操嚇的夠嗆,諸如此類的。

關羽的“神化”始於唐代,唐初,禪宗北派創始人神秀在當陽玉泉山建立大通禪寺,奉關羽為護法伽藍神,玉泉寺裏有一座“顯烈廟”專門用來供奉關羽。之所以要讓關羽充當護法伽藍神,是由於此時佛教出於對普羅福斯進行傳教的需要,為了顧及一般羣衆的興趣,宣講的題材不得不從佛經故事,轉變至中國民間歷史軼事和傳說,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前世著名的忠臣武將,也因佛教傳播的需要而被神化。

寫於唐德宗貞元八年的《重修玉泉寺關廟記》,是迄今保留最早的,關於關羽成神的文獻,記述了隋末由天臺山來此的高僧,天臺宗創始人智顗(yi)法師在此遭遇了關羽的英靈,後者願意將天臺山這片土地送給智顗,以作為建寺弘法之用,在描述中,關羽已經擁有了操縱天氣,保佑農作物豐收的神力。

另外,關羽作為神靈的形象在發展中,也“吞併吸收”了一些地方神,比如湖北境內經常作祟的“陰間鬼將”關三郎,他擁有率領“鬼兵”在夜晚遊蕩,攝人魂魄,散佈瘟疫的恐怖能力,但在唐代,關三郎與關羽崇拜逐漸合二為一,關羽獲得了關三郎“陰間鬼將”的身份,在宋元之際,變成了能够驅鬼的陰間“酆都魔關元帥”而關三郎在民間傳說中逐漸演變成虛擬人物“關索”,關羽的三子。

《舊唐書》卷一百三十三“李晟傳”中,就記載這位曾於建中四年(783年)為唐德宗平息了朱泚之亂的“中興名將”鎮守河東時,曾夢見關羽向其借兵征討蚩尤,從今天眼光看,無非是在唐中後期藩鎮割據,朝綱陵夷的環境中,借關羽忠臣良將形象,對李晟身領鳳翔、隴右節度使,手握重兵而對李唐忠心耿耿作風的褒獎。於是,在建中五年,關羽作為蜀國“前將軍,漢壽亭侯”的身份,被李唐王朝作為古今名將64人之一,進入武城廟,享受朝廷每年定期的公開祭祀,這一事件也可以被看做是關羽作為神靈崇拜,被廟堂接納。

關羽也正式成為獨立祭祀的神祗,以及身份地位大大提高,是在宋代。真宗大中祥符7年,1084年,賜關羽廟匾額“義勇”,追封武安王,高宗時加封壯繆義勇王,到了南宋孝宗年間,關羽的封號又被擴展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這些舉動不僅在於標榜關羽的武勇,更是在於其“忠義”

關羽作為神靈的地位提高,有三個原因:1.宋代飽受北方騎馬少數民族的侵略與騷擾,而作為三國時代南方蜀漢政權抵抗北方曹魏名將的關羽,受到了追捧與懷念2.宋代民間說書藝術的興盛,普及了三國故事,以及程朱理學確定了蜀漢正統論。正如俄國著名漢學家李福清在《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中所言:“廟堂與江湖文化的銜接點在於忠與義,雖然前者強調對皇權與統治秩序之忠誠,後者在於反抗壓迫,重友輕利,但彼此有所重疊,互為彰顯。在民間平話小說中,只有通過君臣之間結義,才能將兩種信念合而為一,預示庶民出身的豪傑仍需士人階層之領導者提攜規訓,才可獲得身前後名。”

構成英雄形象的另一個關鍵元素,就是他們的武器,裝束與坐騎。英雄獨特兵器,坐騎的不平凡來源,是幾乎所有英雄史詩中必不可缺的“母題”(Motif,即固定情節單元)。總所周知,關羽的兵器名為青龍偃月刀,在關漢卿的《單刀會》中,唱詞說寶刀的重量達到“九九八十一斤”,張飛的兵器為丈八蛇矛,根據襄樊民間傳說,劉備任安喜縣縣尉時,張飛為民除害,捉來洞中白蛇,白蛇化為長矛;而青龍刀一名的來歷則是鐵匠在為關羽打刀時,青龍從天而降,竄入爐中,最終以浮雕形式附在刀上。毫無疑問,這些都是民間敘事中以訛傳訛的附會。周緯在《中國兵器史稿》中,認為直到唐代,兵器中才有長刀。南北朝時期梁朝人陶弘景編纂的《古今刀劍錄》中也說“關羽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鐵,為兩刀”,可見關羽的兵器是輕便的單刀。即使是成書於宋代的《三國志平話》,仍然對關羽的兵器沒有詳細描繪,在著名的“單刀赴會”一折中,只是寫關羽“腰懸單刀一口”,然而於內蒙額濟納旗黑城出土的金代平陽刻民間年畫上,關羽身後站立的周倉已經手持青龍大刀了,由此證明宋代以後,關羽在民間敘事中的形象已經逐漸固定。

第3個原因,也是與本題目聯系最緊密的一個,就是為什麼關羽在宋代的神靈地位上升,還變成了財神,這是因為宋代商業經濟發達,山西晋商作為重要民間商業力量和組織出現在歷史舞臺上,把籍貫山西的關羽捧出來變成保佑商業經營活動的神靈,是順理成章的事。

對此,日本築波大學歷史學家,著名三國研究專家渡邊義浩說,宋代的山西,是中原趙宋王朝和北方少數民族對峙的前線,此時山西的制鹽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鹽,不僅是利潤率高的日常使用商品,也是與北方少數民族進行貿易的重要商品。在宋代國家稅收中,鹽稅構成了其中三分之一强。利用制鹽而發達的晋商,從宋代朝廷獲得鹽的銷售許可證“鹽引”後,業務不僅包括將鹽售賣到宋帝國境內其他地方,也包括向邊境軍鎮供應糧草和軍需品,以及用鹽向草原騎馬民族換取必要的鐵,馬匹等貨物。

在山西,宋代就有著名的河東鹽池,採用曬制法,由於必須祈禱來自中條山的強風時常降臨,吹掉鹽田中的水分,使得鹽晶凝結,關羽首先變成了庇佑鹽田附近地區風調雨順的“崇寧真君”,在宋代民間傳說中,有蚩尤作祟,導致河東鹽池減產,最終人們不得不請出信州龍虎山張天師,請來關羽,率領神兵,打敗蚩尤,恢復天氣的故事。

在明清兩代,隨著晋商實力的成長,關羽的地位也逐漸水漲船高。比如民間傳說,朱元璋和陳友諒在鄱陽湖決戰,關羽率領十萬陰兵前來助長,興風作浪,掀翻了陳友諒的戰船。明成祖朱棣出兵討伐蒙古本雅失裡漢時,在大漠裏迷路,關羽於是顯靈,身騎白馬為明軍帶路開道。明熹宗天啟年間,關羽被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清代乾隆皇帝將其封為“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

早在清代入關前後,山西的晋商就開始以自己的財力進行支持,比如出身大名鼎鼎的晋商範氏家族的範文程,先後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朝稱臣,成為鑲黃旗漢人,以糧食和金錢支援清軍。在康熙,乾隆時期,範氏家族又了一比特皇帝極為倚重的皇商,內務府大臣範毓並,範氏從糧食貿易運輸中獲利豐厚,還組織了清軍遠征准葛爾部期間的軍糧運輸,此外,金融票號業務也隨著糧食,鹽業成為晋商從事的第三大產業。而標榜“忠義”的關羽崇拜,則是這種清代國家權力與民間資本締結聯盟的象徵,並接著三國演義故事,評書和戲曲的普及,以及晋商商業業務的拓展,不斷得到傳播。對於清代皇帝來說,武神關羽,象徵著商人階層對自己的順服和效忠,對於商人來說,關羽象徵著國家權力對自己商業經營活動和致富的認可。

作為忠義的化身,關羽崇拜在蜀地民間文化中淵源最久,也成為社會邊緣民間幫派黑社會組織的圖騰。據說四川“袍哥會”名稱起源,即來自三國演義中,關羽被迫降曹後,不受金銀,只受錦袍一件,卻將劉備所贈舊袍罩於其外,矢志不忘其本之典故,而在四川當地人口中,袍哥會又有“漢留”的別名。到了農曆五月十三日單刀會當日,袍哥聚會內部也會搬演多出三國戲,但唯獨不唱“關羽走麥城”和“劉備燒連營”兩本,以示對關羽的崇敬。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