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率跌破10‰!結婚人數創17年新低!解决高房價已刻不容緩

广东 63℃ 0
摘要:中國統計年鑒顯示,2020年全國人口出生率僅為8.52‰,首次跌破10‰,創1978來43年新低,中國人口負增長大概率會提前到來!跌破10‰的意思就是跌破1%,這是一個小學生數學題,也是讓人發愁的一件事。而且《中國統計年鑒2021》也披露了2020年的婚姻登記情况。2020年814.33萬對的結婚登記人數,也創下了自2003年以來,近17年中的新低。去年8月,湖南“天才少女”姚婷獲華為156萬年薪,引發網友關注。

作者:今綸,財經專欄作家

其實人口話題是一個我說過多次的話題,現在又有新的熱點了。

中國統計年鑒顯示,2020年全國人口出生率僅為8.52‰,首次跌破10‰,創1978來43年新低,中國人口負增長大概率會提前到來!

跌破10‰的意思就是跌破1%,這是一個小學生數學題,也是讓人發愁的一件事。

而且《中國統計年鑒2021》也披露了2020年的婚姻登記情况。2020年814.33萬對的結婚登記人數,也創下了自2003年(國家統計局官網數據:811.4萬對)以來,近17年中的新低。

這也不難理解,現在20多歲的年輕人大多數是90後,少數人是00後,自己的問題還沒完全解决,也就顧不上生娃。

1

韭菜的覺醒就是“躺平”

年輕人不願結婚不願生娃是一個世界級難題,不獨中國有之。但是中國、韓國、日本的問題確實相對突出。重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高房價,機會的不平等。

去年8月,湖南“天才少女”姚婷獲華為156萬年薪,引發網友關注。對於156萬年薪的使用,姚婷第一個想到的是可以讓家人生活得更好一點。但說到具體使用,姚婷有些無奈地表示:“156萬放在房價都要10萬一平米的深圳市來說,感覺也很難做些什麼。”

深圳當然有很多低於10萬一平方米的房子,姚婷說這話也並不確切。不過,這也充分說明年輕人心裡普遍缺乏安全感,而且不僅僅是深圳,一些中部、西部的省會城市的年輕人的感受也差不多。

現在深圳樓市的成交量跌得很厲害,房價也下跌了,但我相信絕大多數年輕人還是買不起房的,掏光六個錢包也買不起。

一些內地的省會城市多數工薪階層的月收入也就是5000上下,過8000的都是少數,但是房價卻動不動就一平方米好幾萬,一旦下跌,還會迎來“止跌令”。

說實話,這讓年輕人很難受,好不容易等到跌的機會,怎麼還來一個“止跌令”?這個裡面還涉及到賣地,大家都懂。

沒有房子就沒有安全感,因為房子是和孩子讀書的學位關聯的,如果靠租房以及積分去讀書,就是一個被統籌的命運,學校可能是片區墊底的。年輕人能怎麼辦呢?

還有機會的不平等。好的工作機會都在大城市,資源都往大城市集中,很多人在大城市打工,孩子放在老家成了“留守兒童”,成績差,天天玩各種無聊短視頻,或者玩各種歪門邪道的東西,長大之後,去大城市打各種底層的工。

這樣的局面,年輕人是看在眼裡的,尤其是從小城鎮、農村進大城市的年輕人,他們不想重複這樣的惡性循環。

回老家吧,找不到像樣的工作,不回老家吧,在大城市買不起房,歲月蹉跎,於是只想找個有錢人至少金領結婚,奈何優質資源太少,不太容易結婚,所以就不要指望出生率了。

韭菜的覺醒就是“躺平”——你們都很牛,我不行,我買不起房,我也掙不到給自己足够安全感的錢,我至少可以選擇不讓下一代來重複我這一生。

這就是很多普通年輕人的想法,如之奈何?保房價還是保孩子?高房價在這裡給我們埋了一個“雷”。

2

提升人口出生率有兩個辦法

人口即將進入負增長階段,意味著日常消費、房地產等會接受衝擊,尤其是和嬰幼兒有關的產業會萎縮。

那麼,該怎麼辦?如何應對這件事?

其實提升人口出生率,只有兩個辦法:第一,新增福利。第二,考慮在嚴格限制條件下新增移民。瑞士、德國都試過了,當然,副作用也不是沒有。

新增福利的第一條就是要堅決摁住高房價還想繼續死灰復燃的這點妄念,不然年輕人是沒有出路的,同時大規模建設廉租房。現在一些地方在發各種津貼,包括延長產假等,這些都很好。但我說句實話,可能作用不大。

因為現在轉移注意力的因素實在太多,各種條件相對豐富,年輕人也更關注自己的成長,所以指望他們在生娃方面有多大的觀念轉變並不現實。

你看看幾年前放開生二孩確實迎來一波70後、80後的補生熱潮,然後呢?出生率的曲線重回下跌,現在放開生三孩的結果也大致差不多。

至於,新增移民這事兒,即使是新增高素質移民恐怕也會遭遇巨大的反對聲音。主要的反對意見就是擔心把某些族群引來有後患,還有就是擔心老外進來搶資源和工作機會,導致自己焦慮加深。對此,我也完全理解。

還有,高素質人才要來的話,也確實需要更好的配套條件和制度。

那麼,這事兒該怎麼辦呢?既然人口的負增長是不可避免的,尋找新的經濟結構也許這才是未來比較好的一個方向。

人口負增長在原有的模式中確實不是一件好事兒,但也逼著我們去創造新的模式,重構經濟結構,甚至被逼著去創新,去做更多高新技術產品。

為什麼這些年很多老闆在說生意不好做?因為他們以往都是面對一個市場的普通尋求和增量需求,去滿足這個需求就能賺到錢,這並不是很難。

比如珠三角的一些城市的村鎮,有大量中小企業在生產一些日用品,包括傢俱等。

這些產品的技術含量、創意並不是很高,僅僅是功能性產品,在人口不斷增長、房地產很火爆的年代,這些產品是很好賣的,無非就是不停地擴大生產,做增量,而且在一個長的上升期,成本是會越來越低的,除非遇到行業巨變。

所以,在過去的很多年,一些製造業的老闆是發了大大小小的財的,當製造業不行的時候,部分製造業老闆“先知先覺”,賣掉廠子,遣散工人,擁抱房地產的泡沫,又發了一筆財。

但是,現在這兩個路子都被堵死了一大半,都和人口有關:人口少了,老齡化加重了,日常的消費自然就掉下去了,工廠就困難了。

同時,因為房地產泡沫推昇的高房價,作為“殺手”之一,“殺死”了年輕人生娃結婚的欲望,所以,房地產被調控了,只能穩,不能瘋漲了。這也就意味著一堆給房地產做配套的製造業企業告別“黃金時代”了。

出路在哪?一句話:一切有利於人口增長的行業都有機會,一切服務好中老年人的行業都有機會。

同時,我們也必將迎來中國經濟結構的巨大轉變和超級反覆運算,非如此,則無法闖關,請做好各種準備。

3

摁住高房價,發放鼓勵生育金

高層在權威媒體撰文《必須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主要衝突在供給側,實現高品質發展關鍵在於提升供給體系的水准和質量,更好適應、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這絕對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對中國經濟轉型陞級方向的高度提煉和概括。

比如中老年人特別關注健康問題,那麼圍繞這一需求做大醫藥健康產業就是有可能的。

以日本為例,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數據,日本醫療費用占GDP比重從1992年的4.9%升至2020年的8.0%,在OECD國家中處於較高水準。

以後隨著老齡人口新增,以人工智慧為科技支撐的各種醫療設備、出行工具都會迎來一個增長高峰期。尤其是在大城市退休的收入較高的老人,他們有能力為高技術含量的醫療設備買單,對於輪椅、拐杖等日常出行用品也有越來越高的人性化、智能化的需求。

滿足這些需求就是發財的機會,不過,部分傳統製造業恐怕沒有這個能力和心力來完成這一波轉型,需要科技類新生代企業家勇猛向前。

北京就把握好了節奏,準備積極培育形成兩個國際引領支柱產業:一個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另外一個就是醫藥健康產業。昌平區的重點發展方向就包括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精准醫療服務等。

而且隨著勞動力的减少,某種程度上又倒逼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沒人了,就只好讓機器人上。如今,日本每年向全球貢獻超過50%的機器人供應。

這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市場:比如在人口流失較多的東北,可能以後更多看到的是機器人種植作物和收割,又比如在一些勞動力嚴重不足的製造業大省,機器人在一些廠區和流水線成為“主流人群”。一些機器人甚至漂洋過海,給中國帶來不少外匯收入。

實際情況是,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的生物醫藥、人工智慧、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行業這些年確實是處於一個高速增長的狀態,尤其是機器人行業,在發達都市和省份長期處於雙位數增長的狀態。

以廣東為例,今年1-9月,廣東省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67.1%,高於全國平均增速。

即使是眾人看衰的房地產市場,其實業界人士早就在探索並且推出了全生命週期的產品,以大數據和智能化工具全面照顧老人家的起居,並且在危急時刻還能迅速召喚醫護力量,這當然是針對比較富裕的家庭,但毫無疑問也是新增了就業和稅收。

面對人口負增長,我們當然不可能歡欣鼓舞,焦慮是難免的。但既然趨勢不能改變,我們就只能去適應趨勢,並且努力在趨勢中殺出一條血路重獲發展契機。

逐步增加國民福利,給年輕人減壓,希望大家新增幸福感、獲得感,這是必須去做的,各地已經在出政策落實,希望出生率平緩下滑,而不是在某些年份大跳水。

適應少子化和老齡化的現狀與未來,重塑經濟結構,從中老年的需求出發,從市場勞動力短缺的現狀出發,以醫藥健康、人工智慧、機器人以及相關產業作為突破口,也是一個值得嘗試突破的大方向。

悲觀是毫無意義的,心平氣和接受現狀,從現實出發解决問題,見招拆招,實現高品質發展才能全面“突圍”。

當然,想要年輕人生娃,有兩條很重要,必須再次強調——摁住高房價,各地量力而行發放鼓勵生育金,反正四川攀枝花是真發錢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