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今天說的就是紅星美凱龍都市綜合體項目!
不是7月份才簽約的嗎?這麼快就黃了?不修綜合體,那修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解開這些謎團!
1
再次無緣大型都市綜合體?
今年7月6日,綿陽科技城新區“紅星美凱龍都市綜合體項目”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上海舉行。
根據合作協定,將計畫投資10億元,在科技城新區直管區建設一個總建築面積14萬㎡,集高端住宅、商場、創客公寓等多業態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打造一個提升城市品位、提質都市品牌、創新消費新供給的重要平臺。
項目將建設商業綜合體及商業街約5萬㎡,可提供就業崗位1700餘個。
據悉,項目的具體位置就位於科創園區園藝路東側、元通路南側,被太陽城和陽光清華夾在中間,旁邊就是博雅學校。
圖中紅色地塊
對於亟需大型商業的園藝山來說,紅星美凱龍若能成功建成、運營起來,將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新區直管區功能佈局和產業鏈,形成相關行業集羣效應,推動周圍區域經濟發展。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服務,為生活品質增色添彩。
但是,很不幸,昨天自然規劃局網站發佈了一則調規公示,擬將這塊地由商業相容居住用地調整為二類城鎮住宅用地、城鎮社區服務設施用地。
今年7月底,綿陽就發佈了這塊地的投資資訊,很顯然是為紅星美凱龍準備起的,不過,它沒來,所以自然是要調規出讓的。
上個月,綿陽發佈了2021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畫的調整方案,這塊地已調入出讓計畫,待調規公示完成後,或將報批,應該明年就可以入市了。這也意味著紅星美凱龍都市綜合體項目大概率是黃了。
真的太遺憾了!5萬㎡的商業面積,雖然比不得凱德、萬達這樣的大型商業綜合體,但是卻足以牽動每一位園藝山人,尤其對於購房者來說。
在綿陽所有新區裏,園藝山似乎總是最搶眼的那一個,從誕生之日起,伴隨的都是鎂光燈和紅地毯。
憑藉行政中心的占位、享譽西南的教育資源以及宜居的環境,園藝山引來了眾多高淨值人群;如今,更是搭乘新區的發展快車,納入直管區所屬範圍,坐享政策紅利,城建紅包拿到手軟,區域門檻也是不斷高築,房價也是水漲船高。
然而,諸多榮譽加身的園藝山卻有一個大BUG——缺乏大型商業綜合體。
這麼多年過去了,也只有樂薈城不溫不火的運營著,這些年,隨著區域樓盤越來越多,人氣日漸旺盛。本想指望著美凱龍來填補區域大型商業空白,拉動區域經濟增長。沒成想,不到半年就要夭折了。
不過換個角度想,總比開工了爛尾强。
時間回到2018年,銅鑼灣天倫城市廣場項目宣佈開工,這個總建築面積38萬方的商業綜合體,包含了室內遊樂、旗艦購物中心、一級院線、超五星級飯店、風情美食街、鎏金SOHO公館等不同附屬業態,可謂規模宏大,功能齊備!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終究是鏡花水月一場空,園藝山也再次無緣大型商業綜合體。
2
不來?或許也是件好事
明明7月都簽約了,為什麼這麼快就黃了呢?
先說明,7月份簽的是戰略合作,並不涉及到真金白銀,更別談項目備案啥的了,所以,現在反悔也不是沒有可能。
其實,就算項目真的落地了,恐怕後續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
大家可能不知道,紅星美凱龍雖是家居企業,主要做家裝大賣場,但一直採取商業加地產的運營模式,從2009年起,紅星美凱龍集團依託家居廣場捆綁拿地,進軍房地產。
隨著旗下的家居廣場到處開花,紅星地產也開始在三四線都市大肆擴張。據不完全統計,僅2020年,紅星地產就大約拿出來167億元拿下11宗土地。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紅星地產土地儲備就超過2000萬平方米。
如今,房地產行業大調控,高杠杆的紅星地產也陷入了債務危機。今年以來,紅星美凱龍已多次變賣資產,回籠資金超百億!
6月2日,紅星美凱龍出售7家物流子公司100%股權及全部借款債權,交易的預計價款約23.43億元。
7月18日,紅星美凱龍控股出售旗下的紅星地產70%股權,交易金額約40億元。
10月15日,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擬出售子公司上海美凱龍物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80%股權,受讓方是旭輝,代價為6億元。
據其2021年中期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紅星美凱龍總負債805.29億元,其中流動負債351.06億元。
此外,紅星美凱龍家居位於上海、濟南、南京等多地合計14家商場的營業收入被用於借款質押,北京、煙臺、常州等7家商場的物業運營收入,也被用於資產質押。
可以看出,紅星美凱龍的資金怕是難以覆蓋後續的債務,償債壓力較大。
如今,債臺高築的紅星美凱龍,自然是把加速補血償債作為最重要的使命,現在要它拿10億出來修綜合體,那不是打腫臉充胖子嗎?
所以現在來看,紅星美凱龍不來或許也是件好事情,省得日後麻煩。
3
園藝山商業版圖
要人氣有人氣,要財力有財力的園藝山,難道就只能靠著一個樂薈城和無數社區商業,就能滿足了嗎?
很顯然不是!
還有投資15億元的上馬故事商業街和占地約290畝的高澗槽文創院!
其中上馬故事商業街體量並不小,總建築面積約14萬㎡,以地上三層建築為主。通過塑造蜀漢上馬文化主題商業IP,打造集購物、觀光、休閒、娛樂、商務、文化體驗為標誌的都市文娛休閒街區和市場網紅綿陽商業地標。
這商業規模,可比紅星美凱龍商業綜合體大多了。
你可能要說:一個是商業綜合體,一個是商業街,能一樣嗎?
回顧商業地產近十年“爆炸式”的快速發展,早已進入存量時代,千店一面讓消費者開始審美疲勞,甚至抗拒。反而是一些能够滿足“功能性+情感化+精神化”需求的體驗式消費在不斷增長。
譬如成都太古裏,不同於傳統商業綜合體,太古裏以古典穿插現代的手法打造了一個開放式復古街區,擁有1600年歷史的大慈寺與國際化現代商業精妙結合,成為了成都的一種符號,一張名片。
所以,只要商業回歸服務的本質上,為消費者創造一種第三空間的生活方式,或者說社交場,提升運營水准,才是最重要的,沒必要拘泥於綜合體這樣的形式。
11月21日,人民日報用戶端還刊發了《綿陽科技城新區:上馬社區書寫社區經濟發展“上馬故事”》重點關注了科技城新區上馬社區黨建引領社區基層治理,實現了上馬社區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强的華麗蛻變。同時也肯定了其“文化+旅遊+商圈”有機結合的發展模式。
可見,商業綜合體僅僅是外在的形式,服務才是內核。隨著區域的不斷完善,誰又能說上馬故事商業街不會成為綿陽新一代商業地標呢?
—·END·—
圖文來源:綿陽樓市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