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的入海口問題一直是一個困擾我國人民多年的問題,它的入海口也是歷經多次改變。屢次的變遷對蘇北乃至流經地區的自然、社會環境造成巨大的影響。
淮河入海口的改變,與歷史上一次人為造成的大災難有著密切關係,這個人物就是宋朝時期的大將軍杜充。
在介紹杜充之前,我先給大家梳理一下淮河入海口的歷史演變,看看淮河的水最終注入了哪裡,以及為什麼失去入海口的。
1.【曾經的輝煌:淮河的基本情况】
淮河是我國著名的大河,它的幹流發源於河南桐柏山,向東流經安徽、江蘇,全長1000
多公里。流域範圍包括豫、皖、蘇、魯四省,流域面積共約26萬平方公里。
古淮河流域的地區,大部分是平原的地形,只有西部、西南部及東北部地區是山區和丘陵,總的2/3的面積都是為廣闊的平原,河水的流動很容易變化,不容易受到攔阻,一旦發生大型的水灾,人民生活就會受到影響。
2.【靜靜的淮河:淮河在黃河奪淮前的河口變遷】
古淮河是有自己的入海口的,淮河失去自己的入海口與黃河有著密切的關係。1194年的時候,黃河發生了决口,奪淮入海,使得淮河失去了自己的入海通道。我們先看看在黃河奪淮之前,淮河的入海口在哪裡。
小編仔細查找了《漢書·地理志》、《水經》和《水經注》,還有清朝康熙年間胡謂在《禹貢錐指》裏的記載,多番對比,可以確定的是,在2000年左右之前,也就是漢朝時期,淮河的入海口應該在安東,也就是淮浦附近。到了唐朝時期,淮河入海口的位置進一步向東推移了。光緒年間的《阜寧縣志》卷
23記載:“宋元以前,北沙即為海口。”確切指出了唐朝時期,淮河的入海口在北沙一帶。
總的來看,在黃河南徙奪淮之前,淮河是從淮陰城向東南流,流到淮安末口的山陽灣,又向東流經過安東,然後再向東流經北沙(阜寧縣境內)最後入海的。
3.【大事不妙:黃河奪淮對淮河入海口的影響】
歷史上的淮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是有自己獨立的入海口的,之所以後來主幹入海口消失,還要從南宋初年說起。
當時,金軍南下,北宋滅亡,宋高宗趙構偏居江南,在臨安(今天的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權。皇帝為了抵抗金軍南下入侵,於是派出大將軍杜充駐守在東京汴梁(今天的開封)。但是這個杜充性格軟弱,一味地避戰,他為了封锁金軍南下,竟然在率軍撤退時,頭腦一熱不顧後果,令人在滑州(現在的河南汲縣及滑縣之間)挖開了黃河大堤。
1128年杜充的這一做法,直接導致了淮河入海口的改變。汹湧的黃河水瞬間吞噬了黃河兩岸廣大的平原地區,造成了史無前例的大水灾。黃河水向北霸佔了濟水河道入海,向南搶佔了泗水河道,通過淮河下游的主幹河道入海,淮河的入海口就這樣被黃河改變了。
杜充炸開黃河大堤,真是把南宋人民害慘了,也把淮河流域的廣大百姓害慘了。此後數百年的的時間裏,淮河經常發生灾害,民不聊生,數百上千萬的百姓因淮河灾害而死亡。到了南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金朝的統治者讓黃河大水向南湧流,從此真正形成了“奪淮入海”的局面。
4.【災難的開始:黃河奪淮後淮河入海口的變遷】
自從宋朝發生了黃河奪淮的事情之後,淮河的入海口明顯向東移了。到了明朝中期的時候,淮河入海口主要在雲梯關附近。《行水金鑒》卷52有記載:“案察雲梯關迤之為昔年海口”。《大清一統志》淮安府中也有記載:“萬曆四年,開草灣河成,分為兩道,各四十餘裏,複合,過安東,總下雲梯關入海。”這說明一直到1576年的時候,淮河入海口還在雲梯關東邊不遠處。
到了十五世紀之後,明代有個治水專家——潘季馴,他提出了“上下千里,束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在黃河下游修築了大量的堤防,防止泥沙的大量流失,很多的泥沙被堆積在河口處,淮河的入海口又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從錶可以看出:
1851年的時候,黃河和淮河同時了發生大洪水,洪澤湖南端的蔣壩附近出現了大堤决口
。爆發的洪水在三江營入江,開始形成入江水道的雛形。到了1855年,黃河在河南的蘭陽(現今的蘭考)銅瓦厢决口向北流,終於結束了黃河奪淮的局面。
但是由於黃河奪淮帶來的巨大泥沙,淮河下游的河床逐漸抬高,所以大部分的河水已經不能再直接入海,而是通過入江水道進入長江,然後再有少部分經蘇北灌溉總渠和淮沭新河排出。也就是以下三條主要的出水通道:
(1)由洪澤湖經三河閘,通過入江水道到三江營,注入長江。洩洪量為12000秒立方米,占下游總泄洪量的54.5%。
(2)由洪澤湖出高良澗閘,經過蘇北灌溉總渠(1952年開挖的),通過射陽縣扁擔港進入黃河。
(3)
由洪澤湖出二河閘到楊莊水利樞紐工程,又分成兩支:一支經過新淮河(中山河)東出套子口入海,一支經過淮沭新河經過新浦匯入臨洪河入海。關於淮河入海口的變遷問題,大家是否明白了點?如果當年沒有杜充挖開黃河大堤,說不定如今的淮河兩岸還是一片繁華景象呢。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