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下發“野豬追殺令”!殺個猪這麼難?僅二十年何以氾濫至此?

安徽 79℃ 0
摘要:近日,全國多地野豬頻繁出沒,已成為致害範圍最廣、造成損失最嚴重的野生動物。安徽、四川、陝西等多地村民紛紛舉報野豬結隊下山覓食,而且吃完莊稼吃家禽。2021年4月以來,四川通江與野豬有關的村民理賠案件,已經高達707件,完成賠付金額已超過3.2萬元,預計賠付金額可能超過10萬元。而在杭州市淳安縣,人猪衝突更加嚴重。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淳安縣野豬致害農作物、經濟林、竹林、林下經濟等8520畝,直接經濟損失達千餘萬元。

近日,全國多地野豬頻繁出沒,已成為致害範圍最廣、造成損失最嚴重的野生動物。安徽、四川、陝西等多地村民紛紛舉報野豬結隊下山覓食,而且吃完莊稼吃家禽。為了保護莊稼,雲南西雙版納曾在農田設定電圍欄,四川廣元市落衣溝村也曾嘗試支燈籠、放搖滾樂等管道驅趕野豬。

2021年4月以來,四川通江與野豬有關的村民理賠案件,已經高達707件,完成賠付金額已超過3.2萬元,預計賠付金額可能超過10萬元。而在杭州市淳安縣,人猪衝突更加嚴重。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淳安縣野豬致害農作物、經濟林、竹林、林下經濟等8520畝,直接經濟損失達千餘萬元。

好在今年以來,國家林草局,已經在全國14個省份,開展野豬致害的綜合試點防控工作,要求各地調查評估野豬危害,有組織開展獵捕調控活動。

其中陝西將野豬禁獵期由原來的8個月縮短到2個月;四川省通江縣計畫到2021年底前殺750頭野豬;安徽省金寨縣則組成了20人狩獵隊,計畫在明年1月31日前,完成目標200頭限額的野豬獵捕。

但礙於人員專業性和槍支數量的限制,獵捕任務异常艱巨。甚至在四川通江的捕獵行動中,由於野豬攻擊性太强,使得一隻價值高達6萬元的獵犬不幸陣亡,而換來的卻只有8頭野豬屍體,可以說是損失相當慘重。

野豬為何這麼難殺?它的攻擊力有多强?

野豬是一種危險的動物,其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萬年前。作為一種中型哺乳動物,其稍大些的個體體重高達300公斤。我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野豬甚至能長到400公斤。但別看野豬體重大,它可不是什麼移動的肥肉塊兒,而是一身的腱子肉。

它們身材是前部粗壯、後部纖細,相當健美,完全不同於家豬那樣臃腫。囙此奔跑速度極快,可達每小時40-70公里,並且垂直起跳可達一米。囙此它們的力氣非常大,威脅程度甚至超過熊和老虎。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也不要因為關注野豬,就小看了家豬。別看家豬被人飼養後,經人工選擇變得臃腫,其體脂率也一直和人類中相當健美的個體相當。有研究表明,家豬的平均體脂率在15%左右,甚至一部分猪的體脂率僅有9.3%。可想而知,野豬有多麼健碩。

上圖:胖得像頭猪?人真的要向猪道歉,因為可能真的比猪胖。

除此之外,野豬的頭頸部强大、嘴長而有力,有利於拱土掘食,還擁有相當致命的武器——有一二十釐米長的獠牙。而且它們性情暴躁,極富攻擊性,可輕易將成年人撞成骨折,輕鬆將人骨咬斷,使得虎狼都要禮讓三分。然而,別看現在野豬如此氾濫,其實就在20年前還是“猪迹罕至”。

就在幾十年前,那時的物質還相對匱乏,吃不上肉是常事,囙此野豬自然而然地就被惦記上了。久而久之,人們的過度捕殺使得野豬也成了瀕危物種。

所以在20年前,國家便頒佈法律法規,將野豬列為“三有保護動物”。與此同時,隨著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等政策的展開,野豬不再受到人類的打擾。再加上沒有狼、華南虎等天敵,野豬的生活可以說是相當安逸。

重要的是,除了穩定的外部生存環境,野豬自身也非常給力。它作為一種雜食性生物,可以說從來不挑食,除了果實、植物之外,就連草根、腐肉、昆蟲、鳥蛋、老鼠、蜥蜴、蛇什麼的,也都吞得下去(野豬是天生不怕毒蛇的生物之一)。總之對野豬來說,想餓著是很難的。而且野豬的繁殖能力十分强大,往往一年兩胎,一胎可產8-12只仔猪。

囙此安逸的生存環境,加上野豬能吃能生的特點,使得野豬在短短二十年內,就發展出了讓我們頭疼的種群數量。據不完全統計,如今各地的野豬總數已超150萬頭。所以面對這樣棘手的情况,各地都下發了“野豬追殺令”。

專家表示,通過適地適量獵捕野豬,確實可以達到控制種群數量、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保證自然生態系統食物鏈結構完整性等目標。而且還能减少野豬危害人畜安全、損壞農作物事件的發生,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但獵捕行動還是要嚴格遵守法規,畢竟野豬是食物鏈上不可或缺一環,其自身也是其他動物的食物。此外,野豬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始終佔據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它在尋覓食物時,會用鼻子拱開土壤,使得枯枝落葉能被翻起來的土壤蓋住,從而有利於富集土壤腐殖質和改善土層結構,還能幫助疏鬆土壤,减少土地硬化的可能性。

此外,被野豬啃斷的樹木,又使得植物不會太過茂密,讓陽光順利照射至地面,給低矮植物創造了生存空間。而且人工干預往往是不得已而為之,效果也難以持久。囙此從長遠看,只有恢復生態系統和食物鏈的完整性,才能一勞永逸。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