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福:關於在寧夏發展文冠果產業的建議

宁夏 64℃ 0
摘要:寧夏是文冠果最適宜生長的地區之一,無論是氣候、土壤和海拔,還是地貌特徵都與文冠果的生物學特性相吻合,適宜大規模種植,產業化發展。而且文冠果喜光,寧夏光照充足,日照時間長,是文冠果種植的黃金地帶。馬成福表示,寧夏具有發展文冠果產業的有利條件和資源,他將與寧夏人民一起努力,把文冠果產業做大做强,帶動乾旱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奮力譜寫美麗新寧夏建設新篇章。

寧夏是文冠果最適宜生長的地區之一,無論是氣候、土壤和海拔,還是地貌特徵都與文冠果的生物學特性相吻合,適宜大規模種植,產業化發展。而且文冠果喜光,寧夏光照充足,日照時間長,是文冠果種植的黃金地帶。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ge)隸屬無患子科文冠果屬,落葉喬木或灌木,又名文官果、長壽果、天仙果、木瓜、僧燈毛道等,是被子植物繁茂時期的第三紀(約6500萬年前)遺留下來的我國特有的古老物種。文冠果壽命長達2000年,具有較强的適應性和抗逆(抗寒、抗旱和抗鹽鹼)能力。

文冠果全身都是寶,具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和生態價值,是樹木中的國寶,園林中的奇葩。它是我國特有的優良木本油料樹種,又是珍貴的旅遊觀賞植物,也是優良的木材樹種、水土保持樹種和常用保健中藥材。

文冠果種子含油率33.7%,種仁含油率66.8%。文冠果油是高級藥、食兼用油,是植物油中的極品,品質比橄欖油和油用牡丹油都要好。文冠果油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4%,易於人體吸收消化,有降膽固醇、軟化血管的作用,可降低膽固醇、降血脂。文冠果油富含大腦黃金神經酸(2.6%~5%),是心腦和神經系統健康的主要元素。國際公認神經酸將是21世紀最有前途的腦健康產品,含神經酸植物將獲得迅速發展。與其他富含神經酸的植物相比,由於文冠果在我國廣泛的適應性、較强的抗逆性和較快的發展速度,勢必會成為神經酸的重要資源。

文冠果茶有殺菌、消炎、止血、利尿、消食、消脂、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可治療失眠、痛風、腸胃炎、前列腺炎及“降三高”、减肥等,被廣大消費者被為“養生茶”和“長壽茶”。

由於文冠果在食品、藥用和保健等方面的作用,文冠果的開發和利用具有廣闊的前景。大力發展文冠果產業,可破解生態危機和食用油危機,促使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和諧健康發展。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文冠果油的開發和利用,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68號),明確將文冠果列為木本油料樹種。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發佈了《文冠果油》(LS/T 3265-2019)行業標準,拉開了文冠果大開發的序幕。

寧夏深居西北內陸高原,屬典型的大陸性半濕潤半乾旱氣候,雨季多集中在6-9月,具有冬寒長,夏暑短,雨雪稀少,氣候乾燥,風大沙多,南寒北暖等特點。由於寧夏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所以夏季基本沒有酷暑;1月平均氣溫在零下8℃以下,極端低溫在零下22℃以下。寧夏氣候的最顯著特徵是:氣溫日差大,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强,大部分地區晝夜溫差一般可達12-15℃。全年平均氣溫在5-9℃之間,引黃灌區和固原地區分別為全區高溫區和低溫區。

寧夏降水量南多北少,大都集中在夏季。乾旱山區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引黃灌區年平均157毫米。1995年引黃灌區年降水量203.7毫米,乾旱山區年降水量317. 8毫米。西海固:位於中國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是黃土丘陵區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陽、同心等七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統稱。這裡長年乾旱,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蒸發量卻在1000毫米以上,且多發各種自然灾害。

寧夏土地資源特點具有乾旱、半乾旱的區域特徵。土地資源類型複雜,自然條件差,土地生產力不高。土地質量地區差异性大。土地利用現狀是草地面積大,林地面積小,耕地面積位居其中。寧夏後備耕地資源總面積1067.3萬畝(淨面積),為現有耕地的60.7%,集中分佈在寧夏北部荒漠草原灰鈣土區那裡乾旱缺水,但光、熱、土等資源豐富。南部山區土地墾殖過度,農業生態環境質量下降,鹽池、同心風沙乾旱區,由於墾殖、采樵、挖甘草、超載過牧,各類沙化土地面積總計1000多萬畝,如不及早採取防治措施,後果十分嚴重。綜上所述,在寧夏種植抗旱節水的文冠果,這樣既能讓寧夏綠起來,又能上農民富起來[1]。

根據寧夏植物志記載,寧夏曾經廣泛的分佈著野生的文冠果樹種,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區各縣、賀蘭山、六盤山等地。在彭陽縣王窪林場有50平米面積的文冠果野生資源,最大株樹高5.5米,冠副6米、胸徑30釐米,花序25-40釐米,每株幼果多達20-35枚,但後期落果現象嚴重,至成熟時僅保留花序頂端一枚,直徑5-7厘米,內含種子8-16枚[2]。

寧夏曾在上世紀70年代末大量引種文冠果,但座果率低,“千花一果”,很久以來被認為是一種園林觀賞樹種。2008年前後,賀蘭山林管局科技人員採集賀蘭山文冠果種子進行繁育,由於種源地瘠薄,種子品質低等原因,繁育出苗率很低[2]。囙此引進高產文冠果種苗和先進栽培技術勢在必行。

文冠果歷來存在移栽成活難和“千花一果”等難題,西北文冠果基地從文冠果的“深根性”和“肉質根”這兩個重要特性入手,利用控水育苗、藥水泡根、泥漿蘸根和塑膠包根等措施,解决了移栽成活難的難題;他們從全國56個地方購買了文冠果種子進行雜交選育,發現哪一棵掛果早、掛果多就采下來,進行第二代育苗,一直進行了8代共20年時間,終於培育出了高產文冠果種苗,從而為文冠果的產業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西北文冠果基地培育的文冠果種苗移栽成活好,掛果產量高,被當地農民稱為一次投入、千年受益的“鐵杆莊稼”。他們帶領景泰縣正路鄉和靖遠縣若笠鄉等乾旱山區的農民種植文冠果,回收農民的籽種榨油,使農民有了比種莊稼高十倍的收入。短短幾年中,白銀市文冠果種植面積迅速達到了45萬畝之多,文冠果逐漸成為白銀市最具發展前景的特色林果產業。歷經2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奮鬥,他們培育的文冠果種苗,已經走出了甘肅,擴散到了西北、東北、華北,擴散到了四川、江蘇、湖北等南方地區,他們的高產文冠果正在神州大地處處開花結果[3]。

2020年春,西北文冠果基地與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合作,在沙漠邊緣地帶種植文冠果600棵,成活率達100%;與內蒙古翔源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西吉縣興平鄉楊百戶村旱山地種植文冠1200畝,成活率達93%以上;與紅寺堡區大河鄉烏沙塘村合作種植文冠果300畝,成活率達95%以上。現時,這些文冠果苗木長勢良好,將逐年開花結果。

6月18日,經寧夏中外經濟發展合作協會主席常務會議决定,聘任馬成福為寧夏文冠果總顧問。馬成福表示,寧夏具有發展文冠果產業的有利條件和資源,他將與寧夏人民一起努力,把文冠果產業做大做强,帶動乾旱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奮力譜寫美麗新寧夏建設新篇章。

寧夏總體特徵是乾旱缺水,土地貧瘠,生態脆弱,地理特徵是“兩山夾一河,三大沙漠包圍”。在寧夏,黃河被稱為“母親河”,賀蘭山被稱為“父親山”。黃河水滋潤著這片土地,賀蘭山阻隔了沙漠東移,護衛著這片平原。騰格裡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和毛烏素沙地三條旱魃,分別從西面、北面至東面包圍過來。

由此,寧夏在地形上可分為三大板塊:一是北部川區,受黃河水利滋養,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瓜果飄香,五穀豐登。二是中部乾旱地帶,受沙漠風沙侵害,乾旱少雨,風大沙多,土地貧瘠,生存條件較差。三是南部山區,因地理條件限制,山大溝深,溝壑林立,部分地域陰濕高寒,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稱,是國家級貧困地區之一。

俗話說:天下黃河富寧夏。黃河流出青銅峽後,由奔騰轉為浩蕩,形成了沖積平原,史稱“河套平原”。銀川平原處於河套平原西部,俗稱“西套”。自漢唐以來,這裡就開始開渠引水、開荒拓田,被譽為“塞上江南”。這裡各方面的條件都很適合農業發展。

中部乾旱地帶和南部山區因土地貧瘠,氣候旱寒,水源稀缺,生態脆弱,宜林不宜農,適宜種植文冠果。如果大量推廣種植文冠果,既可讓山川綠起來,又能讓農民富起來,還能有力保障銀川平原的生態安全,促使寧夏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和諧發展。

與寧夏接壤的甘肅省白銀市,在氣候土壤等多方面都不及寧夏南部山區,近年來文冠果種植面積迅速達到了45萬畝之多,逐漸成為白銀市最具發展前景的特色林果產業,這是我們可以學習借鑒的好地方。南部山區非常適合發展文冠果,六盤山上就有野生文冠果生長。那裡雖然土地貧瘠,山大溝深,農機操作不便,不利農業發展,但降水相對較好,利於文冠果生長。

《老子》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文冠果被老百姓稱為“一年種千年收的鐵杆莊稼”,如果種下文冠果,就種下了搖錢樹,使農民通過辛勤的勞動獲得豐收,就有了取之不盡的財富。文冠果抗旱耐活,經濟效益好,移栽後最二年就開始開花結果。經過西北文冠果基地雜交選育的高產文冠果結果早、產量高、效益好,旱土地、旱沙地和荒山荒坡荒灘均可種植,是退耕還林和精准扶貧的好樹種。

中部乾旱地帶主要包括中衛市和吳忠市,那裡乾旱缺水,是農業發展的最大制約,唯有發展抗旱節水的文冠果產業,才能走出一條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路子。

中衛市位於寧夏中西部,地貌類型分為沙漠、黃河沖積平原、臺地、山地和盆地五個較大的地貌單元,其中西北部騰格裡沙漠邊緣衛寧北山面積12萬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7%。中衛市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靠近沙漠,屬半乾旱氣候,具有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和沙漠氣候的特點。春暖遲、秋涼早、夏熱短、冬寒長,風大沙多,乾旱少雨。年平均氣溫在8.2~10℃之間,年均無霜期159~169天,年均降水量138~353.5毫米,年蒸發量1729.6~1852.2毫米,全年日照時數3796.1小時。其中,海原縣素有“十年九旱”之稱,是寧夏最乾旱的縣市之一。近年來,中衛極端乾旱事件頻繁發生,乾旱危害程度加劇,農業損失嚴重;土地沙化日益明顯,水資源緊缺,河源水流銳減,嚴重威脅著中衛人民的正常生活。

寧夏率先提出創建全國全域旅遊示範省區,成功獲批全國第二家全域旅遊示範省區創建組織。資料顯示,2017年,寧夏旅遊接待遊客突破3000萬人次大關,達到3103萬人次;全區旅遊總收入達到278億元,兩項名額10年內首次雙雙實現20%以上增長。預計旅遊總收入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超過8%,旅遊業進入自治區戰略性支柱產業行列。

2018年1月2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鹹輝在自治區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發展全域旅遊,提高景區景點和服務設施質量,推動旅遊與文化、生態的深度融合,建成一批特色旅遊鄉鎮、生態農莊和農家樂,打造精品旅遊線路,豐富旅遊產品供給,延伸旅遊產業鏈條,提高旅遊性價比,實現旅遊收入300億元以上。

寧夏的旅遊品牌和旅遊資源在中衛,毋庸置疑中衛沙坡頭是寧夏旅遊的火車頭。建議把中衛建成文冠果工廠化育苗基地,文冠果風景旅遊觀光景區,雙百萬畝文冠果農業種植觀光區,文冠果產品深加工及研發基地,最終把文冠果建設成為中衛乃至寧夏的龍頭產業,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新中衛!

美利紙業有20萬畝已經退化的白楊樹防沙林,可逐步改造成文冠果林地,這樣既進一步提升了生態環境的建設成效,還減輕了企業的開支和政府的環保補貼,新增了旅遊價值和經濟價值。白楊屬於耗水樹種,由於嚴重缺水,許多樹木正在乾枯退化。因為已經有了基本的水利設施,還加裝了滴灌,現在在白楊林帶中間再加栽一排文冠果即可,等文冠果長大以後再把已經枯萎的白楊林砍伐。

中衛市有100萬畝壓沙地,可建成百萬畝文冠果產業。由於長期單一種植硒砂瓜,出現作物死亡和沙地撂荒現象,建議在壓沙地種植或者套種文冠果,前期既有退耕還林項目補貼,也有硒砂瓜收入,後期有文冠果的長期收入。沙坡頭區南山檯子有10多萬畝壓沙地,水泵和滴灌齊全,但長期撂荒。甘肅省景泰縣有壓沙地種植文冠果的成功經驗可以借鑒學習,中衛的生態和生產條件都優於景泰,應該取得比景泰更好的經濟效益。

沙坡頭區甘塘有30萬畝荒灘,附近已經鋪設好麥草方格的還有幾十萬畝沙漠,將總面積增大至100萬畝,把這些土地都加裝上滴灌設施,水肥一體化設計種植文冠果。這樣既可以保證成活率,又可以讓樹長得快產量高。這百萬畝防風固沙林帶的建成,將徹底抵擋住西北方面的風沙,為中衛市區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麥草方格三年左右就會腐爛,而栽種上文冠果就徹底變成了森林,完全變成了人類的美麗家園。這樣的沙坡頭旅遊檔次將更高,景區面積將無限擴大,這樣的治沙成果將萬眾矚目,成為全世界沙漠旅遊勝地和治沙成果觀光景區。

沙漠化治理必須與沙產業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成功。沙漠缺水,植被稀少,風吹沙走,危害極大,先壓上草方格,再種草植樹造林,是循序漸進的方法。雖然草方格能够固定流沙,但壽命較短容易腐爛,往往前功盡棄。如果在草方格內再種上樹造成林,使其長期存活並繁衍下去,是固定流沙改造沙漠進一步的好方法。可種什麼樹需要認真考慮,種植高耗水的樹肯定活不了,即使種植抗旱節水的樹,如果只有生態效益卻沒有經濟效益,僅靠國家生態補貼或社會贊助,這樣的生態建設也難以為繼。只有種植文冠果,才能《把沙漠變成文冠果林海》[4]。

文冠果是高雅的觀賞植物,樹質堅硬,紋理美觀,具有很大的綜合開發潛力。株形優美,花色豔麗,香氣溢人,在五一前後開放,花期長達一個多月,作為庭院觀賞植物,大中型盆景植物,具有瘦、拙、豔、香的特點,且可人工控制樹型,創造各種奇景,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文冠果花序較長,有些長達30釐米,每一花序上都掛著大量的花朵。花朵由基部到頂端漸次開放,有的已絢麗奪目,有的卻含苞待放。花瓣粉白色,基部初為鹅黃色,以後逐漸轉變為紫紅色。飄柔的花序,白裏泛黃、黃中透紅、紅裏發紫的花冠在春風的搖曳中,如舞蹈中的裙裝,如飄揚中的彩帶,在嫩綠的新葉的襯托下的確豔麗奪目、光彩照人。

吳忠市地處寧夏平原腹地,地勢南高北低,境內多山和黃土丘陵。吳忠市地處西北內陸,屬中溫帶乾旱、半乾旱氣候地區,氣候乾燥,蒸發强烈,溫差較大,無霜期短,風沙較多。歷年平均降水量184.6-273.5毫米,僅有的一點降雨,集中在7月至8月,8月最多。農業主要用的是表層水,最需要春季降水,而林業只要有降水就可以蓄積利用,囙此那裡不適合搞農業,卻適合種植抗旱節水的文冠果。發展文冠果產業,既可以改善生態,封锁沙漠和乾旱的侵害,又可以增加農民收入,解决老百姓的生計問題。

賀蘭山脈山勢雄偉,若群馬奔騰,蒙古語稱駿馬為“賀蘭”。賀蘭山是寧夏的生態屏障,寧夏人民親切地稱為“父親山”,千百年來就像父親一樣一直護衛著寧夏。它是我國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對銀川平原發展成為“塞北江南”有著顯赫功勞。歷史證明,沒有賀蘭山就沒有沃野千里的寧夏平原,沒有賀蘭山就沒有繁華美麗的銀川城!它不但是我國河流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分水嶺,也是季風氣候和非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山勢的阻擋,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氣流的東襲,封锁了潮濕的東南季風西進,又遏制了騰格裡沙漠的東移,東西兩側的氣候差异頗大。賀蘭山還是我國草原與荒漠的分界線,東部為半農半牧區,西部為純牧區。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寧夏作為西北地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承擔著維護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努力實現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抓好生態環境保護都是題中應有之義,是我們必須扛起的重大政治責任,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內在要求[5]。

保護賀蘭山,就是保護寧夏,就是保護西北,就是保障全國的生態安全。在賀蘭山上推廣種植抗旱節水、又有經濟價值的文冠果,大力發展文冠果產業,可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和諧共進。據報載,2001年12月,在寧夏的賀蘭山樹林溝境內發現一處生長良好的文冠果。新發現的文冠果連片生長在山谷靠東的山坡上,大約有500多棵。樹幹呈奇特的扁圓形,樹心為紅色,果實黑色,形似核桃,皮厚堅硬,成熟後果殼自動爆裂。被當地羣衆稱之為“木瓜樹”的文冠果,在此地約有百年生長史[5]。

由於文冠果具有耐旱、耐寒、喜光的特點,以及防風固沙的作用和經濟效益好的優勢,而且寧夏擁有大面積的荒山、荒坡和荒漠,還有大片撂荒的旱土地、旱沙地,而且光熱資源非常豐富,是文冠果種植的黃金地帶。只有大量推廣種植文冠果,才可以把這些原來的劣勢資源轉變為優勢資源,破解生態危機和食用油危機,帶動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取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和諧發展。

西北文冠果基地歷經20年破解了“千花一果”難題,培育出的高產文冠果種苗,好水地種植第二年就開始開花結果。近年來文冠果籽價格每公斤20元左右,造林密度一般採用1.5米×2米株行距即畝栽222棵,三五年後即使每棵樹產籽1公斤,畝產也能達到220公斤;十年後即使每棵樹產籽5公斤,畝產也可達到1100公斤;等到密度太大時,再帶土移栽掉一排,變成3米×2米即畝栽111棵,每棵樹產籽10公斤,畝產就是1110公斤。套種採用1.5×4米即畝栽111棵,套種一定要選低杆和耗水少的作物,否則遮蔭和水澇都會對文冠果造成傷害。文冠果幼林實行林糧、林草或林藥間作,既可以新增經濟收入,提高幼林期林地的經濟效益,又起到了除草鬆土作用,如果間作豆類作物還可新增土壤肥力,可謂一舉兩得。

文冠果是新興產業,健康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還可以消除貧困,解决就業難題。文冠果初期產業有育苗、種植,文冠果觀光農業,文冠果風景旅遊等;加工產業有文冠果高級保健食用油、文冠果養生茶、文冠果飲料,以及文冠果傢俱、文冠果文玩、文冠果根雕等;深加工產業有文冠果製藥、文冠果美容等。發展文冠果將有效緩解生態危機和食用油危機,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不僅能新增寧夏山地作物的多樣性,還能起到綠化荒山、保持水土的作用,顯示出較高的生態效益,對於調節區域氣候,改善生態環境具有積極的作用,還能有力發展社會經濟,改善民生,精准脫貧,促使山區人民群眾過上小康生活。

總之,寧夏乾旱少雨,水土流失、植被退化嚴重,生態危機不容小覷。造林綠化是改善生態環境的最有效手段,而寧夏生態、綠化和林果產業當首選文冠果,這對寧夏經濟發展和根治鹽鹼地,以及徹底改善寧夏生態環境具有重大意義。發展文冠果產業是調整寧夏農村產業結構、治理水土流失和實現寧夏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中美貿易戰,使中華民族又到了最危險的時候!2017年,中國自產大豆1400萬噸,總進口9554萬噸,觸目驚心,而且都是轉基因大豆,說明中國極度缺乏食用油。大豆生產是非常耗費土地的,平均每生產一噸大豆需要8畝土地。這些進口大豆若是換成中國自種,要消耗7.6億畝的土地。而中國的農業耕地紅線是18億畝,拿出這些土地種大豆是不可能的。

文冠果是唯一能够戰勝美國轉基因大豆的武器。在整個北方,水地可以種,旱地可以種,荒山荒坡,沙漠戈壁都可以發展文冠果產業。文冠果喜光,喜歡沙壤土,是沙漠生長的好植物,是抗旱節水的油料樹種,能够在沙漠裏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現時,我國人多地少的衝突日益突出,把沙漠變成文冠果林海,不僅可以改變我國食用植物油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而且還能够騰出更多的耕地種植糧食,有效維護國家糧油安全[6]。

我國食用油缺口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依靠種植草本油料,90%以上的食用油是從油菜籽、花生、大豆等油料中榨取的,而草本油料畝產量低,抗灾能力弱,產量不穩,經濟效益差,從而影響了農民的種植積極性。而文冠果屬木本高級油料,生產用工少,產量高,抗灾能力强,產量穩定,經濟效益好,是“一年種千年收的鐵杆莊稼”!現時,我國人多地少的衝突日益突出,把旱沙地、旱土地和荒山、荒坡、荒灘,甚至沙漠、戈壁變成文冠果林海,不僅可以改變我國食用植物油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而且還能够騰出更多的耕地種植糧食,有效維護國家糧油安全。

食用植物油的優劣主要看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橄欖油90%,文冠果油高達94%,為世界之最,是頂級的高級保健食用油,它還是“心腦同治”的藥食兼用油,被稱為“食用油之王”和“大腦黃金”。文冠果油所含不飽和脂肪較為穩定,比山茶油、牡丹籽油、橄欖油等高4~8%,其飽和脂肪的含量比橄欖油低1.78倍,比花生油低1.9倍。它的品質是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望塵莫及的,其藥用保健價值也是橄欖油、山茶油、牡丹籽油等無法比擬的。

埃及是一個沙漠國家,沙漠乾旱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96%。全國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乾旱少雨,氣候炎熱乾燥,年降水量不足30毫米。從亞歷山大至利比亞國境的西北海岸沙漠,年降水量為120-150毫米,並有淺層地下水,他們在固沙中廣泛栽植了橄欖和無花果。在西奈半島西北海岸沙丘地年降水量為100-150毫米,他們也運用先進科學技術種植橄欖和金合歡等,進一步向知識密集沙產業方向發展。

勤勞智慧的埃及人民,歷盡數十年的艱苦奮鬥,沙漠治理已大見成效。昔日的茫茫無邊沙海,如今變成鬱鬱蔥蔥的綠洲。埃及治理沙漠的成功經驗,為世界上所有的沙漠化國家做出了光輝的榜樣。他們治理沙漠的成功之處就是因為他們選用了兼具生態效益和經濟價值高的橄欖、無花果和金合歡等樹種。橄欖屬於木本油料樹種,是很好的經濟樹種。橄欖油大家都知道,是很好很貴的食用油,囙此他們的路子就走對了,他們沙漠化治理是與沙產業結合在一起的,囙此是成功的,是永續的[7]。

文冠果是一個古老的樹種,但卻是一個新興的產業,而橄欖油則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老產業,我們通過橄欖油產業在埃及的發展奇迹,看到了文冠果的未來,看到了文冠果產業無限光明的發展前景。如果文冠果能够在寧夏大力推廣種植,建立一個山川秀美的寧夏就不再是夢想。

寧夏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發展滯後,發展文冠果產業,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催生新型綠色新能源產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多贏的目標。

文冠果象徵著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她歷經災難卻堅強不屈、欣欣向榮,凝聚著中華民族頑強拼搏的精神和文化。她是美化北國大地的希望,她是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力量,她是解决食用油危機的源泉,她是健康炎黃子孫的母乳,她是造福中華民族的神樹,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寶。

參考文獻:

[1]梅成瑞.寧夏土地資源特點與承載能力的估算

[2]耿峻.對我區文冠果良種發展的思考.寧夏林業通訊,2008,7(2):32-33

[3]馬海博.文冠果產業發展瓶頸與解決方法.甘肅林業,2020(3):31

[4]寧夏日報.把賀蘭山作為一個整體來保護,寧夏日報,2019-5-24:1

[5]楊小琳.寧夏賀蘭山發現野生“文冠果樹”.新華網,2001,12

[6]馬成福.中美貿易戰拷問:誰來養活中國人.雲同盟,2018

[7]馬成福.把沙漠變成文冠果林海.馬成福文冠果的部落格,2019-8-1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