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首富往事:辣條打敗了火腿腸

河南 62℃ 0
摘要:1998年,受洪水影響,湖南省平江縣製作醬幹的原材料大豆大幅漲價,人們著急了。正是這個小夥子——劉衛平,在漯河創立了“衛龍”品牌,並將辣條變成了全民小零食。11月14日,衛龍美味通過港交所聆訊,距“辣條第一股”又近了一步,劉衛平已經成為了新的漯河首富。而雙匯的“掌舵者”萬隆,不僅丟了漯河首富的寶座,還因“父子恩怨”引發廣泛討論。不過,隨著衛龍衝刺上市,漯河首富已經易主了。

來源:市界

ID:ishijie2018

作者:雷彥鵬

編輯:劉肖迎

1998年,受洪水影響,湖南省平江縣製作醬幹的原材料大豆大幅漲價,人們著急了。因為醬幹是當地最常見的美味小吃,也是重要的產業。

老師傅們設法找尋大豆的替代品。他們發現,麵粉比較便宜,供應也較充裕。於是,老師傅們在被動中,創造出了一種麻辣麵筋。這便是“辣條”最開始的模樣。

次年,一個20歲的小夥子,帶著打工攢的錢與辣條的配方,一路北上,從平江到長沙,再到鄭州,坐上2153次列車,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漯河。

辣條的故鄉是平江,不過,將辣條做成巨頭的商業故事,卻發生在漯河。正是這個小夥子——劉衛平,在漯河創立了“衛龍”品牌,並將辣條變成了全民小零食。

可能誰都沒想到,20年後,“衛龍”竟然使漯河的老品牌“雙匯”都略顯失色。

11月14日,衛龍美味通過港交所聆訊,距“辣條第一股”又近了一步,劉衛平已經成為了新的漯河首富。而雙匯的“掌舵者”萬隆,不僅丟了漯河首富的寶座,還因“父子恩怨”引發廣泛討論。

要說2021年“中國食品名城”漯河的商業故事,那主角必定屬於萬隆與劉衛平。

Made in漯河

漯河位於河南省中南部,沙河、澧河在漯河市區交匯並穿城而過。據說,“雙匯”就是囙此而得名。

萬隆一手締造了“中國肉類加工第一股”雙匯發展,以及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業萬洲國際,在漯河無人不知萬隆。大兒子萬洪建曾評估萬隆:“在漯河就是一個神”。

(雙匯發展董事長萬隆)

依靠這兩家行業龍頭,萬隆已經當了多年的漯河首富。在2020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上,他的財富為110.8億元,依然穩居漯河首富。

不過,隨著衛龍衝刺上市,漯河首富已經易主了。

在10月底發佈的2021胡潤百富榜上,衛龍的實際控制人劉衛平、劉福平兄弟倆,首次登上富豪榜就以黑馬之勢並列成為漯河首富,同時還躋身河南富豪榜第二,僅次於“養豬大戶”牧原股份的實控人秦英林、錢瑛夫婦。

劉衛平、劉福平的財富均為280億元,合計達560億元,而萬隆、王梅香夫婦的財富為90億元,遠不及前者。

要說年齡,萬隆已經81歲,大兒子萬洪建52歲,次子萬宏偉也已48歲,而劉衛平、劉福平兄弟倆比萬隆的兩個兒子的年齡還小,一個42歲,一個39歲。

萬隆是土生土長的漯河人,劉衛平是來自湖南的“外鄉人”。即使在漯河,一個賣火腿腸、殺豬,一個賣辣條,在公開場合兩人都甚少露面,也沒有太多交集。但是,就是這麼個年輕後生“搶走”了萬隆的首富寶座。

巧合的是,劉衛平當年之所以來漯河創業,正是聽說了雙匯的大名。

雙匯的前身是漯河肉聯廠,在其連年虧損而瀕臨破產時,萬隆改變了這個國營老廠子的處境。高中還沒畢業時,村裡徵兵,萬隆就入伍當了鐵道兵,復員後,進了漯河肉聯廠。1984年,廠裡職工“票選”廠長,44歲的萬隆全票當選。

當上廠長後,萬隆打破鐵薪水、清除關係戶,通過一系列鐵腕治理,廠子很快就實現了盈利。1992年,肉聯廠的第一支火腿腸誕生,萬隆將其命名為“雙匯”。之後,萬隆以肉聯廠為覈心,組建並成立了雙匯集團。

已經積攢了足够家底的雙匯,請來葛優與馮鞏代言。那個年代,電視廣告+藝員是行銷的法寶。果然,盛况空前,雙匯火腿腸“商場超市有,大街小巷有,鄉里村裡有”。

1998年,脫胎於雙匯集團的雙匯實業(即現在的雙匯發展)在深交所上市,“中國肉類加工第一股”正式誕生,58歲的萬隆已初嘗成功滋味。而此時,遠在平江的劉衛平,拿著打工攢的錢,看著家鄉遭受洪水的重創,幻想著離鄉創業。

劉衛平找來一幅地圖,沿著交通骨幹劃了一下,圈定了鄭州和漯河,但最終選擇了北上漯河。“聽說那邊食品企業非常多,特別是有個雙匯。大家都知道,雙匯火腿腸做得非常好,我也要去那裡。”

落脚漯河後,劉衛平偶然間發現了一種叫牛筋面的食物,並找到了生產牛筋面的小作坊。交押金,改模具,一個星期後,產品出來了。“我們加了點焦糖和辣椒面,變成一種咖啡色的產品,有點像鱔魚,於是就起名叫‘鱔魚條’。”

劉衛平說,後來因為名字寫起來比較麻煩,就改成了“魚條”。2002年,改進設備,擴大產量。被“魚條”辣爽了的人們,逐漸開始稱之為“辣條”。

劉衛平申請了衛龍商標,還成立了漯河平平食品有限公司。

自此,擁有了姓名的衛龍辣條,瘋狂的地推。之後,又降低辣度、改成小包裝、找藝員代言,越來越受歡迎。

在選擇較少的年代,Made in漯河的雙匯火腿腸與衛龍辣條,都抓住了人們的胃。如今,已經成為漯河名片的雙匯與衛龍,又多了關於財富的故事。

兩個家族,兩種風格

雙匯與衛龍有一點很相似,那就是都有很强的家族内容。

在衛龍,劉衛平為公司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弟弟劉福平為執行董事兼總裁,上市前,兄弟倆合計持有衛龍92.17%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當年,劉衛平是先到的漯河,當產品定了下來後,他讓弟弟從家鄉帶人到漯河,開始了創業。

衛龍的高管中還有多位劉氏兄弟的親屬:副總裁劉忠思,為劉衛平及劉福平的堂弟;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兼副總裁彭宏志,是劉忠思的表兄;執行董事兼副總裁陳林,是劉忠思的表弟。

衛龍是兄弟組合,而雙匯現在是父子搭檔。

雙匯的發展歷程有些曲折,萬隆有幾次重要的資本運作,使得雙匯的實際控制人變更了多次——從國資到外商獨資,再到以萬隆為首的雙匯管理層和員工控制。

2013年,注册於開曼群島的雙匯國際斥資71億美元,“蛇吞象”式並購了美國最大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猪肉企業——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食品公司。2014年,雙匯國際更名為萬洲國際,並且在綜合上百家所屬公司後在香港上市。

(萬隆與史密斯菲爾德公司總裁C. Larry Pope出席新聞發佈會)

萬洲國際為雙匯發展的間接控股股東,而這兩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變成了在英屬維京群島設立的興泰集團。

明面上,萬隆是萬洲國際與雙匯發展的掌舵者。但是,通過境內外層層注册的公司,仍然不能清晰地看到萬隆家族對這兩家巨頭企業的具體持股情况。

興泰集團的三名登記股東作為受託人,通過信託安排代表包括公司及其關聯方在內的員工持有興泰集團,而受益人通過員工持股計畫取得受益份額。截至2020年年末,受益人中持有受益份額最大的為萬隆,其共持有的受益份額約45.55%。

從今年6月份開始,隨著萬隆與大兒子萬洪建的“陳年衝突”的公開,曾經被認為是萬隆接班人的萬洪建,被免除職務。隨後,二兒子萬宏偉獲得重任。

8月份的人事調整後,在雙匯發展,萬隆為董事長,萬宏偉為副董事長,郭麗軍、馬相傑為非獨立董事;在萬洲國際,萬隆為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提名委員會主席,萬宏偉為執行董事兼董事會副主席,郭麗軍從首席財務官升職為行政總裁。

不過,在管理風格上,這兩個家族大不相同。

在雙匯,萬隆很強勢,說一不二。在漯河,人們對萬隆如是評估:“頭髮少,頭皮硬”。萬洪建此前稱,全家都怕萬隆,“我其實一直在小心翼翼夾著尾巴做人”。

在萬宏偉獲得重任後,萬洪建隔空提醒他三個注意事項:“不說話!不說話!不說話!”而對於同時獲得重任的雙匯“老臣”郭麗軍,萬洪建則稱,綜合素質不行,但是非常聽話,“老闆說對就是對,老闆說錯就是錯”。

相較於萬隆的強勢以及父子的矛盾重重,衛龍的兄弟組合似乎更默契。

劉衛平負責公司整體戰畧,劉福平負責整體經營管理。《河南商報》曾報導稱,主抓業務的劉福平對於市場極為敏感,光手機上的打車軟件就下載了好幾個,目的是體驗新東西、研究互聯網企業的玩法,來尋找靈感。

“一個抬頭看天指點方向,一個低頭幹活專心經營。”這是衛龍內部人士對他們的評估。

有衛龍員工曾告訴《新京報》,“董事長和總裁為人都很低調,他們很重視學習,經常給我們安排培訓,內容是偏商業和管理方面的,鼓勵我們不斷提升自己。”

此前,劉氏兄弟的學歷引起過討論。劉衛平是高中畢業,不過,2017年,劉衛平和劉福平畢業於西南大學,二人通過線上課程在西南大學主修行政管理。

首富的鎧甲與軟肋

2005年,漯河被評為“中國食品名城”,而且,其也是第一個“中國食品名城”。

彼時,衛龍尚未壯大,為獲得這個稱號做出大貢獻的是雙匯、匯通、南街村、奧的利等企業。其中,雙匯尤為閃耀,幾乎處處都是褒獎之聲。

那一年,雙匯發展主營業務收入達到了134.6億元,高溫肉製品已發展成為具有絕對競爭力的國內第一品牌,低溫肉製品通過全國的運作實現了規模的快速擴張。此外,雙匯冷鮮肉還開創了中國肉類品牌,結束了中國賣肉沒有牌子的歷史。

不過,2011年,受“瘦肉精”事件衝擊,疊加產品結構陞級和銷售終端鋪設不及預期,肉製品銷售一蹶不振。“火腿腸王者”雙匯,突然不香了。

直至2012年,雙匯完成重組方案,並確立大力發展低溫肉戰畧,公司的業績才有了較大起色。不過,很快,增長又回歸平淡了。

截至2020年,雙匯發展的屠宰業務營收占比已經超過了65%,而肉製品業務早已不是公司最覈心的業務了。不過,公司的利潤來源依舊是肉製品,因為肉製品的毛利率遠高於屠宰業的毛利率。

近些年,雙匯發展肉製品的銷量幾乎已停止了增長,收入也增長艱難,而屠宰業還深受行業週期影響,並不穩定。

如果說雙匯是漯河的舊名片,那麼,衛龍便是漯河的新名片。

在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前夕,衛龍完成了Pre-IPO輪融資,這也是其首次引入外部資本,由CPE源峰和高瓴領投,紅杉中國、騰訊、雲鋒基金等知名機构跟投,融資金額5.49億美元,合計持股5.85%,投後估值超600億元。

從5月12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6個月後,衛龍的IPO未有新行程。根據相關規則,遞錶時間超過6個月未獲批,其招股書就會失效。11月12日,衛龍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11月14日,衛龍通過港交所聆訊,離上市更近了。

作為辣味休閒食品這個細分行業的龍頭,衛龍似乎很被資本看好。不過,從銷量來看,2018年至2020年,衛龍調味面製品銷量的增速在放緩。

如今,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了,選擇也越來越多了,不管是火腿腸還是辣條,對人們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往昔。不過,衛龍和雙匯有自己的“鎧甲”。

作為各自領域的龍頭,可以用提價填銷量的“坑”。雙匯與衛龍也都是這麼做的——雙匯肉製品已多次提價,衛龍的辣條產品同樣在提價。

然而,這並不能給業績帶來持續有效的增長。近些年,雙匯發展業績起起伏伏,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均為負增長。而衛龍2021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同樣是負增長。

在傳統的主營業務之外,新業務難以扛起增長大旗。

雙匯發展10月時稱,公司肉製品消費亟待陞級轉型,新產品將圍繞餐飲主食工業化,開發中華菜肴等系列產品;圍繞火鍋食材等,開發速凍系列產品……

而衛龍,除了辣條,還開發了各種各樣的產品,如魔芋爽海帶、麻辣土豆片、泡椒脆笋等素菜小吃,還有泡椒鳳爪、香辣小魚仔、魚丸、小香腸、小雞腿等。

管理大師查爾斯·漢迪指出,“任何一條增長曲線都會滑過抛物線的頂點”,第二曲線必須在第一曲線到達巔峰之前就開始增長,只有這樣才能有足够的資源(金錢、時間和精力)承受在第二曲線投入期最初的下降。

雙匯與衛龍的新業務,出現的似乎有點晚了,而且新賽道擁擠。這很可能就是它們的“軟肋”。

劉衛平的名字曾出現在某商學院學員名單中。同期的營員還有王夫也(華誼兄弟)、陶石泉(江小白)、李冰冰(演員)等人。

萬隆不一樣。以前在漯河的時候,萬隆有一個習慣,每天早上都要去工廠轉一圈,環視他的猪肉帝國。萬洪建稱,近兩年,萬隆住在香港,平常直接接觸的只有貼身秘書沈瑞芳、保鏢等寥寥數人,而糟糠之妻仍在漯河。

參考資料:

《從“國貨潮品”到“全球零食”》,河南日報

《辣條界“扛把子”要從河南走向世界》,河南日報

《萬隆辭任總裁!萬洪建:恭喜弟弟,我不會回萬洲,計劃賣猪頭肉》,新京報

《第二曲線》,機械工業出版社,查爾斯·漢迪著,苗青譯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