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百年征程不朽史詩,開啟偉大事業嶄新篇章。
連日來,黨的十九届六中全會精神在全市專家學者中持續引發强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覈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幹、勇毅前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融匯百年征程的初心使命 鑄就世紀偉業的壯闊史詩
這是一個百年大黨邁向未來的進軍號角和繼續奮鬥的行動指南,銘刻著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歷史自覺,記錄著一個古老民族堅定不移奮進的身影。
“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應充分認識黨的百年奮鬥取得的重大成就,堅定黨的歷史自信;準確把握百年黨史得出的寶貴經驗,用好黨的歷史啟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偉大號召,肩負起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市委黨校副校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王永立表示,市委黨校切實增强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研究好、文宣好、闡釋好六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認真抓好學習領會、及時融入教學培訓、加强研究文宣闡釋,確保六中全會精神在全市黨校系統落地落實。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回望黨的百年征程,黨的歷史和現實始終都在昭示著堅持人民至上這個顛撲不破的深刻道理。”天津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張永路說,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黨的歷史和實踐一再證明,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們黨就能始終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
汲取智慧力量和寶貴經驗 培育擔當有為時代新人
中國青年的命運,始終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行程緊密相連。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作為一名高校思政課教師,我要系統學習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與覈心要義。”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程斯宇表示,將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和寶貴經驗,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並將其進一步融入思政課堂,積極創新宣講形式,引導青年學生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决定性意義,堅定“四個自信”、厚植家國情懷、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領悟全會精神、從中汲取奮進力量。”全國思政課教學榜樣、天津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朝陽教授表示,要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學生,引導大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不移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提升全社會凝聚力向心力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特別是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推動文化建設取得重大歷史性成就。
“文化軟實力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天津社會科學院倫理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卓說,在新發展階段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鑄就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響力的中華文化軟實力,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做好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三大要務。相信隨著我國現代化行程不斷向前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必將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黨的十九届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决議》,是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天津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邢紅梅表示,要採取多種形式,學習好、文宣好、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届六中全會精神,及時將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課堂和課程建設中,引導大學生入腦入心、見行見效,堅定“四個自信”,肩負起“強國一代”的使命擔當,做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