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如同一把金鑰匙,鑲嵌在上海版圖的中央,隨著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畧,資源在這裡彙聚,從這裡輻射。作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核中核”“極中極”,這片373平方公里的沃土,處處蘊藏著潜力,時時充滿著機遇。
搭建長三角都市聯動平臺,調動區域資源共建共用,打破部門壁壘,構建協同發力的共同體,成為當前閔行上下最强共識。基於此,閔行區委積極順應新時代、新形勢、新發展,踐行“人民都市”重要理念,以都市基層黨建“515領航工程”為引領,以“一南一北”為戰畧,提升覈心優勢、深化產城融合,細化形成“强化黨的領導覈心地位的領航覈心、擴大黨的覆蓋面的領航載體、培育基層幹部的領航隊伍、突出黨建政治功能的領航功能和啟動黨建最小肌體的領航細胞”五大系統工程,在都市基層黨建領域開啟了新的探索與實踐,讓閔行離世界更近。
高品質發展
“黨建紅”遇見“樞紐藍”
“樞紐黨建”,是“黨建紅”遇見“樞紐藍”,發生化學反應後的“產物”,而這最早發生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初的生物醫藥產業鏈上。生物醫藥產業是長三角地區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之一,也是上海重點鼓勵、閔行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這個產業的發展造成很大衝擊。
“產業鏈、供應鏈難以協同,是當時最大的‘攔路虎’。一臺小小的過氧化氫霧化消毒機啟動後,能够對100平方米的室內空間直接起到消毒作用。剛開始復工的時候,我們接到的訂單很快達到1000多臺,但當時我們的月產能最多只有300臺。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原材料和配件的供應問題。但我們的配件供應商還沒復工,產能面臨大幅縮減的困境。”長三角醫藥產業鏈黨建共同體發起組織之一的東富龍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危機面前,產業鏈上的企業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關係更加凸顯。在此背景下,閔行區委加速推進產業鏈黨建工作的探索,指導東富龍黨委聯合長三角醫藥產業鏈上的40餘家組織黨組織結成了黨建共同體,組織發動上下游企業“抱團作戰”。很快,阿科瑪雙氧水公司向東富龍伸出了援手,雙方公司開展應急合作,加班加點安排生產,並優先安排物流配送,解决了供應配套危機。短短2個月,黨建共同體成員單位在產學研銷方面達成合作金額近5億元。
以此為起點,閔行區委組建區級生物醫藥產業鏈黨建聯盟,構建大浦江、大零號灣、大虹橋3條產業分鏈,成立政企服務、金融服務、產學研用3個專委會,推動區域產業、科技、資本、人才精准對接、深度融合。同時,立足“核中核”“極中極”定位,出臺《關於聚焦虹橋商務區推進樞紐黨建 助力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實施意見》,創新探索“樞紐黨建”,以“黨建紅”串起發展鏈,全力打造“全方位、寬領域、多形態”的黨建格局,有效突破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過程中的“三個瓶頸”:
一破“統而不聚”。參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的組織部門,有26市組成的長三角城市群,也有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周邊的4個區,同時還有商務區中的企業以及各個政府部門。大家目標一致,各管一攤。“樞紐黨建”的第一件事,就是搭平臺。在閔行區域內,組建“樞紐黨建”共同體,把25個與樞紐建設關係最密切的部門牽引到一個平臺上,整體推出十大直通樞紐共同行動,重點打造的虹橋國際人才資源服務中心已基本建成,可提供人才引進、居住證積分、留學生落戶、就業服務、社會保險、工商稅務等服務事項,實施的“虹領服務團”項目已對接百家知名企業,把黨務、招商、市場、稅務、人才等服務綜合起來,即將點對點進企業服務。在閔行區域外,攜手長三角城市群中的7個,建立了80個樞紐研修點,打通都市連廊,為推動跨區域人才交流與都市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破“聚而不專”。聚在一起後,還要幹在一起,找到合適的合作項目尤為關鍵,否則依然你是你、我是我,成為不了“我們”。以往長三角的聯盟組建了不少,但以凝聚共識居多,實際項目較少。通過“樞紐黨建”平臺牽線,近兩年,閔行陸續與長三角都市達成項目化合作,推出了教育評估都市聯盟、技術市場協同平臺、醫藥產業鏈黨建聯盟、人工智慧黨建聯盟等一批合作項目。比如,長三角人工智慧黨建聯盟已經覆蓋服務超過1600家人工智慧相關企業。
三破“專而無感”。“樞紐黨建”的成效怎麼樣,是不是新瓶裝舊酒,企業和羣衆的感受是最直接的。通過牽動區級部門與企業對接,聯動長三角,組織40家區重點企業參加“2021年長三角地區高校畢業生擇業招聘會”,招聘500人。開展本區企業跨省通辦業務需求調研,通過線上設立長三角“一網通辦”專區、線下開設專窗及自助機互值等形式,實現首批39項政務服務事項“异地通辦”。
高效能治理
“四層網”匯成“幸福圈”
作為閔行重要的“對外視窗”,位於梅隴鎮的南方商圈有著20餘年的發展歷史,集中了11個商業商務板塊、10幢辦公樓、4個商場、6個社區,周邊還有兒科醫院,每天車水馬龍、人流繁忙,停車成了一個“大問題”。調研發現,不僅商圈停車難,毗鄰的兒科醫院、6個社區都存在同樣的問題。
為此,片區網格將收集迴響的停車問題作為重要議題,提交鎮領導牽頭召集片區成員、職能部門、駐區組織等多方聯席議事,統籌考慮片區內停車位的合理佈局,通過設定電子實时車流及車庫車比特指示牌引導車輛停車,協調部分社區與兒科醫院、街面車位錯峰停車,基本解决了南方片區的停車難問題。
問題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妥善解决,源於梅隴鎮率先在南方片區試點推進的網格化黨建。按照大中小微“四級網格”架構,在鎮黨委一級大網格下,設立南方片區中網格,片區內又進一步細化劃分為7個居村小網格,1個街面小網格,1個拓展小網格,以及91個責任塊微網格。同時,下沉黨群、警察、綜治、城管、房管辦、安監所、市場監督所、衛生監督所等“8+X”力量,實現片區內大小事務有人管、合力管。遇到像停車難這樣的突出問題,就省了逐級彙報的流程,由鎮領導擔任的網格長直接牽頭片區內各部門共同處置,原來需要一周解决的事,現在往往1—2天就能快速得到處置。“有了這樣一個黨建網格平臺,暢通了上下左右的連接通路,我們就可以第一時間瞭解需求,共亯資源,快速便捷地解决問題,讓大小事不出片區。”梅隴鎮綜合黨委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據瞭解,閔行區還在新虹街道、七寶鎮、顓橋鎮等開展了這項工作的試點,在原有居村等基本網格的基礎上,結合都市運行“一網統管”,將黨的組織體系建設嵌入都市治理體系,通過優化組織設定、完善治理架構、下沉資源力量、凝聚共治合力,推動“黨建網”“治理網”“服務網”“警務網”等多網合一、功能融合,構建“組織建設在網格、問題解决在網格、群眾滿意在網格”的都市精細化治理體系。
與此同時,網格化黨建還在服務圈上“深耕細作”,建設以社區黨群服務陣地為覈心的“家門口”服務體系,形成了區-街鎮-片區-居村(樓宇)等全方位佈局的789個網站,將政務服務、文體服務、生活服務、企業服務、為老服務等各類服務資源直接下沉綜合到各黨群服務網站,讓居民、白領能在組織周邊、社區門口就享有一站式的“幸福圈”。
家住梅隴的童玲一家,就是這個“圈子”的受益者。每個週末,她都會帶著孩子來到家門口的梅隴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這裡開展延時服務已有多年,週末都為周邊居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我的孩子特別喜歡聚‘隴’鐘書活動,每週六都有作家來分享親子閱讀,能學到很多知識。孩子上課的時候,家長也能參加黨群服務中心的其他活動,比如瑜伽、手工課等,非常有意思。”童玲對家門口的這項公益服務讚不絕口。作為延時服務的受益者,從事教育行業的童玲還主動報名成為志願者,她帶著周邊的一群年輕父母,教孩子們讀繪本、做手工,交流育兒心得。“這裡就像歡樂的海洋,不光是孩子,家長也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天地’。”
高品質生活
“好管家”聯結“好生活”
長期以來,“物業費漲價”是社區治理中的敏感話題,許多社區特別是老舊社區多年未調價,而在閔行,有一個社區卻把這件難事做成了。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個社區竟是有著“社區航母”之稱的上海康城。
總面積約208萬平方米,總規劃戶數1.25萬戶,實際居住人口逾4萬人,作為上海最大的居住社區,曾經的康城是髒亂差、各種衝突集中爆發的“老大難”社區。今年65歲的朱許靜12年前從市區搬過來,一開始她都不好意思跟親朋好友說“住在康城”,因為“社區環境亂,群租多,還有小偷‘光顧’”。
不過,這幾年來,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7年開始,閔行在全市範圍內率先探索“紅色物業”,以居民區黨組織為覈心,推進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三駕馬車”協同運轉,有效扭轉了物業服務滿意度低的情况。
“做好社區治理,我始終堅信一條,那就是黨建引領。”康城社區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健全了人選把關機制,賦予居民區黨組織“人選建議權”“結構建議權”和“資格審查權”。“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選聘物業公司,在物業企業建立黨支部。”
在康城社區黨委的指導下,社區物業黨支部推出了“物業黨員接待日”等一系列特色項目。同時,對收費標準、服務規範、班組“流動紅旗”評比等進行公示,主動接受業主監督並及時整改。這些舉措大大提升了物業管理服務的水准,社區的軟硬體環境也有了質的提升。在莘莊鎮公佈的物業“紅黑榜”上,康城社區物業多次居於榮譽榜前列。
“物業服務質量提升了,居民有了獲得感,物業費提價也就有了‘群眾基礎’。”最終,業主高票通過物業費提價和物業公司續聘,物業費由1.5元/平方米提至1.9元/平方米,“現在,物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更高了,社區環境也越來越好,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
如今,上海康城的面貌煥然一新,居民滿意度大幅提升,有些搬離的居民又重新搬了回來。“這裡每天都有新變化,居住在康城越來越舒心!”朱許靜笑言,“現在,我會自豪地說,我家在康城,歡迎來做客!”
物業離不開科技賦能。在“紅色物業”實踐中,新虹街道率先推進“智慧安居”工程,近萬個智慧烟感設備實現高層樓棟全覆蓋,智慧消防栓、違停地磁感應、防高空拋物抓拍、樓道堆物感知……依靠這些遍佈社區的“神經元”和房管條線數據歸集,“智慧安居”平臺描繪出了一幅數位社區新圖景。
眼下,閔行區還建成新時代黨建引領物業治理創新實踐基地,打造“紅色物業”學院,推動基層黨建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為實現超大都市高效能治理、創造高品質生活提供助力。據瞭解,現時閔行區1076個社區100%參與“紅色物業”創建,創建達標率80%,200個社區成為示範社區;530個符合條件的業委會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100%覆蓋,268家物業服務企業組織覆蓋率69.4%。社區物業服務調查顯示,80%羣衆對物業服務表示滿意,90%認為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美好生活合夥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暢想未來的閔行,令人神往。在這裡,創造力競相迸發,創新成果充分湧流,世界級會客廳聯通四海,國際範新地區人聚萬邦,人人都有圓夢的舞臺;在這裡,建築更有品質,都市更具韌性,綠樹成蔭,鮮花盛開,每一個角落都會遇見愛心和友善;在這裡,欣賞一流的文化展演不再需要奔赴遠方,家門口就可以閱盡繁華,感悟鄉愁,輕盈、感性、愉悅是我們的烟火日常;在這裡,每個人都深切感受到“都市,讓生活更美好”。離世界很近,距未來不遠。閔行未來,值得期待!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