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有無屠蜀,數百年來爭論不止,其實看此證據,答案不言自喻

四川 80℃ 0
摘要:《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中寫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說明了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是能够走在一起的,如果人與人之間沒有這種緣分的話,他們交往也只能是徒勞。對於張獻忠有無屠蜀,人們也一直爭論不止。那麼這個張獻忠屠蜀事件幾乎讓四川人幾近滅絕,也就不會有抵抗。所以也就是說“張獻忠屠蜀”是實,只不過他並沒有把蜀地人民都殺光。不過事實上是張獻忠就算沒有屠盡所有的人民,他的罪惡都是不值得被被原諒的。

引言

《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中寫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說明了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是能够走在一起的,如果人與人之間沒有這種緣分的話,他們交往也只能是徒勞。

所以也就說明了如果要去和被人交往,就必須找到有同樣的興趣的人,兩個人如果抱負相同,那麼未來的各做也就是非常光明的。在歷史上,有一個人曾經對四川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但是他手下卻有一批十分忠心的人,就算他做了很多的壞事都一直跟著他幹,所以最終導致他犯下滔天大錯。

但是現如今卻有很多人對他的罪行進行開脫。對於張獻忠有無屠蜀,人們也一直爭論不止。根據資料顯示張獻忠屠蜀的史料共有450種,其中有《張獻忠陷廬州紀》、《蜀碧》等比較出名,意思就是說“張獻忠屠蜀”就是一個定論。而且就連魯迅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說張獻忠亂殺人。

而且還在《且介亭雜文》中說自己有一本講張獻忠禍蜀的書,認為所有的中國人都必須要翻看這本書。

一、首先是因為張獻忠入川本來就是為了要把四川當作根據地,因為這樣的話他可以攻打漢中定西北,而且最終自己還可以封王封侯。

二、其次是張獻忠在1646年的死,但是當時的滿清在1659年的時候才將重慶攻打下來。也就是說四川人已經和清軍有十三年的搏鬥。那麼這個張獻忠屠蜀事件幾乎讓四川人幾近滅絕,也就不會有抵抗。

三、而且張廷玉又是三朝元老,他本來就作為清朝的御用文人,所以編的《明史》和《蜀碧》是有關張獻忠屠蜀是值得懷疑。

所以有人就認為“張獻忠屠蜀”是一件非常可疑的事情,但是這些理由是太容易被駁斥的。首先是第一條,其實魯迅早就在《晨凉漫筆》中說過了,他認為張獻忠一開始的時候是不想殺人的,但還是很想做皇帝。後來因為曉得李自成進北京,很快清兵就入關,那麼這樣一來自己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所以就開始了殺。

第二條就是魯迅在他的《燈下漫筆》中解釋過,他認為中國的百姓本來長期以來就是一種中立的態度,就連戰時都不知道自己是哪個立場,更不要說這種事情。所以也就是說“張獻忠屠蜀”是實,只不過他並沒有把蜀地人民都殺光。

其實張獻忠入蜀的時間一共有三年,而且他後來才是人性泯滅的時候,開始的並沒有這樣。那麼要在短短幾個月裏,就算用幾十萬軍隊去殺以千萬計的人民也是不可能的。再說看,四川的地盤又是如此的廣闊,先不要說殺人,就連阿兵哥要把所有地方都走一遍都是不太可能的。

不過事實上是張獻忠就算沒有屠盡所有的人民,他的罪惡都是不值得被被原諒的。其實也不可以說四川人會因為恨張獻忠而歡迎清軍,這本來就是不合邏輯的,因為兩支軍隊都對這裡的人民沒有什麼好處,哪裡會有歡迎的說法呢?

還有就是張獻忠屠蜀的資料有450種,但是這些資料並不是滿清御用的文人寫的,有很多都是南明時期的著作,比如談遷的《國榷》。

但是除此之外,明朝楊嗣昌之子的《孤兒籲天錄》也反映了這件事情。但是在《紀事略》中寫道這個作者以前是在大西國供職,就在書中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這部作品的信實性還是比較高的,其中就收集了很多關於張獻忠屠殺四川人的很多命令。

而且在《大西通紀》中也寫了張獻忠的部下逃死後的私史,雖然這本書原本的名字叫做《劫後傳信》,而且其中的記載有些簡略,但是其中有一些事件還是比較可靠的。其中,又有資料顯示,在1647年的時候張獻忠因為在西充縣箭身亡後,所以他手下的一些人就開會商議,並且明確說:“自今非接鬥,不得殺人。”

甚至還把張獻忠的老婆都處死了,他的左丞相汪兆齡也死了,那麼有這樣的做法就是因為張獻忠濫殺無辜,只有這樣才可以做到安定人心。

結語

其實通過這些事件的記載也就說明了他屠蜀就是一件事實,所以也不值得別人去懷疑,這種事情傷害了這麼多的人民,也就必須受到人們記錄。

參考文獻《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