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30歲的人,60歲的肺!我國慢阻肺死亡率居全球之首

上海 91℃ 0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徵的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冬季對於慢阻肺患者來說是最難熬的季節。受到氣溫變化影響,患者往往易出現急性加重症狀。今天是世界慢阻肺日。上海市第十批援疆醫療專家、上海市肺科醫院肺內科孫輝副主任醫師表示,慢阻肺作為當地高發病率疾病之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對於慢阻肺的疾病認識和自我管理明顯不足,存在持續性發病因素、誘發因素接觸,不合理用藥等多種認知誤區。

圖說:醫生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診療來源/採訪對象提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徵的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冬季對於慢阻肺患者來說是最難熬的季節。受到氣溫變化影響,患者往往易出現急性加重症狀。

今天是世界慢阻肺日。上海市第十批援疆醫療專家、上海市肺科醫院肺內科孫輝副主任醫師表示,慢阻肺作為當地高發病率疾病之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對於慢阻肺的疾病認識和自我管理明顯不足,存在持續性發病因素、誘發因素接觸,不合理用藥等多種認知誤區。

長期吸烟可誘發慢阻肺

慢阻肺是最常見的慢性氣道疾病,我國慢阻肺總患病人數約1億人。資料顯示,我國慢阻肺死亡人數居全球首位,年死亡近100萬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和癌症。

66歲的老李是重度慢阻肺患者,近5年來反復出現咳嗽、咳痰、活動後氣促,冷空氣刺激及活動後加重,曾多次到上海市肺科醫院。“病症加重後,有時候晚上睡覺不能躺平,睡眠品質很差。”老李說,自己抽烟40多年了,現時在醫生的建議下已戒烟。

34歲的小張近兩年一直感覺勞累,走走路甚至都喘不上氣,周圍的人都調侃他是“年輕的老人”。到上海市肺科醫院檢查後發現,他的肺功能很差,達到慢阻肺診斷標準,30多歲的人已經有了個將近60歲的肺。

小張16歲開始吸烟,這些年每天3包,醫生判斷他這病的誘因是長期吸烟。“有些年輕人的測試結果甚至還不如老年人,而且還不是少數。”孫輝表示,近年來,醫院收診的慢阻肺患者中也有不少年齡不到40歲的年輕患者,年輕化的問題不容忽視。

“吸烟可明顯增加慢阻肺的發病率,且吸烟量越大、烟齡越長、開始吸烟年齡越早,慢阻肺患病風險就越高,80%-90%的慢阻肺患者為吸烟者。”孫輝告訴記者,早期慢阻肺的症狀通常比較輕微,沒有明顯的呼吸系統症狀,絕大部分的早期慢阻肺患者並不重視未主動就醫,直到出現氣促、呼吸困難等明顯的症狀時,患者的肺功能往往已經明顯受損。

秋冬做好健康管理,避免急性加重

在秋冬季節慢阻肺尤其高發,這是因為秋冬季冷空氣的刺激就可以誘發支氣管的痙攣,而慢阻肺患者就有細支氣管氣流的受限,氣道反應性比較敏感,容易誘發患者出現氣喘。此外,冬季以後氣候比較幹,呼吸道粘膜處於比較乾燥的狀態,不利於氣道有害物質的排除,很容易使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定植到呼吸道上,出現黏膜的損傷。而冬季也是流感高發季節,慢病患者更容易“中招”,引起慢阻肺的急性加重。

慢阻肺如何做好疾病管理,避免急性加重呢?孫輝表示,慢阻肺穩定期重在日常的健康管理,首先,戒烟是預防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階段戒烟都有助於防止慢阻肺的發生和發展。第二,需要控制環境污染,减少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吸入。平時,慢阻肺患者要長期堅持規範治療,定期隨訪,聽從醫生的指導,在家也要自我監測病情;加强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進入冬季後要注意保暖,預防感冒。

孫輝認為,呼吸專科醫師在慢性病管理中的角色非常重要,按照專科醫師的建議可最大化延緩肺功能的下降與急性加重。支氣管擴張劑是慢阻肺患者穩定期緩解症狀的主要措施,要科學合理應用,另外,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等,增强機體免疫力,也是减少急性加重的有效手段。

提升當地患者自我管理水准

慢阻肺在我國患病率高,但由於知識的不普及,我國至少有一半的慢阻肺患者被誤診或漏診,尤其在基層,這種情況更突出。孫輝援疆後擔任喀什二院院長助理、醫務部主任,他在工作中發現,慢阻肺在當地也是一種高發疾病,且知曉率、檢查率、診斷率還是偏低,甚至只有約一成慢阻肺患者接受過肺功能檢查。

孫輝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主動聯系醫院公共衛生科、門診辦公室和當地媒體探索性開展“專科醫生+患者+社會”三位一體的慢阻肺健康科普工作機制,强化專科醫生指導的慢性病管理和患者的自我管理相結合,社會媒體宣傳慢阻肺科學認知的全民健康素養提升為目標的社會氛圍。通過相關工作的逐步開展,推進喀什二院帶動當地形成地區呼吸疾病慢病管理的新模式。“加强早篩、早診、早治對急性加重患者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未來亟需著力提升當地慢阻肺患者的疾病認知及自我管理水准,减少危險因素等管道預防急性加重發生。”孫輝說。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左妍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