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貌
局部
圖為雲夢戰國墓葬出土長文木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局部
46年前,睡虎地秦簡一驚天下;如今,雲夢再現驚世簡牘類文物!
11月16日,湖北雲夢鄭家湖墓地聯合考古隊正式對外披露,該墓地發掘出土一枚戰國晚期木觚(gū),觚上以秦隸書寫約700字。專家認為,該觚年代最早,觚文篇幅也最長,是現時所見中華“第一長文觚”,對進一步研究當時社會、歷史與思想具有重要價值。
【觚(gū):1.古代一種盛酒器具。2.古代用來寫字的木簡。3.棱角。】
該考古專案負責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羅運兵研究員介紹,2021年9月至今,為配合雲夢縣市政建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雲夢縣博物館聯合對鄭家湖墓地開展考古發掘,共清理100餘座戰國秦漢時期墓葬,出土珍貴文物800餘件(套)。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編號為274號墓葬出土的一枚木觚。這枚木觚由一截圓木縱向中剖而成,長34釐米、寬3.5釐米。半圓形木面修削成七個棱面,每個棱面寬約0.5至0.6釐米,均書寫文字;平整剖面亦分七行,其中六行書寫文字,一行留白。全文約700字。
據專家考證,觚文記載了謀士遊說秦王寢兵立義的故事。事件發生在戰國後期,當時秦國勢頭強勁,東方五國結盟抗秦,取得暫時勝利,謀求與秦休戰,故派謀士前往秦國遊說秦王。引經據典,又以自己所見所聞,勸說秦王止兵,使民安居樂業。最後,細述秦國地廣、兵强、人眾、物豐,暗喻秦王應當“知足”停戰。
“木觚是紙張發明之前中國人的書寫載體之一,多見於學書、習字、抄錄文書等。”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天虹教授介紹,本次發現的半圓形木觚,形制罕見,內容豐富。觚文是一篇全新策問類文獻,風格與《戰國策》相似,未見於傳世文獻,屬於佚篇,為今人探討《戰國策》一類文獻的流傳與演變提供了新材料。
李天虹還稱,觚文記載的遊說秦王事件提供了一幅戰國後期東方國家與秦爭鬥、斡旋的畫面,同時觚文涉及春秋戰國之際魏、越、吳之間的關係,豐富了我們對某些重要史事的認知。此外,觚文大多數清晰,字體是秦隸,個別文字篆書意味較濃,是研究秦隸的寶貴資料。
編輯/楚小遊
來源/湖北日報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