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人文:明朝那點事之40:書寫“鐵血大明”的邊軍武器裝備如何

宁夏 73℃ 0
摘要:挖掘少為人知的寧夏人文,講述你不熟悉的寧夏歷史,我是阿威!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寧夏風情!明朝時期,寧夏鎮(銀川)作為北方邊境長城一線的九邊重鎮之一,是對抗草原部落侵擾的軍事前沿。戰伐不斷,幾乎貫穿整個明朝始終。邊軍是相對於衛所軍而言,衛所軍是世襲軍戶,主要從事的是戍邊屯田,而邊軍是職業軍人,裝備和訓練都是很不錯的。“鐵血大明”這四個字真不是吹出來的!明朝邊軍的裝備,主要是鎧甲!

挖掘少為人知的寧夏人文,講述你不熟悉的寧夏歷史,我是阿威!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寧夏風情!

《大銀川傳奇》

小城故事多,但聽我唱和。

唏噓歎往昔,千秋已蹉跎。

明朝時期,寧夏鎮(銀川)作為北方邊境長城一線的九邊重鎮之一,是對抗草原部落侵擾的軍事前沿。戰伐不斷,幾乎貫穿整個明朝始終。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是處在金戈鐵馬的爭鳴裏。

1

尤其是秋冬季節,寒冷的冬天,草原更是冰天雪地,冰封草凋。草原部落以遊牧為生,逐水而居,不從事農業生產,也不能生產生活的必需物質。為了生存和禦寒,就南下越過長城到大明邊地搶掠過冬物資和糧食。

尤其在嚴重的雪灾年份,草原部落更是如同發瘋一樣南下頻繁搶掠。

每次面對這些瘋狂的韃靼兵,抗擊和阻擊的都是駐紮在邊境線上的邊軍們。邊軍是相對於衛所軍而言,衛所軍是世襲軍戶,主要從事的是戍邊屯田,而邊軍是職業軍人,裝備和訓練都是很不錯的。

從明初洪武九年明太祖朱元璋長興侯耿炳文弟耿忠為指揮,立寧夏衛開始,源源不斷的戍邊軍士來到這片土地上拋頭顱灑熱血,捍衛著寧夏邊境的安全,捍衛著大明江山的穩固。

2

有詩雲:

去時兒女悲,歸來胡笳競。

試問行論人,如何霍去病。

戍邊,很多時候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百姓有誰願意戍邊受苦?軍戶作為世襲制,徵兵戍邊首先就是他們;其次就是犯事被謫被流放的犯人;自願的都是那些無依無靠或者孤苦伶仃的青壯年們。

明朝時期,戍邊採用的輪班制,拿志書上記載的明朝初期戍邊用兵的一組數據來說:“永樂初,調先西安左,西安右,西安前,西安右,護潼關,寧羌,漢中等七衛及鳳翔守禦千戶所官軍共一萬一千七十六員(名);馬五千四百五十七匹,分佈寧夏,兵分東西中三路,備於輪班上下。”

從志書上看,這些戍邊的人數跟進犯的虜寇(韃靼兵)比,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到了明朝中期,草原虜寇日益驕狂,一般南下搶掠的人馬都是上千上萬計,甚至十萬騎兵,而明軍由於軍制日益糜爛和消沉,逃跑避役的兵勇甚多,很多衛所和邊軍的配額都是不足的,甚至還有缺額一半以上的!

別看人少,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戍邊寧夏的明朝邊軍打仗起來也是毫不含糊的,作戰英勇,力戰,死戰者眾!很多時候,明軍都是處在以少對多的情况之下,所以勝少負多。

但是,從看到的資料來看,將領都是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在前的,有不怕死的將軍,就有不怕死的阿兵哥!他們捍衛著大明王朝的尊嚴!

3

“鐵血大明”這四個字真不是吹出來的!是邊軍們實實在在用生命書寫而成!

除了勇敢不怕死,他們依仗的就是裝備了!在古代,行伍打仗,裝備就顯得尤其重要。尤其是明朝時候的邊軍阿兵哥,真的是武裝到了牙齒。

說到明朝軍隊的裝備,很多人都會想到“鴛鴦戰襖”。洪武九年,耿忠為指揮,立寧夏衛,率領的就是一隊身著以紅色為主,紫青黃為輔的四色棉花戰衣的隊伍。其實,這種戰襖明顯就是一種禦寒冬裝而已,並非傳言中的棉甲。

“宣德十年定例、每襖、長四尺六寸、裝棉花絨二斤。褲裝棉花絨半斤。”

明朝邊軍的裝備,主要是鎧甲!這個就要說到“大明甲胄”了。

從影視劇上可以看到,明朝阿兵哥一身鎧甲裝束,顯得英武非凡,氣勢十足。其實,明軍的鎧甲裝備情况是“北重南輕”,因為那時候北方九邊和草原部落的征伐不斷,所以,戍邊的明軍裝甲率高,而且都是重甲居多。

明朝沈周《用之邊軍勞苦》一詩中這樣來描寫:

從軍莫從口外軍,身挾戰具八十斤。頭盔腦包占得七,頓項、掩遮從無論。

唯甲所披四十五,腰刀骨朵二四均。精工精鐵始合度,日夜磨淬光勝銀。

二無弓箭及其服(箙),隨身衣裳八乃定。佩多身重難負荷,還需馬上看輕重。

志書上還曾詳細記載了嘉靖年間寧夏鎮(銀川)武備情况:“雜造司,在光華門內大街東……每位匠役六十名,寧左前右共二百四十名會萃於局,歲造盔六百四十頂,披薝六百四十副,甲六百四十副,腰刀六百四十把,弓六百四十張,箭一萬九千二百支,彩畫虎頭撒帶六百四十副,長槍六百四十條……”

六百四十名,這就是寧夏鎮(銀川)的精銳部隊人數了。六百四十名邊軍的裝備,沒人這麼多基本的配備,還不包括斬馬刀,圓盾牌等,這樣身穿上百斤的鎧甲去打仗,是相當耗費力氣的,尤其是重甲狀態下,一旦衝鋒失利倒下,是很難自己爬起來的,馬踏槍刺,九死一生。

但是,重甲的優勢又很突出,衝鋒的時候,加上馬衝刺帶來的衝擊力,很容易撕開虜寇的防線,因為重甲狀態下,在冷兵器時代的衝鋒廝殺的戰鬥中,那就相當於現代的一輛裝甲坦克!而且機動性强。一般的刀槍劍戟還戳不穿重甲,一個重甲兵隨便能對付十來個雜兵。

4

為什麼要穿重甲?因為韃靼兵騎的是蒙古馬體型高大,耐力强,比明軍的馬要高一點。加上韃靼兵身材高大結實,屬於力量型的對手,重甲可以抵消一些明軍的劣勢。

寧夏邊軍在巡邏狀態下,一般都不是穿重甲,而是穿棉甲,尤其是明朝中後期,棉甲大量裝備邊軍們,尤其是不騎馬的步軍。除了大明後期財政緊缺、國庫不振外,本身成本的低廉和高實用性的特質,也讓棉甲成為了軍士的必備甲胄。

不要以為棉甲帶了個“棉”字,就似乎是在開玩笑!有個叫朱國楨的人在《湧幢小品》中就記載了純棉盔甲的製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脚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乾收用,見雨不重、黴鬒不爛,鳥銃不能打傷”。

由此可見,在明朝時候開始有熱兵器出現的戰爭中,這純棉的沒有內襯鐵片的棉甲都能减少火銃的殺傷力。因為棉甲依賴於棉織品的易濕、厚度高、阻力大等特性加上自宋代開始棉花的大範圍種植,使得棉甲則成為了對抗火炮的利器,繼而大規模裝備軍隊。

除了純棉的棉甲,還有帶金屬的棉甲,又分為兩種:

一種是明甲,直接將鐵片或者是鐵絲網縫在內襯的棉襖上;

另外一種是暗甲,在棉衣內側用銅鉚釘固定鐵片或者是鐵絲網;

5

更為高級的一套棉甲就相當於私人訂制了,它還要加上皮革等防雨資料。如此一改革,讓棉甲就成為了一套複合盔甲,既有棉布皮革來緩衝火槍彈丸的衝擊,又有金屬抵擋刀砍劍戳。所以說,明軍打仗不怕死是有依據的,沒有哪個愣頭青光是靠熱血就敢跟韃靼兵硬拼的!

這樣可以看出來,一套棉甲的重量普遍都在十五至二十千克左右。都是負重行軍啊!重不要緊,要緊的是可以保命!

而騎兵一般是穿“鎖子甲”,一般由遊擊將軍率領,屬於精兵,是邊軍的主力,是可以和韃靼騎兵正面抗衡的部隊。明《武編》載:“各邊軍士役戰,身和鎖甲戰裙,臂遮等物,共重45斤。”這些鎖子甲如中式劄甲般被分為披膊、前開對襟式身甲、下裙三大部分。在雜造局裡,工匠們往往將鎖子甲與劄甲相結合製成複合甲

6

至於說頭盔,分為笠形盔與缽胄兩種。

笠形盔,明軍稱為“明鐵盔”,民間又喚“帽兒盔”,由纓槍、盔頂、盔體、頓項四大部分組成;

缽胄,是邊軍軍大量裝備使用的一種頭盔,由纓槍、盔頂、盔體、眉庇、頓項五大部分構成。明軍缽胄頓項分為左右後三片,防護力强。

此外還有皮甲,鏈甲,板甲,山紋甲等,就不一一介紹了,總之,寧夏邊軍的裝備還是稱得上是精良的。

而韃靼兵一般都是沿襲了元朝風格的鎧甲:魚鱗甲。這種甲沒有明軍的防護效能好,所以,明軍的長槍一般都是用的破甲槍,槍頭精鐵鍛打而成,細長而尖,槍桿用白蠟木削成,穩固不滑手,衝鋒之下可以一下穿透魚鱗甲,所以韃靼兵還是有些忌憚邊軍精銳的!

所以,在明朝時期,一般一場戰鬥之後,不管是明軍軍士還是韃靼兵去收拾戰場時候,首先都是從屍體上把鎧甲先趴下來收為己用。因為,製作一套金屬鎧甲,一般要耗費工匠就差不多一個月時間,實用性又强,誰不想擁有一套穿上來防身呢?至於是不是從死人身上趴下來的,誰還會在意?

然而,明朝已經進入熱兵器時代,寧夏邊軍的熱兵器裝備和使用狀況如何,請聽下集分解!

下集更精彩,敬請關注明朝銀川那些事之41!

這裡是銀川!發現銀川之美,感受銀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翻起塵封的記憶,記錄銀川的人文歷史!謝謝閱讀關注!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