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首批失能人員
照護保險試點城市,
我市再次發揮“頭雁領航”作用,
探索建立居家照護服務模式。
日前,長春市醫療保障局聯合市財政局、民政局、衛健委聯合印發《長春市失能人員醫療照護保險居家照護服務實施意見(試行)》(長醫保聯〔2021〕12號,以下簡稱《意見》),决定以南關區、二道區為試點,於12月下旬先行啟動居家照護服務,就實施路徑、保障標準、保障範圍等細則進行了明確。
居家照護服務的啟動,將解决首批試點城區4000餘失能家庭居家護理難題,預計為參保人年度減負3500餘萬元。我市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全類別參保人員同步啟動居家照護服務的都市,也是全國首批構建醫療、養老、居家“三位一體”保障機制的都市。
關注一:
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全覆蓋
《意見》明確,居家照護服務模式按照“整體設計、試點先行、分步實施、逐步完善”路徑推進,將南關區、二道區作為試點,先行開展居家照護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啟動即覆蓋全類別參保人的做法走在了全國前列,即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全部同步納入保障範圍。經評定符合重度失能標準的居家參保人,可申請成為居家照護服務物件,享受居家照護服務。
參保職工醫保報帳比例為80%,參保居民報帳比例為70%,即職工個人每月僅需支付168元、居民每月支付252元,即可享受每月12次、20小時的居家照護服務。
關注二:
生活照料、醫療護理全覆蓋
為切實解決居家失能人員護理難題,我市堅持民需導向,同步將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納入保障範圍,實現了服務專案類別全覆蓋。
生活照料類項目主要有溫水擦浴、簡單肢體鍛煉、失禁照護及指導等10項家庭自行護理較難開展的照料項目,每月可享受上門服務8次,每次服務時長2小時,服務定額標準為40元/小時。醫療護理服務主要有壓瘡預防及指導、留置管護理、霧化吸入等8項需求度較高的項目,每月可享受上門服務4次,每次時長1小時,服務定額標準為50元/小時。居家照護服務物件在住院、機构照護服務期間停止居家照護服務。
關注三:
賦予機构產業發展新內涵
服務機構、服務人員的專業化水准是政策高品質推進的關鍵環節,也是百姓獲得感最直觀的體現。為此,《意見》明確規定了完成定點備案或定點履約能力評估的服務機構人員資歷結構、服務設施標準等,並對服務全程提出了高標準要求。
定點服務機構應嚴格按照服務計畫確定的項目、時長及工作規範等提供服務,逐項落實,不得擅自增减。上門服務人員應經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後持證上崗,並統一著裝,佩戴工作牌,服務前應核實居家照護服務物件身份,評估其肢體功能,向其監護人宣讀風險知情書。服務結束後,由居家照護服務物件或其監護人在居家照護服務滿意度評價表中如實填寫評價結果,並備案存檔,作為核驗服務質量的依據,服務人員還應在醫保APP上按要求完成每次的服務打卡記錄,並實时上傳有關佐證資料照片,確保居家照護服務在專業化、標準化、精細化高標準維度推進。
關注四:
創新打造“互聯網+照護”新模式
為提升服務供給,實現居家照護服務模式最優化,市醫保局在探索建立居家照護服務的同時,同步創新打造了“互聯網+照護”服務模式,實現了申請、査詢、預約、評估全流程線上服務。
參保人或其監護人可通過醫保APP等管道申請初評,初評通過後,由承辦失能人員醫療照護保險的經辦機構組織評估團隊實施現場複評,複評通過的參保人成為居家照護服務物件。居家照護服務物件可結合需要,通過APP選定定點服務機構,由定點服務機構對居家照護服務物件的疾病情况、身心狀況、健康需求等進行全面評估,並指導其合理選取服務專案,製定服務計畫,並通過APP進行“一鍵預約下單”。
來源:長春晚報全媒體記者李德慶
編輯:孫懿辭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