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記者種昂沒想到,只用了僅僅一周,一直困擾華淩電纜的“卡脖子”科技,就看到了解决難題的曙光。
山東華淩電纜有限公司是核能電廠供應商。在核能電廠工况環境中,電線電纜長期暴露在輻射中,且要求在90℃下壽命達到60年以上。國內現有的電纜資料,一直被這一耐輻射和長壽命的難題所困擾,是核電產業的重大科技瓶頸之一,但由於技術研發難度大、週期長,單靠一企之力難以突破。
於是,華淩電纜向山東人才集團的“十强”產業“揭榜掛帥”項目榜單申報了“新一代核電裝備耐輻射長壽命電纜專用資料”項目,分別以400萬元提出兩類電纜資料的科技懸賞,希望借此突破“卡脖子”的技術難題,實現核能電廠電纜關鍵資料的國產化替代。
10月26日,剛剛成立半年的山東人才集團,與山東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發佈了“十强”產業“揭榜掛帥”的項目榜單。
這是一個總價值2.8億元的“懸賞告示”,彙集了山東企業在新舊動能轉換中遇到的44個重大技術難題,涉及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醫養健康、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六大產業,項目金額從100萬元到6000萬元不等。
榜單發佈一周後,華淩電纜的科技邀標項目,就被浙江一所高校的“雙龍學者”特聘教授及團隊主動揭榜,提供解決方案。按照流程,在經過方案論證、項目立項、契约簽署等步驟後,該系列資料有望進入實質性攻克階段,最終實現產業化。
發佈“十强”產業“揭榜掛帥”人才技術需求榜單,只是山東人才集團最新的手筆之一。作為全國第一家省級人才集團,山東人才集團的設立初衷,正是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人才與科技支撐。
山東,是製造業大省,也是人才需求大省。過去,山東工業結構中傳統的、粗放型、資源類產業佔有較大比例。隨著山東重塑經濟結構,以新舊動能轉換尋求高品質發展,人才需求結構隨之發生根本性變化——高層次、創新型、科技型人才需求猛增,結構性人才短缺越發凸顯。
此外,近幾年“搶人大戰”,在全國多地如火如荼,山東也始終面臨著嚴峻的搶人挑戰。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在新舊動能轉換急需人才的關鍵期,山東發起人才制度改革攻堅行動,組建“山東人才發展集團”,以為全省經濟產業結構陞級提供全鏈條、全要素人才支持。
近日,《經濟觀察報》專訪了山東人才集團董事長王衛中,他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全國首家省級人才集團如何進行人才市場化對接的探索與實踐。
產業重塑陞級人才需求
2021年1月15日,王衛中被任命為山東人才集團董事、董事長,開始組建山東人才發展集團。
“這是全國第一家,也是現時唯一一家省級人才發展集團。”據王衛中介紹,現時全國有少數省份正在籌建省級人才集團,但尚未正式成立。這從一個側面表明,山東對於人才的重視可見一斑。
山東是全國唯一一個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都超過1億的省份。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2018年山東以58.59萬大學畢業生數量位列全國第一。
一直以來,山東對招才引智的熱情、投入,遠不及招商引資,不僅人才引不進,反而一度出現大量流出的現象。究其原因,招商引資能立刻為各地GDP、財稅帶來看得到的增長,每個都市甚至每個政府部門都樂於參與其中;而招才引智卻屬於典型的中長期投資。
正如王衛中所說,人才戰略是投資未來,引進一個人才,帶來的科技從孵化到產業化,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像種莊稼,需要播種、育苗、澆水、施肥,多年後能否有所收穫尚未可知,風險極大。可現實中,每當一個大型工業項目落地,讓地方政府感到棘手的是,投資商卻總會提出“希望政府幫忙尋找各類人才”的投資條件。
過去,山東經濟結構中多是傳統的、粗放式、資源型產業,如鋼鐵、煤炭、化工等,能源原材料產業一度占比40%以上;隨著山東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塑經濟發展管道,大規模發展高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醫養健康、綠色化工等“十强”產業,人才需求結構隨之發生根本的變化——高層次、創新型、科技型人才需求突然增大,山東人才結構性缺口開始顯現。
2019年至2020年,山東省就業市場人才需求量行業分析顯示,互聯網與電子商務、教育培訓、機械重工排名前三。隨著製造業與人工智慧、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不斷融合應用,尤其是“互聯網+工業”類的複合人才需求量巨大。
山東各產業對人才的需求量持續向高學歷傾斜。與2019年同比,2020年山東省就業市場對於專科生需求在下降,對博士、碩士、本科學歷人才需求量占比上升,其中本科學歷人才需求量占比升幅最大,新增近3個百分點。
一方面,山東急需大量高新科技產業人才,一方面,引才過程中卻存在諸多障礙。山東人才集團在前期調研中發現,有的企業人才需求複雜,涉及各個層級、領域,一般的獵頭或地方政府無力承接;有的企業科技瓶頸涉及多個科學,需要複合型人才或者多領域的人才團隊才能突破;有的企業不知道對人才以及技術成果如何作出客觀評價。
外來人才往往帶有技術成果落地,可一項科技從實驗室到產業化,存在諸多障礙。有的專家因信息不對稱,不知道如何對接企業需求;有的專家只精通科研,對管理、市場、法務、融資等不願涉及;有的專家無法盡知分散在多個部門的人才政策,科技轉換得不到應用的支持;有的科技人才雖有科技須到企業轉化,自身卻不願前來落戶……
王衛中意識到,當前山東迫切需要大量引進各領域高端人才,支撐一個經濟大省的轉型陞級;迫切需要搭建一個貫穿科技轉化全鏈條、涵蓋人才發展全方位的綜合性平臺,保障一個傳統製造大省動能轉換的整體推進。
搭建引才體系
近日,山東人才集團接到了一項“艱巨”的任務:剛剛注册的康復大學在山東籌建,師資隊伍的組建委託其完成。
康復大學是中國第一所以康復命名的大學,構建以康復科學為覈心,以醫學、理學、工學為主體,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大健康”學科體系。按照規劃,全日制在校生規模約1萬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5000人。
醫養健康是山東重點打造的“十强”產業之一,康復大學急需一批國家級專家、學術帶頭人、中層骨幹以及各學科教授任職。由於高校人才需求層次高、涉及多學科,社會招聘機构難以滿足需求。成立短短數月,山東人才集團就幫助引進了兩個國家級人才團隊,共26人,其中包含一個院士團隊。
之所以能在短時間滿足客戶所需,得益於該集團建立的人才數據平臺。
山東人才集團成立後,將人社、工信、教育、科技等部門人才資訊、企業需求匯總,並結合社會多方資訊,彙聚人才數據1400多萬餘條(其中國家級高層次人才6.2萬餘條,企業經營管理人才20萬餘條,產業科技人才143萬餘條)、企業園區數據300多萬條(其中全國高新技術企業24萬餘家),待轉化科技成果13萬餘條,技術需求1200餘條,專利數據300萬條,論文成果數據1200多萬條,組建了大數據平臺……
記者看到,每一個入庫人員都有“人才畫像”,包括基本資訊、研究領域、專利成果、發表論文;入庫者被分為院士、國家級人才、省級人才等多個細分類別。
山東人才集團大資料中心業務經理郭寧介紹,大數據不僅包括“人才畫像”,還有“企業畫像”“政策地圖”等。根據山東設立的“十强”產業,集團成立了十個小組,採集每個產業人才需求,試圖將人才、科技、項目、企業乃至產業通過數據平臺鏈合起來,資訊相互推送、多方査詢。
近來,淄博、聊城的兩個職業學院前來向山東人才集團求助。這兩個職業學院遇到了同一個相似的難題:需從一線都市引進高層次學科人才,可他們往往不願落戶在三四線都市。
山東人才集團探索的“柔性引才”模式,有效破解了兩個職業學院面臨的引才難題: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濟南、青島設定“人才飛地”,以此對接高端人才及產業需求。
這一服務平臺可以讓高層次人才創新在一線都市,創業在中小城市;實驗室建立在“人才飛地”,小試中試在山東當地;日常辦公在城區,教學任職在校區。
山東是全國唯一擁有所有工業門類的製造業大省,各領域科技成果都能找到豐富的應用場景,“柔性引才”還能根據政策享受各種獎勵、補貼……王衛中表示,未來山東“人才飛地”將由現在的6個變成N個,確保全國各地的高層人才,源源不斷地向山東輸送。
山東組建的全國首家省級人才集團,毫無現成模式可供借鑒,只能自行探路。從組建那天,王衛中就在思索,如何為一個經濟大省的產業轉型提供最為關鍵的人才要素保障。他認為,只有系統性搭建引才平臺,形成系統化人才配寘體系,才能完成集團被賦予的歷史使命。
大數據、人才飛地,均是該集團成立後最先建設的引才平臺,同時不斷向外延伸“觸手”“以才引才”。10月19日,山東人才集團面向全球選聘100名引才大使。這些“引才大使”或許在海內外具有行業影響力、號召力,掌握豐富高層次人才資源,或許自身就是國家、省級高層次人才。
通過遴選,山東人才集團將與其簽訂聘用協議(兼職),頒發聘書,聘期2年。協助推動人才和項目落地的,按照當地政府獎勵標準或一定比例予以獎勵。
無論是人才引進、科技落地,都需要資金的扶持。現時,山東人才集團打造人才金融平臺,探索組建山東人才創業發展投資基金、山東海洋人才發展基金、產業股權基金等4支基金,重點聚焦初創項目建設、種子期項目進行天使投資、風險投資,滿足人才企業早期融資需求,推動人才科研成果在山東落地轉化。
緊扣產業需求引才
王衛中認為,要素應服務於實體經濟,引才要緊扣企業、產業的發展需求,解决山東這個製造大省轉型中的現實難題。他十分看重伴隨技術成果落地的引才管道。
經過廣泛調研徵集,10月26日,山東人才發展集團等聯合發佈“十强”產業“揭榜掛帥”項目榜單,彙集山東企業在產品、科技、生產工藝等方面遇到的44個技術難題。榜單首先在“山東—名校人才直通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站活動中進行了集中推介。
其中,蓬萊中柏京魯船業有限公司的項目金額最高,達6000萬元。該公司船舶研究所所長劉玉川介紹,市場上80%的散貨船仍是“非節能型”船舶,公司將研發8.5萬噸京魯型節能散貨船。但技術研發週期長、至少需要2年,僅靠自身力量,難度很大。希望借助“揭榜掛帥”與高層次人才團隊對接,使研發效率進一步提高。
截至目前,榜單發佈後,已有山東天河科技、華淩電纜在內的7個項目,被全國各地的人才科技團隊揭榜,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引才伴隨著引進技術、引進項目,對企業、產業發展有著更加直接的帶動作用。可實際過程中,人才、科技落地後,往往存在這樣的現象:科研人員關注的是科技價值,企業卻更加在乎經濟價值、市場價值;科研團隊精於技術研發,不善於專案管理、融資、公司化運營,購買科技的企業卻希望科技孵化能達到相對成熟的投資狀態。
山東人才集團人才服務中心主任支富華比喻道,科技人才的創新,是從0到1,企業產業化卻是10到N,中間1到10往往存在真空地帶。
對此,山東人才集團完善人才服務平臺過程中,特地大規模培訓“科技經紀人”這個新興職業,試圖接續科技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斷鏈環節。力博重工副總經理常欣,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7月,常欣與50多人共同參加了“科技經紀人”中級示範班培訓。常欣介紹,培訓人員多是來自科技供需雙方——企業與高校,多為理工科博士,熟悉科技與研發流程。培訓內容涉及專利、知識產權、股權架構、商務談判、法律事務等科技轉化各環節。
常欣所在的力博重工,屬於礦山輸送裝備行業,入選了工信部第六批製造業單項冠軍。該企業本身就是由一項高校科技成果孵化而來,研發出的永磁電機,又孵化出一家新的“小巨人”——歐瑞安電器。
常欣在力博重工擔任科技副總、創新院副院長,常年致力於技術成果轉化。她指出,人才與科技的引進,關鍵堵點在於信息孤島:一方面,“政、產、學、研、用、金”多方參與,各有政策;一方面科研人才與企業雙方各有所長,互不銜接。這時就需要既懂技術研發,又懂企業運行的“科技經紀人”發揮穿針引線的作用。
作為科技經紀人,常欣近期為博研粉體公司、泰安市中心醫院對接了專利機构;將太原理工學院一比特國家級人才及其技術成果引入到山東,山東人才集團也為這位外來人才爭取到“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榮譽,給予了相應的資金獎勵。
截至目前,山東人才集團共培訓了初級、中級“科技經紀人”381名。同時,培養高級經理人、“金藍領”專業人才,建立梯次銜接、各有側重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今年十月,山東人才集團承接到山東省港口集團將年度社會化招聘122名科技人員項目,提供包括從崗位需求發佈、招聘報名、篩選到筆試面試、背景調查等一攬子服務。不到一個月,該集團交付比例達到90%,比往年社會招聘機构超出一倍。
投資人才是投資未來。對於當下企業如何盈利,王衛中認為,儘管招才引智會收取部分服務費,但山東人才集團首要任務是為山東這個經濟大省在新舊動能轉換變革中提供人才要素的保障。
人才基金投資的多是初創期、風險高的科技公司,是為了幫助引才過程中推動技術成果產業化。不過他坦言,在引才、科技產業化過程中,企業也會挑選部分成熟期、盈利前景好的項目進行投資,保持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