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佛山市禪城區人大會議上,代理區長向會議報告了禪城區教育未來5年的願景,爭取新建、改建、擴建20所以上學校,加快佛山二中新校區、佛山九小新校區、綠島湖學校、鳳翔灣學校等項目建設,新增學校、幼儿園優質學位5萬多個。優化佈局調整結構,推動各鎮街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齊步走”。通過收購民辦學校等措施,提高公辦學校在校學生占比,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公辦學位的需求。
為什麼要收購民辦學校來提高公辦學校在校學生的占比?
如果有關注筆者之前的文章,應該都知道這與“民轉公”的大背景有關。“公參民”的學校都是納入改革的範圍,根據“公參民”程度和辦學主體的不同,而相應地轉為公辦或保持民辦辦學。至於為什麼要收購民辦學校來提高公辦學校在校學生的占比,主要原因還是民辦學校在校學生占比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壓減了民辦在校學生規模,而總體辦學規模不變的情况下,那當然地公辦在校學生占比就提高了。
禪城區現有民辦學校在校學生占比情况到底怎樣?
筆者嘗試以2021學年為例,分析一下禪城區的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在校學生的占比情况。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義務教育的小學階段,2021年共招生15497人,其中,公辦11025人,民辦4472人,公辦學校學位占比71.14%,民辦學校學位占比為28.86%。
義務教育階段的國中階段,2021年共招生10056人,其中,公辦7800人,民辦2256人,公辦學校學位占比77.57%,民辦學校學位占比22.43%。
總體而言,義務教育階段,2021年共招生25553人,其中,公辦18825人,民辦6728人,公辦學校學位占比73.67%,民辦學校學位占比26.33%。
之前傳言民辦學位占比省級控制在5%,縣區級可以控制在15%,但後來傳言縣區級的民辦學位也要控制在5%內,而這一說法也得到了禪城區教育局局長的證實。禪城區教育局局長曾雄鋒表示,5年內全區優質學位數要比上一個5年新增一倍以上,而且5年中,公辦學校在校學生占比要超過95%,民辦學校在校學生占比不超過5%。
如果按照最新的傳言民辦學校學位占比縣區級壓縮到5%的目標,那麼禪城區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位規模約為1278左右,與現在的6728相比,要壓縮5450個學位。如果按照現在的比例來看,大概小學階段700多個民辦學位,國中階段500多個民辦學位。
誰會是改革的對象?
壓縮民辦學校學位占比,方法無礙乎三個:
一是直接將民辦學校轉為公辦學校,整體學位轉移為公辦;
二是壓減民辦學校的辦學規模,就算是繼續存在的民辦學校也有可能因為這個民辦學位占比的目標而被壓減辦學規模;
三是直接關停一些辦學質量不高的民辦學校。
禪城區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通過收購民辦學校,提高公辦學校在校學生占比其實就是第一種方法。
那麼誰會是被收購的對象?筆者認為“公參民”的學校首先會成為改革的對象。
一是公參民學校,如佛山市實驗學校,佛實是一所國有民辦學校,轉為公辦似乎已經很明朗。而佛山外國語學校據說是由佛山負責運營管理的,但具體性質如何,還沒有明確。如果保持民辦的話,那麼佛實肯定要退出運營管理的。佛科實驗小學是由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冠名的,如果要保持純民辦的話,那麼肯定就要改名了,不能用公辦的佛科院名字了。
二是新市民學校(普惠性民辦學校),所謂的新市民學校也就是農民工子弟學校,這類民辦學校提供的也是普惠性的教育,而且隨著入戶政策的放開,將這類學校轉為公辦也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此類性質的學校如東方河宕學校、東方村尾學校等。
三是村或鎮所屬的學校。此類民辦學校往往辦學規模較小,從集約辦學的角度和收購成本的角度看,這類學校轉為公辦的可操作空間更大一些。
附:2021年禪城區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招生計畫
END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