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複興:用一雙殘臂托起無數山村孩子的夢想

青海 60℃ 0
摘要:馬複興,西寧市湟中縣漢東回族鄉下麻爾村小學教師,用一雙殘臂托起了無數山村孩子的夢想,也譜寫出自己人生的價值。由於沒有及時發現,他的兩隻手被燒焦了,馬複興失去了雙手。
馬複興,西寧市湟中縣漢東回族鄉下麻爾村小學教師,用一雙殘臂托起了無數山村孩子的夢想,也譜寫出自己人生的價值。

1958年,馬複興出生在下麻爾村,四個月大的他在火炕上爬動玩耍,不幸掉進了嗤嗤燃燒的炕洞裏。由於沒有及時發現,他的兩隻手被燒焦了,馬複興失去了雙手。

從馬複興準備開始入小學的第一天起,人生道路上的一道道難以跨越的坎兒擺在了他的面前,每一步都佈滿了荊棘,可他憑著自己堅韌不拔的毅力,一步步走過來了。

沒有一雙手,還有一雙腳。馬複興想,用脚寫“字”,他就把一截小木棍夾在脚的拇指和食指間,照著識字課本不停地練習寫字……

1977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漢東中學高中部。他的高中成績一直保持年級前3名,他有把握考上大學,有把握用知識改變命運。然而,當信心滿滿的馬複興帶著老師借給他的5元錢去報名時,命運卻再一次給他設下障礙。因為身體殘疾無法通過體檢,他和大學失之交臂。

1981年3月,馬複興被當時的村黨支部書記舉薦,走上下麻爾村小學民辦教師的崗位,從此,馬複興把自己的命運跟孩子們的命運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馬複興不斷地鑽研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他一周承擔著二十幾節課的教學任務,哪怕再累再苦,每天他都認真地對待每一堂課。因殘臂寫字比較慢,別的老師備完課了,休息了或者回家了,他還在備課,幾乎經常熬到淩晨一兩時。對馬複興而言,比這個更難的是:在黑板上寫字畫圖。他一般講課時,右臂上得套上一個橡皮圈,然後把粉筆夾在皮圈和殘臂之間,才能在黑板上寫出一個一個的字。尤其畫圖形時,他用左臂壓住三角板,用右臂才能一條線一條線地畫。

在一個貧窮的山村裏當老師,設施的簡陋、教學上的困難還不算是最難的,最難的是找回那些流失的學生。

記得1997年隆冬的一天,上課時,馬複興看見馬春梅不在。下課後,他就匆匆趕到了馬春梅的家裡。可是,馬春梅已跟著他的叔叔踏上了去龍羊峽庫區打工的路途。

馬春梅是村民馬複邦的大女兒,為了說服家長送馬春梅上學,馬複興曾去她家做了十幾次動員工作,筆、本子等學習用品還是他給她買的呢。當時,馬複興來不及多想,一路風塵僕僕地趕到了2公里外的漢東鄉車站,看到人已經走了,又搭乘跑西寧的車,走了30多公里,到西門車站、東門火車站、汽車站找尋。馬複興又想趕到百公里外的龍羊峽庫區找,可是兜裡沒剩幾塊錢了。天都黑透了,他才失望地返回家裡,又餓又累又氣。與他同校當教師的愛人趙玉花勸他:“人家不讓娃上學,你急、你操心有啥用哩?”

不甘心放弃,馬複興向馬春梅的家人問清地址後,又給她先後寄出了十幾封信,但最終還是沒能把馬春梅重新招進課堂。然而,他從此更抓緊了馬春梅三個妹妹的上學,常到她家與她們的父母談心、做工作,終於讓她的三個妹妹上完小學,送進了國中、高中……其中,馬春梅的一個小妹還考進了大學。

沈振軒是湟中縣上五莊人,1988年,沈振軒一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不幸離開了人世。他和他的母親、比他大一歲的姐姐及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他的母親賣洋芋、酸嬭,含辛茹苦地支撐起這個破碎的家庭。

幾年過去了,沈振軒和他的姐姐很快到了上學的年齡。馬複興的愛人趙玉花也是上五莊人,得知這一家人的窘境,與馬複興商議後,他們把沈振軒姐弟倆接到了自己下麻爾村的家裡,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買上新衣服、新書包,送他們上學。

上初中時,沈振軒和他的姐姐隨母親搬到了西寧,他還考上了西寧十四中讀高中。但在西寧街頭賣酸嬭、洋芋的母親,既要付房租又要付他倆的學費,實在難以維持下去,她想停了孩子的學業。

“如果您放心,您就把孩子交給我,我供他上學,行嗎?”馬複興和愛人把沈振軒接到了家裡,與家人同吃同住,像自己的孩子似的供他讀完三年高中,順利考進了大學。

馬複興說,每當我看到像沈振軒這樣陷入困境需要照顧的孩子時,我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就想起了我的人生路上那一雙雙溫暖的手、那一顆顆善良的心,扶我走過艱難漫長的人生之途的情景。我拖著一雙殘臂,雖然為國家和人民做不了大事,但盡我所能還可以幫助一些遇到困難的人。(張曉英 整理)

标签: 馬春梅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