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傳說丨唐指山:李世民東征時親封的村落

北京 73℃ 0
摘要:“唐指山”是順義區木林鎮的行政村,地處順義東北部燕山脚下,是唐王李世民東征時封的古村。西元627年,唐王李世民從洛陽出發往北進軍,路經通州進入順義境內,大軍到李橋要過潮白河。兩橋建成後,北為後,南為前,守橋人姓李,繁衍成村後,稱李家橋。唐王李世民過河後往北,隨著軍隊排兵佈陣順口留下了一串美麗動聽的村名。李世民東征時,叛軍頭目葛蘇文盤踞在黍山南側,為了爭奪王位,葛蘇文多次帶叛軍追殺唐王。

在歷史長河中

順義一直以它的姿態發展變化著

如今,在順義的很多地方

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傳說故事

講順義歷史故事

弘揚優秀歷史文化

培養民族文化自信

推進全國文明城區創建

今天順義君給大家講一個

關於唐指山的傳說

“唐指山”是順義區木林鎮的行政村,地處順義東北部燕山脚下,是唐王李世民東征時封的古村。西元627年,唐王李世民從洛陽出發往北進軍,路經通州進入順義境內,大軍到李橋要過潮白河。那時的河是從月牙河南流,需在李橋、後橋同時牽線,於是便屯兵四處。留守人員繁衍成村,就叫頭營、二營、三營、四營,後來頭營、二營合併,三營、四營合併。兩橋建成後,北為後,南為前,守橋人姓李,繁衍成村後,稱李家橋(簡稱李橋)。唐王李世民過河後往北,隨著軍隊排兵佈陣順口留下了一串美麗動聽的村名。大軍來到破羅口出發,以後這個村就叫破羅口了。

時值盛夏,大軍饑渴難耐,唐王問軍師徐懋功:“前面是什麼村?”軍師順口回答:“王盼莊(木林鎮的行政村)。”前行不遠,見一座山,唐王又問:“前面那座山是什麼山?”軍師也不知唐王所指的山叫什麼山,自己不知又不敢說不知,腦子一轉悠心想有了,順口答出:唐指山。李世民聽了軍師的話心裡喜歡,便說:“唐指山?這山叫唐指山好!”從此後,唐指山的山名就流傳下來。山下有人居住,慢慢地演變成村,村名“唐指山”。

李世民東征時,叛軍頭目葛蘇文盤踞在黍山南側,為了爭奪王位,葛蘇文多次帶叛軍追殺唐王。唐王為了鞏固自己的王位,與軍師徐懋功商議,若想國強民富,必須消滅叛軍葛蘇文,否則國無寧日。大計定下之後,次日,唐王與徐懋功帶領軍隊由唐指山北側一路追殺葛蘇文,葛蘇文見勢不妙,帶叛軍南逃,在南逃中被唐王李世民的軍隊追至一條山溝內。這條山溝的兩側都是懸崖峭壁,唐王的軍隊追至此地,倍感饑渴難耐,徐懋功聽見這條山溝內有嘩嘩的流水聲,便向唐王建議,部隊在此駐紮休息,讓大家喝水解渴。唐王應允,軍隊停下來後準備休息喝水時,原本清澈的泉水瞬間就沒了踪影,山溝內滴水全無,看到此情此景,在場的軍人全都驚呆了。無奈,軍隊又起程了,軍師徐懋功騎在馬上,低頭看時,奇跡發生了,山溝裏又出現了一股清流。

這是怎麼回事?再看時,徐懋功發現了兩隻蛤蟆,這兩隻蛤蟆由北往南蹦,凡是蛤蟆蹦過的地方,水就沒了,原來是這兩隻蛤蟆把水給喝去了。想讓軍隊喝上水,必須將兩隻蛤蟆打死除掉,否則,軍隊就不會喝上水。於是,徐懋功揚起隨身攜帶的大鋼鞭,對準兩隻蛤蟆狠狠地抽了下去。“啪啪”,鋼鞭落到之處,一隻蛤蟆不動了,另一隻蛤蟆見勢不妙,一路逃跑,跑到溝西一山洞內,蛤蟆剛鑽進去半截身子,徐懋功“啪啪”又抽了兩鞭子將蛤蟆打死。至今,這塊蛤蟆石也是半截身子在洞裏,半截身子在洞外。

未來

順義君將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

介紹咱順義的文化與傳說

小夥伴們如果想更快地瞭解家鄉的故事

可以留言給我們

將在今後的介紹中及時推送

期待您的留言哦

咱們下期再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