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戰疫一線的“好聲音”

青海 59℃ 0
摘要:有首歌是這樣唱的: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在核酸檢測採樣點,我們不知道被裹在防護服裏的是誰,但我們知道他們為了誰。”輕鬆悅耳的聲音告訴你,你已經做完核算檢測採樣了。
  有首歌是這樣唱的: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在核酸檢測採樣點,我們不知道被裹在防護服裏的是誰,但我們知道他們為了誰。不管防護服裏的人是誰,他們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

這是為人民服務的印記

擦拭雙側咽扁桃體及咽後壁、浸入採樣液、弃去尾部,旋緊管蓋。這一系列的動作,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務人員李娟一氣呵成,一天下來她要重複幾百次。

“來,張嘴,啊……”李娟拿著採集棉簽手腕轉動:“好嘞,走人!”輕鬆悅耳的聲音告訴你,你已經做完核算檢測採樣了。

11月8日,城東區十裡鋪凱諧家園,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依然有些冷。

“有陽光也冷,每做完一個人,要塗抹消毒液。雙手塗滿消毒液,寒冷能從橡膠手套滲進去。這樣不停地搓手,一個是為了讓消毒液塗抹均勻,另一個就是活動手指,防止手指僵硬。”李娟說。

“帳篷裏暖和一些,為啥不在帳篷裏採樣呢?”“帳篷裡面設定小視窗,手臂活動會有一些不方便,效率會受到影響。”李娟說,11月6日,風雪交加的寒冷天氣,居民們冒著嚴寒等候,為了高質量完成採集任務、减少羣衆的等待時間,在露天採集,活動範圍大,能極大地提高效率。

彎腰曲背、一干就是近10個小時,手指凍僵了,手腕沒有了腕關節的功能,防護面罩滿是哈氣,即使如此,醫務人員依然沒有降低採集標準。“當天,我們高品質完成了約1300名市民的核酸採集。”李娟說。

作為組長,李娟不僅要完成自己6人小分隊在凱諧家園的採集工作,還要顧及小組其他小分隊的工作進展。當日,採集完凱諧家園的核酸檢測樣本,已是夜幕降臨,為了醫院整體採集進度,李娟又帶領小分隊6人轉移到了十裡鋪附近的藍天社區,繼續戰鬥到深夜,採集了近700份樣本。

“今天一上午,我們就採集了1000多份核酸樣本。按照這個速度,下午5點之前就能完成這個社區的採樣任務。”她說話時,記者發現一有空閒,她就用左手捏一捏右手的手腕。

李娟說:“採集樣本的時候,要不斷用手腕力量撥動棉簽棒,最近幾天重複下來,手腕有些酸脹。”

工作完成,脫下防護服時,李娟和同事們的臉上、手上滿是勒痕,她說:“這是為人民服務的印記!”(李增平)

核酸檢測採樣效率越來越高了

一桶泡面,一根火腿腸。8日6時許,禮讓街派出所20比特警察、輔警吃完所裡準備的早餐,匆匆趕往轄區6個核酸檢測採樣點。

天還灰濛濛的,中心廣場的加厚型帳篷整齊排成一列。6時30分許,風吹得帳篷呼呼作響,西寧市主城區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中心廣場採樣點,已經有工作人員來回走動。此時,西寧市警察局城中公安分局禮讓街派出所民警張孟超和同事已到達。

張孟超與城管、街道辦、志願團隊負責人商議後,由公安民警和輔警負責帳篷外區域所有引導設備的安裝、固定。

很快,在張孟超的指揮下,中心廣場從北向南100多米的區域,掃碼等候區、核驗排隊區、檢測區3個區域劃分完畢,引導護欄、1米黃色排隊線相繼佈置完畢。

一個多小時裏,搬東西、支設備、貼標語,張孟超和同事幹得滿頭大汗。他們還得巡查安全通道、綠色通道是否暢通,相關設備安裝是否合理,還要背起消毒設備,在整個中心廣場區域消殺。

隨著醫務人員走進6個厚帳篷,西寧市主城區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中心廣場採樣點開始工作。引導前來檢測的市民掃碼、填寫個人資訊,指引老弱病殘人員走綠色通道……前後半個小時,張孟超看到,核酸檢測採樣點工作人員分工明確,區域劃分合理,能在5分鐘至10分鐘內完成核酸檢測,不少市民離開時,還發朋友圈、發微信呼叫家人、鄰居快來檢測。

“减少市民等待時間、加快檢測效率、提高溝通效率。”張孟超說,經過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大家多方溝通,通過培訓、提前入場、細化分工等做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張孟超說,冬季早晨氣溫低,不少現場工作人員出現了脚冷、腿麻的情况,但每個人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11時30分許,中心廣場核酸檢測採樣點工作人員的午餐送到了,午餐是由西寧市城中區愛心食堂提供的,有洋芋燒牛肉、青椒茄子、菜瓜3個菜,主食是米飯。為了不影響採樣工作,一半工作人員堅守崗位,一半工作人員吃飯。

最讓張孟超感動的是,8日中午時分,排隊的羣衆拿起手機,發短視頻告訴親朋好友:“今天,他們可以好好吃一頓熱飯了。”“這是對我們工作的尊重和理解。”張孟超說。(祁宗珠)

只有經歷了才知道“不容易”

11月8日11時多,全副武裝的蔡振靚,提著一個藍色箱子,走出位於西寧市城東區的中惠國際機電汽配城的核酸檢測採樣點。他要把箱子護送至青海金域醫學檢驗中心,單趟11公里。

箱子上貼著“東區衛健”字樣,裡面裝的是核酸檢測樣本。他把送檢箱小心翼翼放置在汽車後備厢。

蔡振靚,37歲,是城東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機動中隊中隊長。西寧市主城區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後,他負責護送核酸檢測樣本。他穿著防護服,個子高高的,肚子胖胖的,變成了十足的“大白”。

11月6日1時,蔡振靚接到新任務,迅速帶著隊員趕赴青海金域醫學檢驗中心,把2200多個轉運核酸檢測樣本的送檢箱運送至城東區疾控中心。在此之前,他帶著20名隊員卸載了二十幾噸防疫物資,還沒來得及休息。

運送完送檢箱,他又趕到其他單位幫忙,回到城東區城管局已是5時30分。休整一會兒,他趕緊奔向下一個戰場——中惠國際機電汽配城核酸檢測採樣點。

在那裡,他先幫社區工作人員做好採樣準備工作。開始採樣後,他又開始維持秩序。醫護人員把樣本裝進送檢箱,全方位消毒,交到他手中,他乘坐“專車”把送檢箱護送到青海省人民醫院,然後拎著再一次消毒的送檢箱回到核酸檢測採樣點。整個過程對防護要求非常嚴格,至少花費一個半小時。

當天,他護送了三趟送檢箱,裡面裝著近2000人的樣本,直到16時30分才得空吃上午飯,結束一天的工作已是23時。之後的兩天,他重複著同樣的工作,他說:“這就是我的工作,除了冷一點,不辛苦,醫護人員更辛苦。”

這一次經歷,蔡振靚學到了不少防疫知識,對戰疫有了更深的認識。他深有感觸地說:“只有經歷了,才知道醫護人員有多麼不容易,一線的工作人員有多麼不容易,大家齊心協力戰疫有多麼不容易,大家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少外出,不聚集,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彭娜馬永娟)

可愛可敬的同事們和志願者們

11月8日15時許,西寧市城東區青怡苑社區核酸檢測採樣點,居民們有序排隊等待核酸採樣。突然人群中有人大聲喊:“馬書記,2號點上需要再去協調一下。”馬燕顧不上看喊話的人是誰,拿起手機和充電寶就往外跑,似乎已經忘了前天狠狠摔了一跤後膝蓋上的傷口還沒癒合。

黑色羽絨服、淩亂的馬尾,佈滿紅血絲的雙眼……眼前正忙著做保障工作的人,是城東區清真巷街道辦團結社區書記馬燕。

愛美的她平時精緻幹練,即便社區工作再忙再累,晚上回家也會好好洗漱一番。可就是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始的那天起,馬燕就套了一身黑,和同事一起忙碌起來,顧不上洗漱打扮。

因為疫情防控工作緊張繁忙,近8天的時間裏,馬燕和同事們沒有回過家,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足3小時。“孩子放到我媽那兒了,顧不上回資訊,要考慮的事情太多太多,好在家人都很支持我。”在社區工作了21年的馬燕,也是一名有著21年黨齡的老黨員。80後的她,沉著穩重間帶著幾分俏皮,總能帶著同事們樂呵呵地開展工作。

“最感動我的,除了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執勤、聯點工作人員之外,就是我可愛可敬的同事們和志願者們。”馬燕說,位於城東區繁華地段的團結社區內商鋪多、流動人口多、老舊社區多。只有14個人的團隊,要承擔轄區4911戶、11563人的服務工作。從疫情防控開始到現在,團隊裏所有人熬通宵準備物料、溝通事項,全身心地撲在工作上,廢寢忘食。

馬燕帶領的團隊,多是90後,他們積極陽光、有想法。防疫期間有很多工作看似簡單,操作起來卻並非易事。發放出入證、進出人員及車輛登記、測量體溫、樓道消毒、摸排和走訪、抗疫文宣……這些工作很瑣碎,但不能有一丁點的馬虎大意。囙此,他們便通過微信建起了37個工作群、33個社區通聯群、3個商鋪溝通群,迅速協調駐區組織、物業企業參與社區防控,構建“社區—網格黨小組—樓棟—單元”工作格局,實現防控全覆蓋。“通過綜合黨員、樓門長、志願者等200餘人,轄區全面開展‘敲門行動’,快速摸排,每個人都很給力。”馬燕說。

西寧市社區疫情防控一線,數千名像馬燕一樣的社區工作人員,身兼數職、事無巨細,一直守護在居民身邊。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不獲全勝,絕不收兵。他們是社工的縮影與代表,正是他們的辛苦付出,構築起了社區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周建萍)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